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24年10月22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不久,与奉系张作霖等拥段祺瑞上台。1926年4月10日,冯玉祥国民军又将段祺瑞推翻。从此,冯的政敌给他冠”倒戈将军”的称号。冯玉祥及国民军与段祺瑞执政府的关系比较复杂。本文试述其发展始末,并以此窥探冯玉祥政治思想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建立国民军,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军事力量出现在中国政治舞台。迫于军事、经济压力和政治上倾向进步,冯玉祥积极寻求苏联的支持;同时,苏联为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张,急欲培养壮大能与奉系军阀抗衡的亲苏力量,扩大其在华的影响。于是冯苏关系迅速升温,苏联政府对国民军进行了大量武器和军队经费等方面的援助。虽然双方进行的是有条件的实用主义性质的合作,但却迅速增强了国民军的实力,有力地支援了广东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推动了大革命进程。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的冯玉祥部在直奉两系武力挤压下退驻西北,这对久踞西北的回马集团来说无疑是前所未有之威胁,因为冯玉祥统一西北的战略目标终将与其既有利益发生冲突。如果说河州事变是回马集团对国民军入甘后的一次武力试探,那么凉州事变则是国民军对凉州回马势力的一次军事打击。虽然说河凉事变是国民军与回马集团之间政治博弈与武力冲突的产物,但其发生发展及所造成的的回汉仇杀给西北民众带来的心理伤痛至今犹存。如何消解回汉纠纷,正确处理回汉民族关系,不仅是当时冯玉祥及南京国民政府审慎思考的问题,也是今天我们需要正视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1925年12月,冯玉祥统率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在关内的势力直隶(今河北省)军务督办李景林之间曾有一场激战,史称国奉战争。李景林是奉系重要将领,在派系林立的奉系军阀集团中属于新派中的大学派(土派),受到奉系中占统治地位的老派和新派中的士官派(洋派)的排挤。为保有直隶地盘,他曾反对张作霖对国民军用兵。因而,李景林曾经暗中参与奉系重要将领郭松龄联合冯玉祥反对奉系张  相似文献   

5.
南口大战前,国民军一军内部产生严重矛盾斗争。冯玉祥的"下野"使其日益剧烈、复杂,最终几至内部发生火并。这是国民军军阀武装本质的充分表现,也是其在华北失败的原因之一,并暴露了本身缺乏政治经济凝聚力的弊端。  相似文献   

6.
1926年9月17日,正当南方北伐军兵围武昌、鏖战江西之际,北方冯玉祥国民军重新崛起,在绥远五原举行庄严的誓师,组成国民军联军,宣布接受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五原誓师是国民军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它对当时北伐战争和全国大革命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1926年9月17日,正当南方北伐军兵围武昌、鏖战江西之际,北方冯玉祥国民军重新崛起,在绥远五原举行庄严的誓师,组成国民军联军,宣布接受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五原誓师是国民军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它对当时北伐战争和全国大革命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1925年12月,冯玉祥统率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在关内的势力直隶(今河北省)军务督办李景林之间曾有一场激战,史称国奉战争。李景林是奉系重要将领,在派系林立的奉系军阀集团中属于新派中的大学派(土派),受到奉系中占统治地位的老派和新派中的士官派(洋派)的排挤。为保有直隶地盘,他曾反对张作霖对国民军用兵。因而,李景林曾经暗中参与奉系重要将领郭松龄联合冯玉祥反对奉系张作霖,扬宇霆集团的秘密活动,并在郭松龄公开倒戈反奉后,于1925年11月25日发表通电,指责张作霖“好争喜战”,劝张下野,把权力交给张学良。然而,仅仅过了10天,风云突变,李景林又通电声讨冯玉祥,从而导致国奉战争的爆发。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李景林在数日内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呢?这个问题还得从考察国奉矛盾和斗争的全局中来寻求答案。发生在1924年秋的第二次直奉战争,由于直系将领冯玉祥阵前倒戈,回师北京,另组国民军,而奉军亦趁势猛攻,从热河一直打到天津,致使吴佩孚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战败,于  相似文献   

9.
国民革命时期,苏联军事顾问作为一个特殊团体,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大革命的进程,许多军事顾问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苏联军事顾问在中国南北方(北方是指冯玉祥国民军)活动所产生影响进行比较,以此分析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1924年十月,直奉二次战争,吴佩孚坐镇滦州,派冯玉祥出喜峰口,从侧面进攻辽宁。冯玉祥潜师回到北京,联络胡景翼、孙岳发出漾电(二十三日)组织国民军,囚曹锟,逐宣统,欢迎孙中山先生北上主政。这次政变,当时报纸上称叫“冯玉祥倒戈”,冯玉样自称作“班师之役”,有时也叫“首都革命”。首都革命这个名词最初实出于续桐溪(西峰)。首都革命的主谋,也就是续桐溪。1923年,陕军胡景翼驻兵顺德、安阳之间,刘守中(允成,同盟会会员,以后长期当  相似文献   

