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3 毫秒
1.
甲骨文有个字── 从水从隹,可释淮;淮、 双声近义,所以一般都释为祭名的“ ”①。 应该注意到这个条名或乐舞常用来祭祀大乙──成汤(唐)。 “乙丑卜,贞,王宾大乙, 亡尤。”(《前》1·3·5) “王宾大乙, ,亡尤。”(《续》1·8·3) “贞,翌  唐(汤)。”(《前》)5·36·3) 文献里也说《大 》是汤乐。 今本《竹书纪年》:“殷商成汤二十五年,作《大 》之乐。” 《左传》襄29年:“见舞《韶》《 》者。”杜注:“殷汤乐。” 《墨子·三辩篇》:“汤。……自作乐,命曰《 》。” 《周礼·春官·大司乐》大 ,郑注:“《大 》,汤乐也。” 《…  相似文献   

2.
陆机(公元261——303年)《文赋》论作家构思思维特性,有这样一段话: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鹜八極,心游万仞。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近读《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一九八二年版)《中华活叶文选》(合订本一九八○年版)以及一些注释文章,于“收视反听”下,皆注云“不视不听”。这个注是根据《文选》来的。李善《文选》(卷十七)于此条下云:“不视  相似文献   

3.
王力《古代汉语》注释中存在某些缺欠 :当注而未注的 ,虽注而语焉不详的 ,以及一些误注。现就这些问题略抒管见 ,与编者商榷  相似文献   

4.
孙玉明 《学术交流》2012,(9):173-178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校注本《红楼梦》,学术界简称为"新校本"。该书集全国多位红学专家之力,费时七年,最终于1982年出版问世,并成为深受读者和专家所喜爱的一个版本。在这三十年间,校注组的先生们和出版社的有关负责同志,虚心接受专家和读者的建议,及时吸纳红学研究的新成果,分别于1994年和2007年对该书作了两次修订。但"新校本"第3版中,仍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在正文方面:一是断句方面存在可商榷之处,二是存在错别字。在注释方面:一是存在该注未注者,二是有重复注释者,三是存在注释不太准确者。  相似文献   

5.
读词札丛     
年来读各家唐宋词选注本,获益匪浅。但这些选本不无缺点,某些资料运用难免有不尽不实之处,因取其中若干可疑处。质之文史典籍、细绎词意,探究原委,提出些个人看法,请海内词家指正。 一、张元干《贺新郎》中的 “滴仙”是谁? 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尚许垂纶否?”胡云翼《宋词选》注云:“滴仙,唐人对李白的称号,这里借指李纲。”文研所《唐宋词选》引《新唐书·李白传》为注,与 《宋词选》同。 唐人称李白为滴仙,宋人诗词作品也有称李白为谪仙的,例如苏轼《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愿使君,还赋谪仙诗,…  相似文献   

6.
明代旧题李攀龙《唐诗选》及相关书在中国和日本都有广泛的传播,版本众多,中日学者围绕《唐诗选》所展开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涉及到版本辨伪,重版类版.影响研究等多个方面。研究向前推进的同时也看到无论是文献的收集整理还是在此基础上的文学思想研究.都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7.
注释史书是中国古代史学史的显著特点之一,历代史家有着良好的注史传统。他们的工作概括起来,大体上包括训音释义、校正文字、拾遗补阙、辨正异同等几个方面。元代著名史学家胡三省注《通鉴》,继承了历代注史的优良传统,功绩卓著,被后人誉为“《通鉴》之功臣,史学之渊薮”。本文就胡氏注《通鉴》地名的得失,作了比较客观、公允的评述  相似文献   

8.
修订本《辞源》二册1303页“摩厉以须”条,正体注释之后云:“也作‘磨砺以须’。唐·白居易《长庆集·六十·因继集重序》:‘更拣好者寄来,盖示余勇,磨砺以须我耳。’”按:书证引文割裂,斩头去尾,且标点有误,致使语义不明。就上列引文,看不出主动、被动关系,究竟是谁责令谁更拣何物好者寄来,何人示其余勇可贾,何以‘磨砺以须我耳’之意。兹录原文:“去年,微之取予《长庆集》中诗未对答者五  相似文献   

