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多尔诺: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先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多尔诺哲学尤其是艺术哲学具有浓厚的现代主义痕迹 ,与后现代主义有着重大区别。但其否定辩证法又蕴含着丰富的后现代思想 ,对后现代主义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 ,阿多尔诺成为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先驱  相似文献   

2.
以(启蒙辩证法)与(否定的辩证法》为主要标志,文化批判理论成为法兰克福学派后期的理论主题。以技术理性批判为核心的文化批判理论,涉及到意识形态批判、大众文化批判、性格结构批判、心理机制批判等诸多内容,力图发现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支配意识与控制意识。二战中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建立,为文化批判理论提供了现实的主题,随着后来资本主义消费主导型社会的形成,文化批判理论进一步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批判现实的主要理论武器。在阿多尔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冲,这一理论主题直截了当地表现为反对传统文化中由理性产生的总体的同一性思…  相似文献   

3.
阿多尔诺哲学尤其是美学总体上属于现代主义 ,与后现代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 ;但他的否定辩证法具有大量的后现代主义思想 ,表现出后现代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否定辩证法是阿多尔诺评判社会的理论基础,使他始终以一种批判的眼光看待社会。阿多尔诺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法西斯的潜能,原因在于文化工业导致了人们反思性主体的缺失。文化工业导致了人们的同一性,使人们屈从现实,服从权威。文化工业具有如此大的威力则是由人们的心理、教育、思想以及技术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雷蒙德·威廉斯是文化研究在媒介文化美学问题研究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围绕大众媒介、现代主义和“感觉结构”共同体展开的谨慎思考形成了媒介文化美学研究的现代批判形态。威廉斯认为,真正的传播是建立在共同体基础上的传播,作为对大众公式的功能阐释,现代大众传播不是建立共同体的方式而是对共同体的一种瓦解。因此,大众传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播。要解决大众传播的问题不能从技术层面上而应该从观念机制层面上进行,通过打造并建立文化共同体的观念及其机制来扭转大众传播。对雷蒙德·威廉斯而言,文化共同体的关键是“感觉结构”的共同体,因此对文化共同体的打造必须诉诸“感觉结构”,而艺术则是“感觉结构”存在的最好证据。尽管现代主义两面性的产生表明艺术面对着从社会整体中分离出来的现实,但“感觉结构”的存在也同时表明艺术仍有力量弥合社会区分,能够成为营造共同体的助力。通过参与文化共同体的营造,艺术可以成为大众传播的批判力量。这是继阿多诺提出系统的现代媒介美学批判理论之后,西方媒介美学在英国文化研究中产生的一种与法兰克福学派既有联系又存在区别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6.
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阿多尔诺在其<现代音乐的哲学>中,以两位音乐家勋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作为评论的重点,运用精湛的社会学理论对现代音乐进行了精微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印证了他的"文化工业论"和"批判理论",表现出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否定精神.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现代主义发生了三次重要的相遇,在这三次相遇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或文化批评呈现出了三种理论形态:现实主义的、现代主义的与后现代主义的,它们从各自的方面丰富和扩展了马克思主义本有的社会批判品质,使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成为今日西方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维。  相似文献   

8.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通常被标示为一个从总体性的创立到瓦解的过程。卢卡奇被认为是这一理论思潮的创立者,而阿多尔诺则是终结者。这一提纲挈领式的概括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黑格尔的统一性哲学虽然对卢卡奇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卢卡奇的历史辩证法明显受惠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阿多尔诺的非同一性思想则继续深化了卢卡奇的历史辩证法。阿多尔诺虽然强调辩证法的否定方面,但是这种否定并非是彻底的大拒绝逻辑,而是有规定的否定。在摒弃了黑格尔和卢卡奇的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是辩证法的前提假设后,阿多尔诺把思想的有限性和社会存在的冲突性作为有规定的否定的动力。阿多尔诺的批判并没有走向自我矛盾的境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并没有走向终点。  相似文献   

9.
阿多诺在其《美学理论》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艺术批判思想。这种批判一方面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艺术的商品化,而另一方面强调自律艺术对资本主义的社会批判功能。批判贯穿了否定的辩证法反对总体性和同一性的思想,在论述形式上避免了绝对化的论断,但又始终维护艺术的真理。艺术批判的归宿是艺术乌托邦,反映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阿多诺在其《美学理论》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艺术批判思想。这种批判一方面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艺术的商品化,而另一方面强调自律艺术对资本主义的社会批判功能。批判贯穿了否定的辩证法反对总体性和同一性的思想,在论述形式上避免了绝对化的论断,但又始终维护艺术的真理。艺术批判的归宿是艺术乌托邦,反映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论阿多诺对审美愉悦感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阿多诺影响深远。其美学思想中,对审美愉悦感的批判是一个重要的论题。在文化工业与奥斯威辛的现实背景中,阿多诺批判了审美愉悦感的虚假性与不公正性,一方面,在文化工业的现实中审美愉悦感沦为被操纵的虚假快感;另一方面,在奥斯威辛之后,审美愉悦感则带着逃避现实、忘却苦难的不公正性。同时,在其艺术理论中,阿多诺对强调美感的趣味美学进行了严厉批判,他始终强调艺术提供的不是审美愉悦感而是认识。  相似文献   

