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贺仁雨 《当代秘书》2001,(10):12-12
《当代秘书》从一本当时的内部刊物到今天公开发行100期风风雨雨走过来,其间我们有过彷徨和失望,但也体会过高兴和成功的快乐。看着这本刊物由小到大一步步走向成熟,仿佛就是看着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那份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相似文献   

2.
几十年来,我在报刊上开过不少专栏,短的几周、几个月,长的几年。时间最长的是担任《经营与管理》杂志的"经济快语"栏目主持人,从1996年第1期至2009年第12期,共撰写文章161篇。每期一篇,每篇两三千字,有时文章写长了也没有关系。从《经营与管理》刊名可知它不是一本纯文学刊物,我也不是经济学家,为什么会在这本刊物上开这么久的专栏呢?这要归功于我的老友孙洪福先生。自他主持这个刊物后,刊物的面貌大变,发行量剧增,因为切近中国经济现实,敢发新声,常有创意,思想分量和可读性增加,吸引了大批企业家。他时不时地约我在这本刊物上  相似文献   

3.
阅评     
■说期待,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喜欢这本刊物。作为一名公务员,《领导文萃》对我的帮助很大。2003年我参加公务员考试面试时,因之前读过贵刊上的  相似文献   

4.
1948年12月17日,香港《华人日报》刊发美联社一条耐人寻味的消息:昨晚,国民党首府南京市郊发生炸弹爆炸,据分析是从执行任务的飞机上不慎掉下来的。其实,这是国民党空军起义飞行员对总统府的轰炸事件。  相似文献   

5.
钱理群 《领导文萃》2008,(24):37-40
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论语》,引起了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知识界、学界的反应。有著名学者公开表示支持和赞赏,认为“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讲生活快乐,安贫乐道,普及了《论语》等经典,使国人有了类似《圣经》、佛经和其他宗教读物一样的东西”(《南方周末》2007年3月22日)。更有许多学者持“宽容”态度,认为儒学的普及与通俗化也自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领导文萃》很有特色,内容广博,是定位在领导文化上的一本很好的杂志,我觉得这样的刊物应该多订。”平潭县委组织部组织科长严小华根据自己长期协助报刊征订的经验如是说。平潭县农委秘书卓华玲说,这本刊物不仅对做领导,而且对做人也很有用;其中的资料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7.
书屋     
《决策》2014,(9):96-96
《邓小平传:1904—1974》 "这是国内第一部依据大量内部档案资料撰写的邓小平传记。""如果不写出邓小平的思想,那还叫什么邓小平传?" "如果回避党内思想斗争、党内矛盾,怎么可能写出邓小平呢?" 这本传记的主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杨胜群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作出了上述表述。从少年时代到他在"文革"中被打倒再到1974年正式复出工作,这本100余万字的传记,写了邓小平的前七十年。  相似文献   

8.
新春寄语     
从2002年起 ,《管理世界》杂志将由原来的双月刊改为单月刊。这一改变 ,不仅增加了刊物的时效性和信息的容量 ,同时也增加了我们身上的担子。为此 ,我真诚地希望大家给予我们比以往更多的爱护和支持。我们也有信心在改成单月刊后 ,将杂志办得更好。《管理世界》杂志是一本经济管理理论刊物。管理理论是一门涵盖面较为宽泛的理论 ,它既包含对国家宏观层面经济管理的讨论 ,又包含对微观层面企业经营管理的研究 ,也包含对公共管理问题的探讨。管理理论的这三个方面内容将构成我们这本刊物的基本框架:在宏观层面 ,我们仍保持和充实中国宏观…  相似文献   

9.
物质过剩的时代,文字也过剩,不全是因为多得读不过来,而是言之有物、真有价值的好东西不多,往往给人以铺天盖地、垃圾成堆的感觉,故而我更留意文学圈子以外的文字。有一本名为《深交所》的金融专业刊物,进入我的必读名单,说不定哪一期上就会有惊人之作,或佳品妙构,文境深湛;或材料新奇,有益有力,或文笔别有手眼,出语不凡,饶有智趣……这样的刊物看似在论述经济现象,其意蕴却涵盖当代社会,常能提出一些敏锐而有价值的思想。也就是在这本杂志上,我读到了陈鸿桥先生的《魔鬼在细节》《、敬业的口碑——职业生涯中最大的财富》《、干中学、学中…  相似文献   