9.
唐代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边塞诗则是唐代诗苑中秀色独具的苑囿。最近,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了《唐代边塞诗选注》(胡大浚主编)。这是国内第一部专题性的唐代边塞诗集,在唐诗的选集方面,做了一项填补空白的工作。而其放眼有唐一代边塞诗的整体,反映边塞诗的发展流变,分析边塞诗产生的原因及总括解放以来边塞诗研究的成果等方面,则代表着唐代边塞诗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蒋智由,字观云,号因明子,浙江诸暨人。他是近代“诗界革命”的主将,曾被梁启超把他与黄遵宪、夏曾佑评为“近世诗界三杰”之一(《饮冰室诗话》)。 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一九六三年出版的那本中国《近代诗选》中选注了蒋智由的诗五首,可见选注者是注意了这位作家。但由于当时资料不足,没能考出蒋的生年,只注了他的卒年。我在七二年倡读蒋智由所作《潘雨辰先生传》(见《新古文辞类篡稿本》第十五册,民国十一年中华书局石印)一文,其中叙述“(潘)先生(智由的老师──笔者注)以民国八年已来旧历二月二十五日终,年六十有七”,又说:“先生长予十有三。…  相似文献   

11.
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诗经》中的《秦风·蒹葭》就属于这样的作品。近年出版的一些古代作品选本和高校某些教材都选入了它,对它详加注释和分析。随着电视剧《在水一方》的播放,江南塞北的青年男女部哼起了由它改编的抒情小曲,陶醉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之中。  相似文献   

12.
上海锦章图书局石印的《绘图千家诗注释》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再版的《千家诗》,其中所收南宋朱熹《观书有感》这首诗的全文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注释说:“半亩方塘,言其小也。”“‘谓’设为答词。”“‘源头’水有本源而长流不竭也。”清嘉庆丙子年(1816年)家塾藏板《注释千家诗》中收集的朱熹《观书有感》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本书的注释说:“半亩  相似文献   

13.
《文选》曾被誉为“总集之弁冕”、“文章之渊薮”。唐以后的文人,都把它作为学习文学的教科书。唐初李善的《文选注》,援引赅博,经史传注,靡不兼综,又旁通仓雅训故及梵释诸书,史家称其淹贯古今,不特文人资为渊薮,抑亦后儒考证得失之林也。从此以后,“选学”除了具有以《文选》所录作品为中心的文学研究内容外,还具有以李善注为中心的语言学内容。然而南宋以降,善注与五臣注合刊,名曰《六臣注文选》,而善注与五臣注单行之本,遂世所罕传。今所传李善注本,乃后世从六臣本提缀分割而出者。合刊之时,正文分节既已不同,注文分布亦多羼杂;则提缀辑集时,前后错乱,改旧致误者往往而是。再加上李善注中没有一篇显示其博约注文有序性的凡例,更令学者难理统绪。清儒为睹善注本来面目,详加考证,功绩卓然,然臆说尚多,聚讼纷纭,难以折中。而其对李注凡例的搜寻,往往停留于罗列而已。敦煌写本中的《文选李善注》,今所见者有两个残卷。伯  相似文献   

14.
钱仲联,钱学增选注的《清诗三百首》,业经岳麓书社出版,这是根据钱仲联先生在五十多年前——即1934年所选编就的同名诗选集(曾由上海汉文正楷印书局出版),又按照今天已经发展变化了的形势要求,为“兼顾思想性和艺术性”,对原所选录的篇章,“作了些调整”而编定的①。其中对顺治年间因科场案流放寓居宁古塔二十三年的吴兆骞三首诗的注释,有几处在年代、地理、历史事件和人物等问题上感到不要,颇有商榷之必要。现提出来就教于注家与读者。先说《奉送巴大将军东征逻察》的第一条注释。这条注释中,至少有以下几点是不确切的。(一)此条注释在涉及到清代宁古塔的具体地理位置问题时,钱注为“康熙年间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西海林河南岸旧街镇)”。在清代历史上,作为盛京以北“军事政治中心”的宁古塔城,上自清太祖努尔哈赤时代的天命十年(1625)派军队驻守起,直至晚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裁去宁古塔副都统,而改设为宁安府、县的近三百年间,不是固定在一个地点上,而宁古塔城的搬迁,正是发生在“康熙年间”。据清人张缙彦《宁古塔山水记》  相似文献   

