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当前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情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以来,为防止经济过热,缓解流动性过剩,国家启动了新一轮的宏观调控。央行今年以来连续采取了多种手段,使出了包括加息、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调控的"组合拳"。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及其对微观经济实体的影响,并就商业银行未来如何应对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2011年,面对不断增长的通胀压力,央行将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变为稳健货币政策。而随着货币信贷政策变化,社会融资政策和数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如何在稳健货币政策的条件下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一、稳健货币政策的解读和意义1.稳健货币政策的解读。针对2010年下半年以来逐步攀高CPI指数,央行自去年以来先后采取了4次加息,12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货币政策手段。2011年,央行宣布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比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讲,加强了对信贷投放和社会融资总量  相似文献   

3.
《领导文萃》2008,(5):6-6
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央行是否选择加息政策,主要是关注一般物价指数变化,但央行同时会对资产价格给予高度关注,防止资产价格出现泡沫。央行货币政策主要工具不直接针对调节资产价格,但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时,货币政策能够减缓其对实体经济的过度影响。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调控是门"平衡"的艺术,如何在几大政策目标中实现兼顾平衡一直是各国货币政策制定部门共同面临的最艰难的任务.本文试图通过回顾和分析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思路和效果,探寻影响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一些因素,并就如何提高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效果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效果毁誉参半 第一,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3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也就是说,长期以来,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为中国货币政策的法定目标.  相似文献   

5.
许丽 《经营与管理》2014,(11):95-98
笔者以美联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操作政策为研究对象,详细探讨金融危机的起源、美联储操作工具的使用、操作政策的演变等内容,深入分析美联储在金融危机操作中政策措施的不足,并重点讨论市场运作与政府介入之间的区别、企业太大而不能倒的界定、量化宽松政策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并提出了提高金融机构的抗压能力、央行快速应对出现的危机等政策建议,为未来我国预防和处理可能面临的金融危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并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等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增加商业银行在央行结算账户上的资金,进而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的一种干预方式。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通过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等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本国经济衰退,缓解了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问题,提高了生产、消费和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7.
吴卫红 《决策》2012,(Z1):16-17
货币政策调控是门"平衡"的艺术,如何在几大政策目标中实现兼顾平衡一直是各国货币政策制定部门共同面临的最艰难的任务。本文试图通过回顾和分析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思路和效果,探寻影响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一些因素,并就如何提高中国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8.
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篆应对,将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发挥至极致.随着次贷危机向金融危机的演变,美联储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利用空间狭小之时,也迅速开发和使用了一系列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本文将对美联储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具备的内容、特点、作用、风险和未来前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韩帅 《决策与信息》2009,(4):165-166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的贸易政策发生较大的变化,本文将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各国金融危机环境下的贸易政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以来,对影子银行进行规范和监管受到重视。文章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为例,分析了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高杠杆率以及期限错配导致的极大风险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影响。文章提出加强监管的政策建议包括:构建新监管模式、完善货币政策工具、加强风险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1.
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综合反映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等各项业务活动,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备受关注,对其真实性开展审计意义重大。本文简要从基层央行实际业务操作出发,就基层央行资产负债表真实性审计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调整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量而采取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自央行成为独立的宏观调控主体开始,我国在各个区域一直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但货币政策工具具有不同的属性,因此在不同区域传到国家政策是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为保证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和货币政策效果的最优化,中央银行应因地制宜,实现货币政策工具在区域上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3.
邓伟  杨红霞  刘冲 《管理世界》2024,(2):86-103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因此,在我国构建基于担保品的货币政策框架背景下,科学地评价我国央行担保品政策的有效性对于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银行间市场的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被首次纳入货币政策担保品范围这一制度背景,利用双重差分模型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微观视角对央行担保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央行担保品政策可以显著改善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且这一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都成立。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将公司信用类债券纳入央行担保品范围不仅会通过债券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对企业融资产生促进作用,该效应还会进一步传导至产品市场,并对企业商品采购、产品销售、投资规模以及盈利水平产生积极影响,这表明央行担保品政策可以通过金融市场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本文对于构建和完善基于担保品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加快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增强货币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提高货币政策的资金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新常态下央行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操作形成了不可观察的潜在驱动力,对不同特征企业的投资产生不同的组合效应和特质效应。基于此,本文扩展Bernanke等(2005)的FAVAR,使用面板数据货币组合FAVAR模型揭示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对特征企业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对不同特征企业的组合效应和特质效应具有显著差异,由此表明央行货币政策对特征企业具有定向调节效应。具体而言,1年期商业银行存款基准利率、支农再贷款利率对农业企业的调节效应较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SLF对民营企业的调节效应更为显著;银行间债券质押式7天回购利率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SLF对小型企业的调节效果明显;M0和1年期商业银行存款基准利率对房地产企业具有更好的调节效应;1年期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和M2对信息技术企业的调节效应更为显著;1年期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则对制造业企业的调节效应相对更好。新常态下央行为实现定向调控目标,应基于货币政策工具对特征企业组合效应和特质效应的差异而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选择性操作。  相似文献   

