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一、革命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四川正处在强大的封建势力统治之下,军阀混战连年不绝,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内陆省份,革命力量相当薄弱。但是,在1924年至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的影响下,在杨闇公和中共重庆地委的正确领导下,革命形势后来居上,群众运动规模之大,全国也不多见。特别是泸州顺庆(南充)起义的发动,使四川成为全国仅有的以武装斗争配合北伐进军的两三个省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李求实曾先后担任《中国青年》的编辑、主编,并在该刊发表以政论为主的各类文章18篇。他引导广大青年正确认识中国的政局,明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重视民众力量,从多方面引导广大青年参加民众运动;强调革命力量的团结,反对各种错误思潮及分裂势力。李求实的革命思想影响了当时的青年一代。  相似文献   

3.
一九○○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这是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反侵略、反瓜分斗争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二次革命高潮。在这次革命运动中,英雄的义和团儿女们,在不同的形势下始终高举“灭洋人(反对帝国主义),杀赃官(打击封建势力)”的战斗旗帜,赴汤蹈火,前赴后继,和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武装斗争,粉碎了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阴谋,打击了媚外卖国的清朝封建买办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同志在反对和纠正立三路线中的历史功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三路线是在一九三○年中国革命胜利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以冒险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一九三○年六月,党中央政治局在李立三同志领导下通过《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和数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案,立三路线正式形成,并存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李立三同志,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分析革命形势和敌我力量的对比,制定了举行武汉暴动、南京暴动与上海总同盟罢工的冒险主义计划;在组织上,把党团工会合并成为指导全国暴动的各级"行动委员会".这些冒险计划的付诸实施,使刚刚恢复和发展起来的革命力量遭受严重的破坏和损失,激起了广大干部和各条战线的同志对这条路线的怀疑、抵制和反对.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知识分子问题。 各个阶级都需要自己的知识分子,农民革命也需要革命知识分子的参加。毛主席说:“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参加,是不能成功的。” ① 这个指示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当农民起义从零星小股发展成为巨大队伍的时候,当斗争形势发展到夺取政权的时候,随着斗争的客观需要,便产生了知识分子问题。刘邦在起义初期,溲溺儒冠,而到后来对张良,陈平、郦食其、乃至叔孙通这一班人,却能够  相似文献   

6.
柏文蔚是安徽早期辛亥革命的重要组织者。首先,他是安徽多个爱国与革命团体的发起人,组织者和参与者,尤其是他创立的同学会是安徽辛亥革命中具有“革命摇篮”意义的革命团体,他在此基础上与陈独秀一起创立了著名的“岳王会”,并领导和壮大了这一组织。其次,柏文蔚是促使安徽多支革命力量沟通、融合的枢纽式人物,其枢纽作用体现在:他是革命党与会党联络的重要人物,军学两界走向联合的纽带,还是皖南、皖北两大地域革命力量融合的桥梁。再者,柏文蔚较早制定和推广了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的策略,是革命派在军队中发展力量的重要推动者。综而言之,柏文蔚是安徽辛亥革命中的关键性人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鄂豫皖边地区为中心,考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变革对当地宗族势力的冲击,具体地展现了宗族势力与革命势力间互动关系的演变过程:新型革命知识分子的产生与宗族内部的分化,革命势力的壮大与宗族势力的垂死挣扎,革命势力的全面控制与宗族势力的加速衰亡;力图从具体的个案角度来揭示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势力是如何实现社会基层控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一六四零年开始,到一六八八年的所谓“光荣革命”为止,革命力量和反革命的封建势力进行了多次反复的较量,经历近半个世纪的阶级大搏斗,终于以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相妥协而告终。从此,开始了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联合专政,与此同时,资产阶级开始由革命转向保守和反动,他们把矛头对准广大劳动人民。资产阶级为了维持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除了武力镇压,还需要精神武器,于  相似文献   

9.
在广州起义失败的多维成因中,一个很重要的层面就是八七会议的历史局限对广州起义产生很大的消极效应,具体来说,八七会议在大革命失败后对革命形势的错误估计、革命策略的教条理解、革命力量的片面判断、革命情绪的盲目执狂等方面间接影响了广州起义领导层在革命时机把握、发动革命力量、组织战略退却、放弃冒险路线等方面的决策,这也是我党早期对民主革命规律认识不足的真实缩影。  相似文献   