15.
如何看待古典诗歌,怎样利用旧形式 创作新诗歌,在诗歌战线上是有争议的问 题。“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相当多的新 诗人,曾把旧体诗词同发辫小脚等量齐观,对它抱着宗派主义,采取排斥态度。”①直到五十年代以后《毛主席诗词》、《鲁迅诗注》、《郭沫若诗抄》、 《十老诗选》、《陈毅诗词选集》等公开 出版以后,“五四”以来新旧涛对立的局 面才宣告基本结束,旧体诗词在诗坛上也 就有了一席之地。 诗人臧克家极力倡导新诗应当向古典 诗歌学习,多次论述过古体诗的特点和优点。他认为古典诗歌,“构思新颖,结构谨严,想象高超,字句精炼,能够把丰富 …  相似文献   

16.
避讳而改偏旁,前朝罕觏。太平天国则把“鬼”旁改为人旁。按太平天国教义,“天父上主皇上帝是神爷,是(云人)爷”(《永安封五王诏》),“肉是肉父生,(云人)是(云人)爷生”(《钦定前遗诏圣书批解》),好人死后灵魂“升天”,天上是没有鬼的,故改魂为“(云人)”。此字在辛开元年(1851年)的一些“天父诗”中已经多次出现,如“灵(云人)本是由天父,今时不醒做何民”,“真神能造山河海,不信(云人)爷为何功”(《天命诏圣书》)之类。壬子二年新刻的《天条书》,凡“小灵(云人)”、“(云人)得升天”等等,“(云人)”字均从人而不从鬼。壬戍十二年(1862年)颁行的《敬避写样》,“魁”字条下注明:“凡写魂、魄、愧、魏等字均从人,写作(人斗)、(云人)、(白人)、(委人)、字样。”这是太平天国后期,从“魂”字推广到其他“鬼旁字,因避恶  相似文献   

17.
关于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的自然背景,各注本说法基本一致。上海古籍出版社编的《宋诗一百首》说是在“绍兴县鉴湖附近”,新出的《古代山水诗一百首》也说是“作者故乡山阴的一个村庄”,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历代诗歌选》则更为明确,直指为山阴镜湖三山。其它一些注本亦都有类似说法。但这类说法很难成立。我们先从全诗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诗虽含哲理,但它首先是写景诗,真切而生动地描绘了深山野岙里的山村风  相似文献   

18.
谱牒之学,由来已久。《史记》卷十三《三代世表·序》:“序其历谱牒》,司马迁据《帝系》而为《世表》。《周礼·春官》:“小吏奠系世,序昭穆”。郑玄注:“系世谓帝系本之居,小吏主次序先王之世,昭穆之系,述其德行。”贾公彦疏:“天子谓之帝系,诸侯卿大夫谓之世本”。所以梁朝的刘杳认为谱牒始于周代,大体还是可信的。《国语·鲁语上》有“夫宗庙之有昭穆也,以次世之长幼,而等胄之亲疏也。故工史书世,宗祝书昭穆,恐其踰也。三闾大夫屈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伟大诗人,而他就是掌管五族屈,景、昭三姓,叙其谱属的长官。周代的谱牒,已不得其详,今天我们只能看到《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和后人所辑的《世本》以及见于著录的《春秋公子血脉谱》而已。恩格斯说: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典章回小说的格式特点:题目是对偶句,结尾有“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字样。这个“回”字,最早不是“章”,而是“次”的意思,一回就是一次。这在唐变文中就已经有了眉目。《王昭君变文》中有“上卷立铺毕,此入下卷”的话,还常常能够看到这样的话:“能者严心合掌着,经题名目唱将来”。这大概就是“且听下回分解”的前身。在宋元的话本小说中,“且听下回分解”就逐渐明显了。《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里说:“自家今日也说一个士人,因来行在临安府取选,变做十数回跷蹊作怪的小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篇小说仅有六千多字,无论如何也说  相似文献   

20.
罗欢 《探求》2006,(6):69-71,44
赵岐是汉代注《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也是历代注《孟》具有较大影响的人物,其作《孟子章句》有表层和深层两个方面的思想动因,由此导致了《孟子章句》的训释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本文试结合《孟子章句》本书、《后汉书》赵岐本传及汉代大的时代背景等内容对此进行分析,也应合了孟子“知人论世”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