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解体中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是,否定包括十月革命在内的苏共历史、全盘否定斯大林、抹黑苏共创始人列宁;苏联解体中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机制是,通过瓦解主流意识形态扰乱人们的思想、通过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颠覆人们的价值追求、通过质疑共产主义信仰侵蚀人们的精神支柱;苏联解体中历史虚无主义的支持力量是,全盘否定斯大林的赫鲁晓夫、推行“新思维”的戈尔巴乔夫、西方“和平演变”的反动势力。  相似文献   

2.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在城乡差别方面,斯大林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城乡差别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在斯大林的城乡差别思想形成的过程中,斯大林既立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苏联现实问题的解决,又关注对未来社会的设计。通过对斯大林城乡差别思想中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工业化思想、农业集体化思想和消灭三大差别的思想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国当前日益扩大的城乡差别问题并对寻找解决路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否定革命、扭曲历史、蛊惑人心的错误思潮,其重新泛起显示出一系列全新的表征。十八大以来,广大学者对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的深刻根源及危害、本质与特点、主要表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对策以及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等作了多维度、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探讨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研究仍存在有待深入挖掘的空间。要树立整体思维,注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整体性研究; 要透析事物本质,加强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嬗变路径研究; 要总结实践经验,完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证测评研究。  相似文献   

4.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通过否定和歪曲中国近现代史、贬损历史人物形象,进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致使部分大学生失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与危害,分析其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的原因,进而通过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占领微传播渠道传播正确的历史知识等措施,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杨金华 《中华魂》2013,(19):22-23
在苏联剧变前夕,苏联理论界背离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大搞"填补历史空白点"和"重新编写历史"活动,掀起历史虚无主义的逆流。自由派借机编造各种奇谈怪论或者捏造各种谎言丑化国家领导人。有人把斯大林描绘成专制暴君,是历史上最大的"杀人犯"。他们无视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打败法西斯、捍卫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基本事实,反而污蔑斯大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在丑化完斯大林后又把攻击矛头指向列宁,自由派轮番上阵,口诛笔伐,说斯大林之所以"罪恶累累",是因为"列宁带了个坏头"。  相似文献   

6.
历史观问题是影响人们能否正确认识与借鉴历史经验的重要问题,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内容。唯物史观作为指导无产阶级认识历史、探索历史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和方法论,它是唯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历史研究方法。当前,我们对历史虚无主义以学术研究的名义企图动摇唯物史观的科学地位,颠覆、改写人民创造历史的企图必须予以彻底揭露,而只有运用唯物史观对历史虚无主义展开批判,才能在理论上彻底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实质及其虚伪性、误导性和强烈的政治诉求,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健康而正常地发展服务。历史虚无主义以“反思历史”“重新解读历史”为名否定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否定中国近代以来一切革命尤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历史,否定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带有严重的主观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倾向;它宣扬资本主宰决定一切——一切都要服从服务于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资本逻辑”,否定革命,推崇改良,宣扬抽象人性论和极端个人主义,是地道的唯心史观,归根到底它是反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在新媒体中大肆传播,对青年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揭露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意图,引导学生分辨不良社会思潮,充分运用新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提升青年学生的认同感与获得感。  相似文献   

8.
历史虚无主义以其传播的隐秘性、伪善性、"普世性""客观性"对大学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而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西方"和平演变"网络化和部分大学生唯物史观缺位等给历史虚无主义在新时代的恣意传播提供了条件。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必须全社会通力协作,媒体工作者要自觉担当时代责任讲好中国故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创新中加强以守好政治底线,新时代大学生要恪守"四个自信"以筑牢唯物史观,方能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相似文献   

9.
当前毛泽东研究领域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的关键原因在于毛泽东影响的持续性“在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从经验事实到思想基础两个维度对毛泽东进行了否定处理,其中基于感性经验与具体史料层面所展开的情感宣泄、道德谩骂是最为直接的方式,而从所谓理论基础上贬低、矮化毛泽东及其思想的理论地位又形成一条隐性路径。科学有力地回应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毛泽东研究学术化路径的冲击,需要实现从理论原则到思想方法的双重推进,既需要真正切实有效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进而从理论基础维度解构毛泽东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也需要以巨大的政治勇气与科学的态度直面历史虚无主义的攻击,以重建毛泽东(晚年)研究的科学理论规范。  相似文献   

