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世界》2009,(12):35-35
一群老朋友,常在一起谈什么叫幸福晚年,大家归结起来,要有“四老”作保证。 一是有个老伴。常言道:“少年夫妻老来伴”。就是子女都很孝顺,他们得终日忙自己的工作,照顾孩子。一对年轻夫妻还要赡养、陪伴双方四位老人,哪顾得许多?而有老伴在旁,一起生活几十年,相爱相知,知冷知热,啥事都说得了、做得来。人老了,有个白头到老的老伴,是晚年的最大幸事。  相似文献   

2.
稻香翁 《老年世界》2013,(13):25-25
在我和老伴的晚年生活中,有一项重要的日常生活内容——“拌嘴”!这可不是吵架。而是在“赛藏品”——叫“晒藏品”也行。因为这一点,老友们都戏称我俩是“比翼齐飞”。我和老伴都喜欢收藏,“藏龄”都有二十多年了。年轻那会儿,我俩都遵循“藏不露白”的行业潜规,一直将自己收藏的东西束之高阁,金屋藏娇。到了晚年,我俩在整理藏品过程中意识到:收藏是一种社会文明的承继,是件值得大力弘扬和提倡的好事,干嘛要偷偷摸摸?于是。我俩开始彼此“亮宝”——各自把自己收藏的藏品拿出来,让对方鉴赏。  相似文献   

3.
金剑 《老人天地》2013,(2):42-42
用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两句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来形容我和老伴晚年合谋当写匠的情形,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相似文献   

4.
艾红 《老年人》2011,(6):14-15
十几年前,“黄昏恋”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出现,体现的是社会文明的进步,道德观念的更新,为无数孤寡老人带来了晚年的温馨和幸福。  相似文献   

5.
若星  繁星 《女性天地》2014,(2):30-31
老夫少妻,其实“少妻”也不年轻了 赵正武生于1922年,家住湖南省芷江县县城。跋涉了漫漫人生路,他走到了人生的晚年。2002年,在他80岁的时候,老伴先他而去。没有老伴在耳旁絮絮叨叨,赵正武感到很孤单,儿女们多次要求他搬过去跟他们一起居住,可赵正武不同意,儿女们也没办法,只能由着父亲。  相似文献   

6.
老伴去世第三年,在儿女鼓动下,我决定再找个老伴共度晚年。我把这打算告诉几位好姐妹后,她们纷纷为我牵线搭桥。  相似文献   

7.
语丝 《当代老年》2010,(11):12-13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人总是要老的,不要虚度岁月,要让恩爱使我们的生活闪闪发光”。怎样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既是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摆在每个老年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勇于追求晚年婚姻幸福,是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同志退休以后,老伴不幸过早去世,孑然一人,孤独苦闷,他们渴望伴侣、需要爱情,直至生命结束。  相似文献   

8.
我在《伴儿》(载本刊1996年第1期)一文中说过,既然“伴儿”对于老年人如此不可或缺,那么老夫老妻就要互敬互爱,在家庭里创造一种和谐、充好、融洽、和美的小气候,当好“伴儿”。对于孤寡老人来说,就要从观念上、舆论上、实际行动上支持这样的老人再婚,帮助寻找理想的“伴儿”,寻找自己晚年的幸福。并且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有人形象地说,再您再婚,是老年人生交响乐中的一曲美妙乐章。社会是谱,家庭是键,老人是乐手。在现实生活中.能把这部乐章演奏得完美的人很少。其中有一大忧虑:丧偶后想找个老伴以慰…  相似文献   

9.
老人一生历经数十年的风霜岁月,饱尝人生的酸甜苦辣,各自有不同应付现实社会的想法,他们对社会的各种问题,必然也有很多反应、想法,甚至对于如何安度晚年,也有他们的需要与排斥。老人应在晚年做好“五要”与“五不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
我与老伴结婚已40余年,晚年更感到爱的甜蜜。我们的结合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闪婚”,当时我在部队,家里托人给介绍个对象,相距几千里,只能通信交谈。半年后我回家探亲才见面,这也是我们婚前仅有的一次见面。探亲只有不足20天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人已经老了.有点脾气和缺点无关紧要,不必强求改掉。表扬是温馨的春风。表扬自己的老伴,是为了使她有长久的好心情,促进身体健康.安度幸福晚年。  相似文献   

