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单位负能量主要表现在牢骚抱怨、消极懈怠、心浮气躁、猜疑嫉妒、阿谀奉承五个方面,其产生原因有组织制度、领导权力、文化环境、员工个体等。消解单位负能量应当从五个方面重点发力:加强教育,正本清源;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奖罚并举,抑负扬正;制约权力,正身律己;密切关系,营造氛围。  相似文献   

2.
单位是党的组织系统延伸到一切社会组织的产物,集政治、经济与文化功能于一体;单位是国家与个人之间的联系纽带,既代表民众从国家获取资源分享福利,又代表国家控制与整合社会,确立了"强国家-弱社会"的统治模式.伴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一些单位正在遭受各种负能量的困扰与挑战.单位负能量宛如一种无形的病毒在侵蚀、吞噬、摧毁原本健康的单位肌体,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遏制或转化.  相似文献   

3.
袁兴 《领导科学》2020,(1):124-124
1.单位能力与单位职能匹配的原则与动态调适策略2.单位能力的形态、衡量标准与提升路径3.单位内正负能量博弈的表现、影响及应用4.领导个体能力对单位能力建设的影响机理与改进建议5.领导者激发核心员工能量的艺术6.领导者授权能级对员工效用的影响及优化方案7.单位内代际能力的传递方式、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网络媒体热词"正能量"与"负能量"正逐步被引申到社会学领域。"能量"一词原本是物理学名词,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正能量与负能量基本上都是相伴而生的。正能量代表积极的、正向的力量,负能量代表消极的、负向的力量。研究统计表明,对一个组织而言,其领导力优劣决定着组织成败的45%-65%变异量,由此可见领导能力对一个组织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而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在正面领导力生成的同时,负面的破  相似文献   

5.
机关事业单位负能量的主要类型有八卦猎奇型、自卑哀怨型、麻木守旧型、攀比狂妄型、阴损嫉妒型等。消解单位负能量的主要对策在于:人事改革明职责,上下关系要厘清;团队建设有力量,共渡难关筑同心;提升知识和境界,风清气正成常态;各类人才尽其用,制度环境是保证;消除负面有妙招,"害群之马"不难除。  相似文献   

6.
<正>办公室作为一级党委政府、一个部门的参谋部、协调部和后勤部,是领导和基层之间的桥梁,是协调上下关系的纽带、保持单位工作正常运转的中枢,作用和位置非常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办公室的工作做得好,领导省心,群众满意;班子团结,内外和谐;展示形象,促进建设;反之,就会成为各种矛盾的交织点、负能量的策源地。而办公室工作的情况如何,被群众称之为"大管家"的办公室主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我国历史上"办公室主任"成功的案例和一些蜕变  相似文献   

7.
负能量在物理学上是指低于真空零点能的能量。在管理学中,负能量是指会对团队产生副作用或破坏性作用的相关因素。每一个团队中既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而且“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有的团队凝聚力强、竞争力强、工作效率高,说明其拥有的正能量较多;有的团队人心浮动、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说明其所含负能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对道德领导在中国情境下具有的内涵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并在反复检验和修订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国道德领导的测量工具。研究表明:中国道德领导是一个三因素结构,包括道德品质、尊重与包容、道德奖惩3个维度;基于中国道德领导的内涵编制了中国道德领导问卷(CELQ),数据结果显示该问卷的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项目设计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9.
正1.单位能力与单位职能匹配的原则与动态调适策略2.单位能力的形态、衡量标准与提升路径3.单位内正负能量博弈的表现、影响及应用4.领导个体能力对单位能力建设的影响机理与改进建议5.领导者激发核心员工能量的艺术6.领导者授权能级对员工效用的影响及优化方案7.单位内代际能力的传递方式、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8.化解不同层级员工能力及思想冲突的组织机制变革思路9.压力传导机制对员工能力激发的正负效应及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负能量在物理学上是指低于真空零点能的能量。在管理学中,负能量是指会对团队产生副作用或破坏性作用的相关因素。每一个团队中既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而且"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有的团队凝聚力强、竞争力强、工作效率高,说明其拥有的正能量较多;有的团队人心浮动、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说明其所含负能量较高。目前,受工作压力、工资待遇、晋升空间、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党政机关  相似文献   

11.
约稿启事     
正"单位内耗的形成原因、具体特征及破解之道"专题研究单位内耗指单位内部不团结、不协调、不配合,甚至相互攻击、相互拆台、争权夺利、结党营私等,造成单位人心涣散、管理混乱、整体和个人利益受损、人际关系恶化、事业发展基础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形。造成内耗的原因既有追名逐利的心理因素,也有权力配置不合理、责权利失衡、利益分配和奖惩不公正等体制机制因素,还有政治生态恶化、社会风气不良的道德和文化因素。现实中,一些单位有领导与领导之间的内耗、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内耗、下属之  相似文献   