10.
史健 《领导文萃》2008,(21):50-53
1949年初,国共谈判时,毛泽东为新华社连续写了六篇评论。《毛泽东选集》收入了五篇,《评战犯求和》、《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和平”》、《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个答案》、《南京政府向何处?》等。而惟一没有被收录的。也是后来鲜为人知的评论是——《蒋介石李宗仁优劣论》。  相似文献   

11.
李正明 《领导文萃》2012,(22):56-59
2000年11月底的一天,纽约的《村声》周报在头版刊登了一幅漫画,画的是新任总统乔治·布什,但把他画成了猴子模样。这是因为美国有部家喻户晓的漫画《好奇的乔治》,主角是只叫乔治的总爱闯祸的猴子,加上布什长得也是三分猴相,人们就用这幅漫画来讽刺他毫无治国经验以及身上的莽撞劲儿。接下来的几个月,小布什跌跌撞撞地当起了总统。他笨嘴拙舌,为晚间喜剧节目提供了无穷的笑料,似乎注定成为一位平庸  相似文献   

12.
李哲 《领导文萃》2005,(11):164-166
“中国必然属于赢家,但只有读了全书之后才能明白这一点”作为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还同时拥有汉堡《时代》周报发行人的身份,身兼政府首脑和公众喉舌两职,因此,这本《未来列强》甫一出版就引来特别瞩目。在不长的篇幅内,施密特对未来的世界局势作出独到的分析和见解。人口、科技、经济、恐怖主义在他看来是未来世界四大不安因素,但他对未来世界局势最大的预测点并不是这些,而是他一直关心的中国。施密特称,自1975年首次访问中国以来,他便逐渐成为了中国人民的朋友,但30年来在不断讶异中国惊人成长的同时,他也一直以批判的眼光观察这…  相似文献   

13.
1949年4月21日,即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的第二天,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联名向人民解放军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这是一篇捣毁蒋家王朝,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军事总动员令。随后,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了规模空前的进军。下面是《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原文:  相似文献   

14.
正刊物简介《岭南学刊》是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前身是1978年1月创刊的不定期单篇内部出版刊物《理论通讯》,1985年9月起,经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向全国公开发行。1987年1月改名为《岭南学刊》。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周报》学术部认为,当前经济理论界有五大“热点”:①承包制问  相似文献   

16.
1949年初,国共谈判时,毛泽东为新华社连续写了六篇评论。《毛泽东选集》收入了五篇,《评战犯求和》、《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和平"》、《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个答案》、《南京政府向何处?》  相似文献   

17.
倾听     
《领导文萃》办得不错,我每期必看,看必看完,希望刊物办得更好!——浙江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祁茗田作为一名读者(97年开始订阅),我衷心感谢你们提供这样一份有品位、有见地、有深度的领导读物,她一定会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领导干部的素养。 我来信不是想说些表扬的话,只是作为一个热心读者,我期望杂志能办得更好,提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许多学校老师与学生的眼里《品德与社会》是副科,不被重视。这种现象有待矫正。其实,该课程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与适应社会能力,对学生的一生一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岂能忽视?本文阐述了《品德与社会》的育人作用,举例论述了如何打造该学科快乐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9.
<正>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公文什么样?多数人没见过。有何现实借鉴意义,更少有人研究探讨。最近,收到一本1951年出版的专著《人民公文》。作者董坚志,吴县人,民国时期著名的普通教育读物的编纂人,编著出版了大量文牍读物。《人民公文》出版至今已有60多年,在新时期读这一旧作,仍很受启发。特别是联系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研究党政公文的人民性,对于改进文风,提高公文质量与效率,确有现实意义。《人民公文》出版时,我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同几位基层领导干部交谈,提到了《领导科学》杂志。他们说:"那是上级领导热读的刊物,我们作为基层工作的领导,可能读不懂也用不上。"这是对该刊的一种误解。正好,前些天审读了该刊2016年12月上旬刊、中旬刊,于是随口推介说:"其实,《领导科学》刊发的文章,有不少内容比你们想的接地气儿。"在此,就以这两期《领导科学》为例,简予评析。利用品牌栏目刊发文章,为基层领导干部出谋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