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突出政治教育,提升党性修养。为解决部分年轻干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理论储备不系统、政治要求不高等问题,华阴市委组织部联合市委党校,开展党性"铸魂"工程,为年轻干部补足"精神之钙"。突出业务培训,提升专业素养。以年轻干部能力提升为导向,充分利用西岳大讲堂、党员干部夜校、陕西干部网络学院等教育培训平台,坚持政治与  相似文献   

2.
正注重培养教育年轻干部。培养教育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和必经之路。要积极组织年轻干部参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理想信念教育"、学习宪法以及党史等专题培训班,旨在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加强对年轻干部的理论培训,注重提升年轻干部的道德修养,加强党性锻炼,力促年轻干部在  相似文献   

3.
<正>领导干部队伍年轻化成为趋势和现实,这是中国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积极现象。通过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方式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比例逐年提升,甚至一些重要岗位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年轻干部的身影。但是,领导经验不多、处事不够周全等先天不足使得年轻干部极易走入误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  相似文献   

4.
<正>年轻干部要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关键要把"加、减、乘、除"四个字作为座右铭。提升自身能力,在学习知识上勤做加法。年轻干部需进一步强化"本领恐慌"和"知识危机"意识,加紧学习,以学找不足,以学强优势,以学促潜能,在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5.
<正>讲话,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交往的应用工具,也是人的一种生存能力。对于年轻干部而言,讲话更有其特殊的使用价值。年轻干部"会讲话",不仅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工作执行力,而且有利于提升自己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年轻干部由于受年龄特点和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在群众面前讲话底气不足,在领导面前讲话胆气不足,在公开场合讲话才气不足,一定程度地存在着"不敢讲话""不善讲话""不会讲话"等问题,不仅影响话语的传导效果,也影响自己的职场形  相似文献   

6.
<正>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年轻干部的成长事关重大,尤其是处在价值多元、思想多变的时代,年轻干部更容易产生"为"和"位"的心理困惑":有为才有位"还是"有位才有为"?本文以"为"和"位"为切入点,浅析年轻干部"成长烦恼"的心理困惑及应对策略。"有为有位"型年轻干部的心理困惑及应对策略。"有为有位"型年轻干部较易产生夜郎自大、急功冒进心理,表现为坚信自己有过人之处,急于做出一番政绩证明自己的能力,或者对目前的位置不满意、处心积虑寻求新的跳板,极易掉入贪  相似文献   

7.
正人们常把年轻干部形容为"小毛驴",因为他们年轻、机灵、有活力。笔者认为,年轻干部不妨学学"小毛驴",放下架子、弯下身子,踏踏实实在基层锻炼提升。一是沉下心神"拉好磨"。初到基层的年轻干部大多会有一段苦闷期,本想到基层大展拳脚,却发现基层工作就像"毛驴拉磨",枯燥无趣。其实不然,基层的很  相似文献   

8.
那些话     
自觉"修剪"欲望,茁壮心灵,提升定力,抵制诱惑。——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日前在"年轻干部成长工程"2012年省委党校第一期中青班开班仪式上谈到,当前,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元、利益多样的环境下,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  相似文献   

9.
正今天的年轻干部就是明天党和国家事业的"擎旗人"、"顶梁柱"、"脊梁骨"。年轻干部要从"三门"干部实现"淬火提升",必须多干活、干好活,从中汲取营养、积聚能量,锤炼自我、释放"潜能"。一、不以活小而不干。初进机关,部分年轻干部十分渴望施展才华,干出点"显山露水"的成绩,证明自己的实力。但一旦看到任务不"压秤",甚至是没得"技术含量"的小活,就心态失衡,自暴自  相似文献   