15.
货币政策对M2的动态效应时滞分析及危机效应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测算金融危机期间已出台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量M2的效应时滞和贡献程度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文章利用Markov状态转换及HP滤波模型识别不同货币政策状态的时间区间;利用多项式滞后分布模型分析政策工具变量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滞后效应,并以此为先验信息,建立了货币政策的Bayesian-PDLS动态效应分布模型,对金融危机期间已出台的货币政策效果进行了实际测算。主要结果表明:(1)外汇储备为M2的决定性因素,存款准备金率为M2主要的限制性因素;(2)货币政策变量M2总体对利率的弹性变化呈"U"型分布;在紧缩型情况下M2对利率的弹性变化呈"W"型分布;在扩张情形下M2对利率的弹性变化呈"v"型分布。  相似文献   

16.
刘晓蕾  马长宙  董博文  肖筱林 《管理世界》2024,(3):74-93+109-137
本文基于我国利率走廊体制,构建了包含央行数字货币和债券的基准模型,刻画了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和获取央行常备借贷便利的微观基础,全方位探讨了付息的央行数字货币在利率走廊下可以发挥的作用。模型的结果显示,央行数字货币利率在上行和下行利率区间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必要时可以成为走廊的下限利率,从而发挥引导市场利率的作用。在扩展模型中,通过引入实物资本,将研究视角从批发金融端延伸到实体经济,研究了央行数字货币利率和其他政策工具对银行间市场交易和实物资本投资的作用。本文对进一步推广数字人民币,完善我国利率走廊机制,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国事要闻     
《决策与信息》2009,(2):76-77
央行力打组合拳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三位一体 近期召开的央行年度T作会议再次向市场传递出2009年将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作为最受市场关注的数据,其广义货币供应量M2将增速17%。央行强调,要加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间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正进行市场化改革,经济结构在缓慢改变,这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可能随之变动。然而已有的货币政策理论大多基于完全市场经济,而未考虑到转型经济体中的非市场因素,从而难以解释中国的情形。本文基于DSGE模型,从要素配置市场化及行业准入限制逐步放开的角度,考察了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本文模型较好地拟合了中国的实际经济,根据模拟结果,我们发现在中国市场化进程中:(1)对于国企经济,贷款基准利率的作用将逐步减小,而存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会逐步提高;(2)对于民企经济,存、贷款基准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都将逐渐减小;(3)对于总体经济,贷款基准利率的作用将逐步减少,而存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将在改革前期不断上升,在改革后期逐步下降;(4)在市场化改革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政策目标,最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将有所差异。因此,央行需要根据不同的市场化程度,对各政策目标实施相应的政策工具,以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并加强政策工具间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9.
利用谱分析识别宏观变量的主导频域,进而采用小波方法分离出宏观变量的低频、经济周期频域以及高频三种频域成分,最后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实际干预工具和央行信息沟通在不同频域的政策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由长周期的低频波动所主导,经济周期频域次之,但是所有货币政策工具对低频波动的调控效果都不理想,而只在经济周期频域有较好表现.通货膨胀则是由经济周期频域的波动所主导,价格型货币政策和央行沟通都呈现出对此频域的良好调控效果.预期通胀在各个频域的波动分布较为均衡,央行沟通在低频和经济周期频域均起到了良好的调控效果,体现出其在预期管理中的突出作用.数量型货币政策整体表现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前后的汇率波动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构建了基于马尔可夫转换—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MS-GARCH)模型的汇率波动模型,并实证研究了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不同经济特征的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汇率波动转换特征.结果表明:危机期间的突发事件、宏观经济形势的改变、央行干预政策以及国际利差交易行为是汇率波动状态转换的可能原因.本文为辨别金融危机期间汇市的周期变化,分析和预测市场走势,以及为央行干预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统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