12.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阿多诺的否定性艺术观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以及技术理性进行了成功批判,但其以否定作为逻辑起点却使自己陷入否定的循环和言说的悖论中,导致了审美主体的缺失和艺术空间的自我封闭,并最终走向了艺术超越的自我否定,艺术仍无法摆脱被大量复制的命运,这也是当下大众文化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现代西方社会进入了如一些社会学家所说的后工业社会时,现代西方文化经历了一次新的裂变。在这过程中,后现代主义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迅速扬弃现代主义,对其进行了“承续”与“反拨”,从而逐渐崛起成为当代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对哲学、美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特征在于,“后现代主义不是纯粹的,它引用,纯化、重复过去的东西,它的方法是综合的,而不分析的,它是风格的自由和自由的风格的,它充满怀疑,但不否定仟何东酉,它容忍模糊性、矛盾、复杂性和不连贯性”。门旧金·莱文《告别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14.
丹尼尔·贝尔是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 ,他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均持一种否定的态度。立足于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框架 ,对其传统、现代和后现代文化思想进行深入了解与探讨 ,并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异同进行研究 ,对了解西方当代社会学发展潮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照面——美学对大众文化的三种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的崛起是现代性的重要表征,当代美学从不同理论视阈出发,做出肯定、否定、或是兼而有之的综合,演绎现代性美学和后现代性美学的双重变奏。阿多诺为代表的否定性美学,坚守传统的贵族精神,从精英主义的立场出发,批判大众文化,不仅维护古典艺术的高雅地位,也为现代主义艺术提供美学上的论证。舒斯特曼的实用主义美学,立足平民的立场,为大众文化辩护,具有后现代主义的特质。姚斯的接受美学调和二者的对立,克服二者的片面性,执两用中,在交往的基础上论证了当代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思维与中国诗学精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少理论家认为,后现代主义正不断以游戏的方式使用着西方的传统文化资源,并将其视为解除历史深度威胁的有效符码,其结果不仅使现代主义的前卫艺术失去了惊世骇俗的力量,同时也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否定了经典美学的崇高感。本文不完全同意这种见解,并试从跨文化立场寻找新的阐释思路。通过以中国经典的诗学传统与后现代美学原则的对话和比较,从而有理由认为,后现代主义对前卫艺术和经典美学的双重否定,只是针对西方主流文化艺术传统的反叛,而当后现代的文化钟摆游荡出西方近代理性思维的囚笼之时,它可能在无意中却接近了东方中国的某些诗学观念和美学精神。论文进一步从主体的消解、意义的模糊化和生活的美学化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从西方绿色运动看“绿色文化、绿色美学”崛起的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郭因先生率先倡导"追求三大和谐"的"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是一件富于远见卓识的大事,并从西方绿色运动的兴起、发展与壮大,论述了"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崛起的必然性。作者认为:绿色运动是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批判和否定,绿色运动是对"绿色文化、绿色美学"的追求与探索;尽管这种批判、追求与探索还很不完善,但它们毕竟反映了西方一般大众的心态,而"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的提出正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这一潮流,因而它的崛起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8.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被研究者认为是乔伊斯的精神自传,从宗教分析的角度来看,主要人物斯蒂芬.迪达勒斯从宗教到艺术之路的历程以及阿奎那哲学美学思想对他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的影响,表现出乔伊斯对宗教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强烈的批判意识,是西方现代艺术家对单向度的人的否定和超越。  相似文献   

19.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以阿多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开创了大众文化批判的理论先河,被学术界公认为研究"文化产业"问题的起源。尽管阿多诺是在否定的层面上来阐释技术理性统治下的整个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但是阿多诺关于文化与工业、艺术与技术、文化工业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论述,对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实践具有积极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我国应在文化改革创新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注重实现经济效益与思想价值相统一,注重社会主义主流价值文化的导向作用和文化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20.
大众文化和现代主义艺术表达的都是现代感性,只不过前者采取的是极端大众化的方式,后者采取的是极端个体化方式,二者之间从而形成日益尖锐的对立。与大众文化追求外在奇观、视听享受和标准化制作相反,现代主义艺术形式具有独立自足、走向纯粹与抽象、永无止境的创新等特征。大众文化与现代主义艺术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现代性,即资产阶级现代性和美学现代性。通过与大众文化的辩证对立,现代主义艺术实现了对庸俗现实的反抗和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