10.
<正>年轻干部的成长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要通过引导、培养,使年轻干部争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一是需要坚持不懈地保持理论上的清醒。一些年轻干部对理想信念还存在一定的疑惑,政治上还不够坚定,归根到底还是理论上缺乏足够的清醒。而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最为关键的就是学习提升、向先进看齐,在理论层面上对党、对国家战略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继而更加明晰自己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1.
<正>年轻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既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也是应对国际国内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的迫切需要。然而,近一段时期以来,年轻干部的提拔不断受到社会的"围观"和质疑,甚至出现了"逢提必疑"的偏激情绪,一些"最年轻市长""最年轻女镇长"之类的新闻常常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甚至被炒得沸沸扬扬。究竟如何看待和破解年轻干部逢提必疑的怪圈,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年轻干部由"宠儿"沦为"弃妇"是由多种原因形成的,既有社会和单位的外部因素,也有年轻干部自身因素,还有内外因相交织导致年轻干部频繁流动等复合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可以从调整年轻干部的来源、"宠""锻"相结合、构建适合年轻干部成长的体制和机制、引导年轻干部自我调适、解决好干部频繁流动问题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正>年轻干部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利益,正确对待组织、群众和自己,在实践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建功立业。如果把这些要求分解成衡量人生满分的"五分"标准,那么年轻干部应当在分寸、分  相似文献   

14.
年轻干部"软骨病""缺钙症"的主要症状是:怕担责,遇事能躲就躲;怕困难,工作拈轻怕重;怕学习,思想空洞零碎;怕麻烦,问题能推就推;怕吃亏,工作浮于表面;怕吃苦,不愿深入基层。年轻干部之所以有"软骨病""缺钙症",主要是因为缺乏精神淬炼、基层锻炼、为民情怀和斗争精神。年轻干部根治"软骨病""缺钙症",应补足"精神之钙"、实践"强筋壮骨"、坚持"活血化瘀"、涵养"浩然正气"。  相似文献   

15.
轻狂张扬、有不良嗜好、官气越来越重、急功近利、搞"圈子文化"、精神懈怠的年轻干部尤其容易蜕化变质。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年轻干部缺少磨炼、不良心理作祟,另一方面在于年轻干部受到官场文化的消极影响、社会诱惑与绑架以及监管制度不健全。为此,要在强化实践锻炼、提升德行修为、完善体制机制、注重舆论宣传等方面下功夫,在防止年轻干部蜕化变质的同时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不少年轻干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工作、生活和舆论"三重"高压。笔者认为,年轻干部要谨怀"三心",端正人生追求,构筑坚强防线,变压力为动力,直面"三高"。一、怀阳光心态,直面工作高压如今的年轻干部大多是"三门"干部,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到机关门,由于工作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7.
当下,年轻干部想要实现自我职业空间的持续拓展,除了强化业绩"干得好",还需要提升自我融入不同圈层的能力,即"混得好"。这就要求年轻干部必须情商智商双高,应变进退得当,自我优势突出,融入能力显著。为此,年轻干部需要进一步强化自我"内功"修炼,秉持适度的包容之心,学习认知和掌控情绪,妥善处理多重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各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基层年轻干部群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焦灼感和压力感,基层年轻干部心理压力等方面的问题也被大家关注。一般而言,基层年轻干部受到一定的挫折和压力的打击是比较正常的,可以砥砺其心智、磨砺其意志。所以,如何对待基层年轻干部的挫折和压力,并将其转化为年轻干部进步以及成长的动力,从而提升年轻干部心理承受力和领悟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一、基层年轻干部心理承受能  相似文献   

19.
<正>获得上级领导的赏识和认可是年轻干部职场拼搏的首要目标,其不仅直接关系自我职位的升迁,更影响个人职业目标的实现。相较于"世家子弟"优越的出身、丰富的职场资源、殷实的家境,基层的年轻干部更多的是通过考试、考核而实现职位升迁,其不得不面对自我薄弱的职场基础、贫瘠的职场资源这一现实。如何通过后天的努力而实现对上级领导眼光的成功"锁定"就成为其立足的关键,在无先天资源可以利用的前提下,其必须通过个人能力的提升而实现对职场资源的有效积  相似文献   

20.
<正>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问题,要树立育苗不拔苗、破格不出格、爱护不袒护的理念,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树立"育苗不拔苗"的理念。"育苗"才能壮苗,才能长成好苗,是培养干部的根本之举;"拔苗"不会助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年轻干部不经过千锤百炼、艰苦磨炼,很难在关键时刻经受住考验。实践锻炼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