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否定的辩证法>中,阿多诺批判了传统哲学的同一性、体系化的特征,黑格尔的辩证法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是同一性哲学的两种不同表现方式.这种同一性、体系化的哲学体现了高度发达的商品社会的特性和要求,同一性哲学对具体经验的否定,正如商品交换对质性的否定.阿多诺认为,哲学应该是一种异质性的经验,真正的哲学是非同一性的哲学.这需要从同一性的辩证法走向否定的辩证法,以非同一性的"星丛"结构为基础采探索新的哲学模式.阿多诺将批判理论的逻辑推向了极限.同时也更加揭示出批判理论的内在困境,即在激进的哲学批判背后,缺乏走向现实实践的理论中介.这是哈贝马斯理论转向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否定辩证法》中,阿多尔诺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同一性思维进行猛烈抨击,认为同一性原则构成了整个西方理性主义哲学体系以及当代资本统治世界的基础,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普遍遭遇的生存异化的深层根源.因此,阿多尔诺在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彻底清算中建构了他的否定辩证法.在他看来,哲学应该是一种异质性的经验;否定辩证法就是关于非同一性的一贯认识,就是要破除人们对同一性的迷信,清除对概念和体系的崇拜,从而使辩证法成为概念的星丛.然而,他的否定辩证法在彻底否定的过程中也宣布了自身的灭亡,最终成为一种“瓦解的逻辑”.他的星丛理想也仅仅成为了一幅虚幻而美丽的图景而已.  相似文献   

3.
同一性的思维传统使概念采取夸大的形式以巩固自身的有效性、稳固性和缜密性,这种思维方式已经严重地瘫痪了哲学。否定的辩证法就是要消解概念的同一性体系,葆有非同一性的意识,承认他者的存在和经验。概念的“星丛”使诸种变动的因素整合为一个动态的系统,从而接近客体的本来面貌,来防止思想的专制和暴力。  相似文献   

4.
阿多诺在<否定的辩证法>一书中以另类的表达方式阐述了他对哲学的独特理解.否定的辩证法从社会批判深入到对启蒙和现代性的批判,再到对哲学自身的批判,充满了强烈的革命性、现实感和关怀意识.阿多诺的哲学观中流露着哲学传统的延续痕迹,激进的态度背后是阿多诺对哲学批判精神的本真诠释,他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守护着哲学的灵魂.反思阿多诺的理论,绝对的否定缺少与现实的对接,因而难以摆脱自身的限度.  相似文献   

5.
胡雪萍 《学术交流》2007,42(10):23-26
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成员阿多诺认为,西方主流哲学从古希腊以来一直以概念为基石追求规律,追求事物的同一性来高扬理性的力量,这样无疑会使充满差异事物的现实世界成为机械的、虚假的概念世界,导致人的存在方式单一化、概念化,而丧失人本真的感性、个体性、创造性、批判性以及思考的能力。因此,阿多诺重申哲学的兴趣在于非概念性、个别性和特殊性。"否定的辩证法"正是这样的哲学,它以尊重事物的差异性为指向,彻底否定依据同一性把事物贬低成种或类的解释现实的方式。无疑这一思想源于马克思所开创的以主体实践为基础的实践哲学,它为当今社会倡导创新,凸显个性提供了卓有见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被称为“天书”的《否定辩证法》是阿多尔诺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法兰克福学派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导论”是《否定辩证法》的精华,也是理解《否定辩证法》的关键.在“导论”中,阿多尔诺建构了“反体系的”否定辩证法“体系”.其中,非同一性是其理论基础;反概念、反体系、反传统是其基本特征;“被规定的否定”是其理论核心;“瓦解的逻辑”是其理论结局.这样,试图为早期批判理论奠定规范基础的否定辩证法,由于自身的否定性而使这个基础建立在“沙滩”上,致使后人在力捧否定辩证法的同时对之也有所诟病.  相似文献   

7.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布展的基本前提是,反对"第一哲学"、拒绝总体性和反对"实践第一"等传统哲学的理论建构原则.特别是最后一点,是阿多诺开启"后马克思"思潮的重要逻辑命意.  相似文献   

8.
阿多诺写作风格上的矛盾实质上是哲学思想本身的矛盾.阿多诺哲学的核心是对概念的同一性的内在否定,这只有在近代以来的理性批判传统中才能被适当理解.阿多诺对概念的意义史的解构,展示出作为概念之他者的非同一物,并借助同一性与非同一物的差异性,表达一种新型的同一性:星丛.否定辩证法的这一运作是直接来自于黑格尔辩证法的内在批判,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9.
高艳萍 《浙江学刊》2003,(2):98-104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阿多诺的哲学以其非同一性著称。这一哲学观也反映在其美学理论上。以现代主义艺术为样本,阿多诺探讨了艺术作为求真的手段如何突破虚假的同一性的外观的观点。揭露同一性掩盖下的矛盾亦即非同一性,这正是阿多诺的艺术救赎理论的基点。  相似文献   