10.
陆攀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2):38-40
为帮助大学生认清全球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三大思潮的实质和危害,巩固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三大思潮的性质进行了剖析,揭示了全球主义的实质是要实现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统全球;历史虚无主义采取对历史虚无的态度,贬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歪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民族分裂主义竭力主张分裂。  相似文献   

11.
历史伟人斯大林,一生先后办过18种报纸,在成为前苏联领袖后,对新闻工作仍怀有深厚的感情。不可否认,斯大林新闻思想明显受到马、恩、列的形响,但斯大林对自己丰富的新闻实践有独特的思考,如报纸的作用,通讯员的地位及新闻出版自由等等。这些见解曾在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尽管斯大林后期新闻思想中有反民主的一面,但积极方面作为一笔有历史价值的精神遗产,早已溶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一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望之 《中华魂》2014,(15):38-39
亲爱的牛汉生同志: 来信收悉。按照来信的提示,我找来了《炎黄春秋》今年第5期,认真阅读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来龙去脉》《要警惕什么样的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实与虚》这三篇文章。我读后确实与你有同感,这些文章把历史虚无主义的问题搅糊涂了:似乎如今只有在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早有定论的事情上纠缠不清,反复折腾,才不是历史虚无主义。在我看来,事情恐怕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3.
历史虚无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种种虚无言论的真实目的是否认社会主义革命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从而进一步歪曲、否定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功绩和地位。历史虚无主义虽以学术的面孔出场,但实质性地涉及了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因此,为了揭示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荒谬,我们有必要回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情境中,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从近代中国历史实践的视角来看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回应和批判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虚无主义论调。  相似文献   

14.
刘子正 《中华魂》2022,(2):11-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指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历史虚无主义是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思想倾向和社会思潮,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大敌.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在国内蔓延、渗透,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自身的迷惑性和隐蔽性、思想政治理论主流意识教育偏颇、大学生自身的认知缺陷和社会变革期存在负面问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政治信仰缺失,价值取向扭曲,逐渐背离唯物史观,进而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因此,应从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理论研究等多方面努力,遏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蔓延。  相似文献   

16.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在高校呈蔓延之势,它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严重影响着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系统深入地分析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背景及其观点、特点、实质和影响,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力,优化师资力量,注重学生历史观的培养,发挥正反两面教育的合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逐渐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不良影响,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的思想奠定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指导原则,但需要在实践中验证和发展.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不能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制度方向,突破不得.评价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要坚持历史的辩证的标准,肯定其开创性和巨大成就,克服其严重弊病,不能简单肯定或否...  相似文献   

18.
虚无的背后——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虚无主义是在西方各种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哲学基础的思潮影响下,适应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政治需要和国内反社会主义势力的策略变化产生的一种社会政治和文化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和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为防止历史虚无主义继续蔓延,必须从意识形态、学术研究、文化传播和全民历史意识的增强等多个层面入手,加强正确的历史观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杜绝和清除历史虚无主义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斯大林理论成果的评价是一个严肃的理论研究过程,不能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和政治目的,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斯大林思想理论体系进行研究和评价的科学方法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斯大林的一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一生,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斯大林理论的贡献是围绕学习、传播、运用、捍卫、发展五个方面展开的。斯大林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巨人,他的理论贡献同他的理论失误相比,前者为主,后者为附。他留给我们的一切,包括他的错误,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贡献和教训都将对我们有着指导性启迪  相似文献   

20.
传统道德是传统文化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中华礼义之邦文明古国的国情和古老民族的特质所决定的。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传统道德是历史客观和社会存在的反映,从根本上讲,它是历史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结果。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导到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们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解释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要正确认识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必须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实践观。这里所讲的实践观,无疑,是客观的、能动的、历史的。那些热衷于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精英”们,首先在历史实践观这个根本问题上站到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