12.
晚年乐     
晚年乐周德民晚年最怕苦生涯,我到衰龄众口夸。媳赠诗书儿赠画,女供棋子婿供花。黄口娇孙晨伴舞,白头老伴夜陪茶。夫妇古稀情似蜜,深育依偎唱《琵琶》。晚年乐@周德民...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2010,(12):6-9
随着大量农村青年涌进城市打工,以及独生子女父母逐渐步入老年,城乡“空巢”老人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家庭照料与社会关怀等养老难题日益凸显。对于那些没有足够经济能力入住老年公寓等社会养老机构的“空巢”老人来说,除了目前正在推广和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方式以外,还有什么办法能够让他们过上幸福晚年呢?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1994,(3)
奇迹在我和老伴身上出现冶金部鞍山焦耐设计院一离休干部每当看到老伴和孙子在楼前的草坪上惬意地散步,我心中总是充满了无限的幸福之感。作为一个老年人,谁不企望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晚年,可对我和老伴这患有多种疾病的人来说,过去这事连想都不敢想。可如今我得到了,我...  相似文献   

15.
阳光 《老人世界》2020,(5):17-19
91岁的张之庚和81岁的马婉华是一对半路夫妻,携手相伴近40个年头,本以为可以共享晚年,怎料,张之庚老人居然会为了房产,和老伴、继子对簿公堂。原来,马婉华以10万元的超低价,把老两口唯一的住所“卖”给了亲生儿子。张之庚得知房产“被夺”,悲愤交加之余,将妻儿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16.
金婚余兴     
离开了儿孙们为我们举办的金婚喜宴,我和老伴意犹未尽。于是我趁着酒兴.悄悄对老伴说,带你去个好地方怎么样?老伴也有了几分酒意.诙谐地说:“好哇,最好酱油加点醋.来点幽默,再加点浪漫!”我说:“当然!”老伴说:“看你如何导演。”我说:“试试看!”  相似文献   

17.
老伴,老伴,一人一半文老尚图/孙群我和妻子毛妮今年加起来是一百零八岁。我们家常的口头样是“老伴老伴,一人一半”。细细想来,那“仓颉”造字,将“伴”字造得真美妙。我们经常在傍晚散步,总有说头,总有玩头。一边走,一边打扑克,是我们的发明。一副扑克,一人一...  相似文献   

18.
婚姻关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对于老年人本身而言,是否具有和谐的家庭关系和互敬互爱的老年夫妻生活,是能否安度晚年的重要内容。配偶即老伴,不仅是老年人生活的照料者,也精神慰藉的提供者。一般来说,有配偶的老年人,生活规律、精神状态、参与社会的能力和生活自信心都有所加强。因此,保护老年人婚姻自由,实际上也就是为老年人的晚年幸福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由于工作的缘故,我和老伴长期分居,饱尝了两地相思之苦。去年,老伴退休,我们总算是结束了牛郎织女般的生活。不料,团圆的幸福日子才开头,老伴就“移情别恋”,喜欢上了电脑,把我忘在了脑后。想起为迎接夫妻团聚日子的到来,我早早就开始了准备,把房间粉刷一新,把家具换了几样,订了老伴喜欢看的几种报纸杂志,买了两箱老伴喜欢吃的苹果,就连老伴喜爱的“仙人掌”也搬回了两盆。照说我这个做夫君的,也算是无微不至,够称职的了。老伴来的那天,我领着她一一参观。老伴边看边点头,一双眼睛笑成一条缝。我问她:“满意吗?”她轻轻…  相似文献   

20.
李可威 《老年世界》2008,(20):21-21
老伴是我家的“元首”。她要外出两个月,时间够长!常听说一些国家元首外出就发生政变什么的,我不会。但老伴走后,家里就剩我一个人,我有了决断一切的权力和自由,已是事实上的“元首”,至少是“代元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