11.
枪会是民国时期活跃于我国北方农村的民间武装力量.20世纪20年代,冯玉祥先后两次担任河南省的最高行政长官,此时河南的各种枪会声势浩大,名目繁多,红枪会、天门会、天仙庙道等逾百种.这些枪会既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河南的局势,又成为各派政治力量争权夺利的砝码.冯玉祥主理河南后,对于具有浓厚迷信色彩和封建成分的农村枪会,先礼后兵,从而对河南局势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冯其庸新时期红学批评观点和思想较为集中地体现在《论红楼梦思想》、《重校〈八家评批红楼梦〉》、《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解梦集》等著作之中。冯其庸认为红学需要深化研究,即对《红楼梦》的思想、艺术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他的曹雪芹《红楼梦》思想与艺术研究以及《红楼梦》重议评点派等方面体现了他文本深化研究的倡导。冯其庸由文献考证向文本研究拓展的学术实践不仅有益于优化《红楼梦》研究的基本格局,而且也符合红学未来发展方向。"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这是冯其庸执著的为人和为学的信念,也足可为同道和后来者取法:红学发展之道路漫长,取经惟诚,人能弘道。  相似文献   

13.
因著名戏剧家田汉拜谒冯子材墓的题诗中有"近百年来多痛史,论人应不失刘冯"一语,引发了关于冯子材、刘永福两位民族英雄历史地位的排序问题。冯、刘二人,都曾为捍卫国家主权、反对外国侵略做出杰出贡献,但从事功、品格、成就、贡献等方面看,冯子材都远胜刘永福一筹。  相似文献   

14.
冯友兰哲学横跨中国20世纪学坛,既有成就与开拓,但也有失败与教训。二者皆系于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中之"为学与做人"。冯氏之为学做人,是一层次极高、极玄妙而又复杂的二重现象,或曰:"冯友兰现象",亦曰:20世纪中国士人沧桑灵魂史。本文罗列其中最显眼之六种现象,分别加以评析,见其是非、功过。需要沉重反思的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巅峰是宋明理学。而清代反宋,现当代西化,完全中断了文化传统。冯友兰哲学依仗实用主义与新实在论(台港依仗西方近世认识论,大陆依仗流行教条与时髦),均缺民族文化精神之底蕴与生命元气。我们应该接上宋明儒的大气象,重开新风。基于此,必须重提中华民族之文化使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目下的时代担当是:继绝学——开太平。  相似文献   

15.
《聊斋志异》是古代文言小说的压卷之作,文坛名士围绕它的评点层出不穷。在诸家评点中,以王士禛、何守奇、但明伦、冯镇峦四家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四家之中,王评过于简略,何评流于泛泛,但评似作品导读,唯冯镇峦的评点理论特质最为鲜明。他"有意作文"的创作立场、简练含蓄的评点话语、贯穿文本与历史的宏观视角等批评方法,为人们深入发掘《聊斋志异》的文化魅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清末,著名谏官张佩纶本与广西提督冯子材并不相识。1872年,冯子材因奏参贪腐官员徐延旭而遭到淮系的嫉恨,后者撺掇张佩纶以举荐徐延旭主持广西军政的方式排斥冯子材;结果徐延旭因北宁之役大败而受到追究,张佩纶也因荐举非人而离开朝廷,直至最终身败名裂。  相似文献   

17.
夫妇离合作为最触动人心的人间话题之一,在冯梦龙编辑的"三言"中得到了全方位的讲述,它大致包括乱离重圆、恨别复聚、脱险再会三种范式.这一话题是在人们期待团圆的愿望以及各种伦理信念的驱动下形成的,其中所蓄积的角色意识以其内在的人格魅力对传统角色意识构成了强有力的冲犯.  相似文献   

18.
"丰"在上古汉语中是个典型的性质形容词;南北朝时期,"丰"进入了半自由语素演变阶段;到唐代,"丰"总体上基本实现了语素化。情状范畴方面,由"丰"所构同素双音词逐渐向状态形容词转变。  相似文献   

19.
岭南少数民族女政治家冼夫人一生历经梁、陈、隋三代,一生的功绩在于她终生致力于维护朝廷在岭南的统治,促进民族团结。她一生功绩彪炳,其中,与汉族官员冯宝的联姻成为她一生中的重要事件,也成为岭南民族融合的重要事件。本文探讨冼夫人生活时期,岭南高凉地区的民族状况,汉族官员在高凉地区的处境,探讨冼夫人冯宝联姻带来的汉俚民族矛盾的缓和以及俚人语言、习俗及心理意识的变化,从而得出结论,说明冯冼联姻推进了高凉汉俚之间的民族融合,加速了俚人的汉化并促进汉俚民族团结,为岭南繁荣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冯友兰先生是20世纪中国哲学界不多见的几个构建了自己的哲学系统的职业哲学家之一。他继《中国哲学史》和《新对话》之后,完成了一部旨在存亡之际面向人的存在的理性主义的哲学宏构———《贞元六书》,即他的"新理学"体系。其中,对实际无所肯定或者甚少肯定的理气范畴,在当时乃至今天学界引来的争议也比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