10.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主席在三十年前为批判当时党內的一种悲观思想而写的一篇通信,是在中国人民最困难的历史时期里,指导中国革命力量重新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文件。在这一伟大的历史文献中,毛主席深刻地分析了政治形势;揭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根本規律,是依靠农村革命根据地包围城市,然后夺取城市,引导全国革命胜利的規律;指出了革命高潮到来的必然性,从而奠定了党在革命转变时期的革命  相似文献   

11.
发生在孙中山诞生前不久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19世纪五六十年代席卷中国大地的一场农民反封建及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革命运动。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自幼深受太平天国事业的影响。在他一生投身并领导革命运动过程中,不但继承和发扬了太平天国的革命传统,而且极为重视研究太平天国的历史,经常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和斗争的实际需要,及时探讨、总结太平天国的经验与教训,借以宣传、组织群众,推动和鼓舞人们为实现革命的目标而奋斗。探讨孙中山对太平天国的研究与认识,可以给予我们许多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1959年古巴革命的成功,既是对古巴人民一个多世纪以来争取民族独立运动和反独裁斗争的历史性肯定,同时也标志着古巴开始走向了一条独特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革命成功仅仅意味着政权掌握在革命力量手中,而革命成果的巩固和发展则需要更加成熟的革命领导力量和更加鲜明的革命纲领。古巴革命的独特性,就在于“先执政、后建党”,在维护革命政权的前提下,通过革命力量的自我整合与完善,最终实现无产阶级政党的统一领导。同时,古巴革命的历史特点,还在于“先革命、后举旗”,在坚持不断革命的前提下,采取灵活的对敌策略,保护革命成果,从而实现了革命的阶段性、过渡性和长期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一从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到1931年,是中国近代军阀战争最为激烈的时期,许多军阀努力寻找帝国主义国家为其靠山,帝国主义列强也各自扶植中国军阀作为自己控制中国的代理人,并对中国军阀战争进行操纵。当时的英国,是一个日趋衰落但仍有强大侵略势力的帝国主义国家。一方面,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到削弱,在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其侵华的优越地位受到严重打击。1914年以后的十几年间,在中国对外贸易和外国在华投资中,英国所占的比重日趋下降,而日本和美国的比重却不断上升。另方面,英国的对华投资、它在华的金融势力和航运势力仍超过日美等国,它在珠江流域及长江流域仍有强大的势力。  相似文献   

14.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结合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和特点,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要求我们的党紧紧依靠群众,团结群众,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逐步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从而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后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在抗战时期的发展韩胜朝中国式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就是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不断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最后夺取城市政权和全国革命的胜利。这个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的历史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党的建设 ,革命军队的建设 ,革命力量的积蓄 ,以及战胜一切困难的必然要求。它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当今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保证党的先进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革命力量。第一次科技革命催生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第三次科技革命激发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这样的战士》写于1925年12月14日,最初发表于《语丝》周刊第58期。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里说:“《这样的战士》,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怍。” 1925年,中国南方革命形势发展迅速,沉重打击着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然而革命形势的发展并不平衡,北方依然是在军阀的野蛮统治之下,“文人学士”帮助军阀大造反动舆论。“学衡派”、“甲寅派”等封建复古势力,鼓吹“尊孔读经”、“倡明国粹”。“现代评论派”胡适、陈西滢之流悠悠然摆出一副“正人君子”的虚伪面孔,披着“学者”、“教授”、“青年导师”的外衣,满口“公理”、“正义”、“礼让”、“中庸”。陈西滢围绕“五卅”运动还写了大量“闲话”。当时北方以“女师大事件”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史学界多认为1924年—1927年的大革命失败了。根据就是,大革命并未完成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革命力量损失惨重。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事实上,大革命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重大胜利;工农运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共产党迅速发展壮大,开始独立承担领导中国革命的重担。大革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发展道路上的一段悲壮历史。为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统计,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了21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可见,日本侵华带给中国人民的痛苦是巨大的,是难忘的。但众所周知,痛苦的经历也是人类成长壮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八年抗战期间,中共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没有被国外强大的侵略者和国内反动顽固势力所吓倒,而是变痛苦为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