10.
张奎良 《学术交流》2005,40(1):5-16
本文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契机,着重考察了自黑格尔以来辩证法在马克思视域中历史变迁,指出,由矛盾辩证法到和谐辩证法是辩证法科学合乎规律的发展和转变,是时代精神的呼唤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厚的思想积淀,集中体现在由向对立面的斗争性倾斜到向对立面的同一性的全面的回归。认同对立面的肯定因素、适度地扶植对立面、实现对立面的结合和双赢等是社会主义时期辩证法创新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阿多诺认为,艺术作品具有谜一般的特点,因为艺术创作是用同一性的精神来表达不能用同一性表现的精神,精神的这种自我矛盾使精神难于被理解;在艺术作品中,精神还与反精神的东西相冲突,存在着模仿和建构的冲突;艺术作品在社会生活中天然地无法证明自己的正当性,但是又必须证明自己的正当性,于是,它就只能如此这般。艺术所要把握的非同一的东西类似于康德的“自在之物”,当艺术把握这个不能被把握的“自在之物”的时候,艺术陷入了一种“幻相”;既然艺术所要把握的是非同一的东西,那么这个非同一的东西就无法用概念来说明,当艺术作品用直观形式来呈现这种东西的时候,它就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神秘”的色彩。由于艺术作品具有谜一般的特点,所以解释艺术作品就成为艺术作品的必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贯穿于德勒兹思想始终的差异与重复逻辑的理论分析,为德勒兹的后马克思理论定位提供了基础.德勒兹认为本体论传统中同一性哲学的特征是表象主义的再现,它不是思想的创造,而只是无差异的重复.黑格尔为代表的辩证法理论与同一性本体论的合谋构成了现代思想实现社会控制的内在机制.差异与重复就是试图对时间的观念的重建,为哲学建立起面向未来的创造性观念.差异概念是德勒兹用以对抗同一性哲学的认知思维模式而提出的核心思想,成为当代社会思想寻求逃逸超资本控制的观念方法.  相似文献   

13.
蒉益民 《求是学刊》2006,33(4):27-32
文章介绍了分析哲学中关于同一性的本体论问题的一些解答,特别解释了奎因是怎样从日常生活言谈及科学理论言谈的角度出发得出一种相对同一性的观点的。奎因的工作展示了像同一性这样相对抽象的哲学理论概念如何能够在具体的日常生活及科学实践的语境中得到澄清。在讨论了奎因的非实在论方法在分析的形而上学中的广泛应用之后,作者介绍了麦克道尔对道德投射主义的批判,然后论证麦克道尔的工作可以被用来挑战上述的非实在主义的形而上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同一性”是矛盾学说 ,同时也是整个辩证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它所具有的内涵作出正确的理解、阐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刘怡翔先生的大作《同一论》对它作了新的探讨 ,但在我们看来 ,其基本观点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前期通过此在的领悟代替了思(知觉)的意义,并使用"领悟"概念实现了对主体哲学的改造;中期则凭借对古希腊哲学中思与存在同一性问题的细致研究,揭示出古希腊哲学是通过将人置于逻各斯之下来构建思与存在之同一性的;在此思想洞察的基础上,海德格尔提出了自己对思与存在同一性的创见,即思与存在的同一性是本有之澄明发出的允诺。同时,海德格尔的思与存在同一性的问题还揭示了当前科学技术危机的内在成因,为人类应对科学技术危机找到了一条现实可行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无产阶级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之后成为马克思理论建构的基本概念,是辩证法运作的中间环节,是创造性的否定。无产阶级作为创造性的否定一方面是经济学概念,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失去财富;另一方面是一个哲学概念,在普遍改变整个自然界的同时使自身抽象化。传统的见解过于强调其经济学维度。通过辩证法运作的方式梳理出马克思早期作品中无产阶级概念在不同文本中的阐释逻辑脉络,呈现出无产阶级概念在马克思话语体系中的逻辑地位与哲学维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巨大改变之后保持马克思思想的批判性所必需的,也是更全面地进入《资本论》语境的必要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为辩证法辨     
曹丽新 《学术交流》2006,3(6):21-24
辩证法常常被误读为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相对立的认识方法,或是一种思维模式或概念体系,或把辩证法等同于客观规律的自然辩证法。要想走出这些误区,就要回归辩证法的源初,探寻其本真涵义。辩证法原初涵义是一种哲学思维方法,它是以人的存在方式为依托的理论结晶,是能动的和创造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产物,是开放的和不断充实完善的;以追求真理为旨趣的理论方法,是历史的和革命的。辩证法作为人的存在状态的本体论反映,它将为现代人把握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一种符合人的本性的认识方式和实践自由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巴门尼德的箴言"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是最古老的哲学命题之一.该箴言提出了思想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从巴门尼德到海德格尔,都对这个同一性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黑格尔以前的哲学史上,就同一性问题而言,亚里士多德和康德是两个关键的节点.亚里士多德从经验出发论证同一性,但最终未能证明这种同一性的普遍必然性.康德把同一性奠基在先天统一性并最终奠基在先验想像力之上,为同一性的普遍必然性给出了先验的内在的根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扬帆远航"自我同一性成长小组为例,探讨小组工作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促进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是获得关于自我的知识和整合感,能对未来发展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小组中,获取自我知识的方法主要有他人回馈、社会比较、社会角色的扮演及自我探索。自我的整合则是通过形象整合和生涯规划来实现。工作者对小组进行了科学的设计,采用六个同一性地位作为评估成员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的标准,小组目标和内容的确定充分考虑成员需求,科学设计小组会期。对小组的评估显示,绝大多数成员的自我同一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否定是一个范围广泛的概念。通常把包含否定词的句子称为否定句,但否定形式不一定表示否定意思,肯定形式亦不一定表示肯定的意思。本文旨在讨论暗含否定结构,即:肯定句中的动词、名词或形容词所表达的一般否定概念;用介词或连词表达一般否定或排除否定;以及短语动词、形容词短语、介词短语或其他短语所表示的否定概念,以期帮助提高英汉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