12.
从工作态度看,强势领导大多是主动出击、勇于创新型;弱势领导大多是见招拆招、循规蹈矩型。从工作方法看,强势领导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以强有力的领导促进单位发展;弱势领导倾向于事必躬亲或放任不管。从工作影响力看,强势领导影响力强,能带动单位发展,提升工作效率;弱势领导影响力稍弱,不能由内而外带动下属。把握强势和弱势的辩证统一是提升领导力的科学发展路径,单位领导要顺度而为,顺道而为,顺实际而为。  相似文献   

13.
单位群体道德风险具有隐蔽爆发性、集中破坏性和易受感染性等特点,其成因客观上是体制漏洞和惩处力度弱,主观上受人性自利和领导道德的影响。预防单位群体道德风险,应增强惩处和监管措施,完善单位体制机制,加强对单位领导道德修养的考核和教育,营造良好的单位风气,提升单位个人道德风险自我防护力,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探讨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员工组织偏差行为的影响,采用问卷方式对335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数据结果表明:道德推脱在自我牺牲型领导对组织偏差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道德身份认同调节了自我牺牲型领导与道德推脱之间的关系,相对于高道德身份认同员工而言,自我牺牲型领导对低道德身份认同员工的道德推脱影响更大;道德身份认同调节道德推脱在自我牺牲型领导与员工组织偏差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韩笑 《领导科学》2020,(4):66-69
单位能力建设是一个整体,在进行单位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基于系统整体性原理与组织竞争协同律,可以发现领导个人能力与单位能力建设的三大联系,即领导个人能力通过单位内部协调关系、外部应对关系、组成因素关系作用于单位能力建设工作,促进单位能力发展。以领导个人能力推动单位能力建设需要做到:坚持目标导向,实现渐进式改革;实现动能、势能之间动态平衡发展;完善干部考核评估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6.
芦青  宋继文  夏长虹 《管理学报》2011,8(12):1802-1812
通过问卷调查北京地区的280名员工,运用社会交换理论框架,从领导-员工二元关系的角度研究道德领导的影响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道德领导对员工的工作态度与工作结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LMX在道德领导与员工工作态度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组织公平在道德领导与员工工作态度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官场负能量是败坏党风和干部作风的始作俑者,可谓反腐败、深化改革的最大阻力。年轻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接班人,要始终做到立场不移、信念不改、本色不变,就要抵得住官场负能量的诱惑,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的事业的抉择。一、官场负能量的诱惑政治诱惑——仕途发展上,想比别人提拔更快一步一些干部认为,官场如赛场,如果起跑慢了,即使中途发力,也可能被别人甩在后面。在官场上,确实有一些干部不是靠能力、实力和人  相似文献   

18.
黄倩 《经营与管理》2023,(5):103-110
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对道德领导、无道德领导和不道德领导的概念内涵、形成的前因后果,以及相关的理论研究视角进行梳理分析比较。指出,理论界应以道德维度领导力的前因剖析、不同道德领导力影响结果的对比验证、产生道德领导力“双刃剑”效应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等为研究方向,并立足国情整合和拓展不同理论研究话题;实践界应重视管理者道德领导力开发、关注无道德和不道德领导的负面影响,以及通过政策制度和培训教育引导管理者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忘承担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相似文献   

19.
<正>道德领导力是领导力的子集,指在领导过程中侧重以道德信念培育领导情境、开展领导行为、处理与追随者关系。对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曾国藩,其治下的湘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微到著,一度是晚清最强大的武装组织,遣撤后又从显到隐。这一历程中曾国藩的道德领导因素贯穿始终,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一、用道德统领湘军思想清朝道光末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清廷命令众多在籍官绅组建团练抵御太平军。还在丁忧中的曾  相似文献   

20.
王琦珑 《经营管理者》2013,(24):119-119
在现代社会,伦理道德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时代呼吁与此相适应的新的领导理念与领导方式。最近几年,国内外某些企业的领导者因道德缺失、见利忘义给企业发展乃至社会福祉造成了巨大损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学术界和企业界开始对以往的领导研究思路进行反思,伦理型领导和道德型领导在此背景下成了众学者的研究目标,但伦理领导和道德型领导在国内的常被互相混用,本文从两种理论的概念、理论基础来分析其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