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邵炳军 《唐都学刊》2006,22(4):95-99
晋襄公元年(前627),姬姓滑国为秦所灭,晋取其故地以为邑;二年(前626),晋大夫先且居、胥臣伐卫而取戚以为邑;三年(前625),先且居又会宋、陈、郑之师伐秦取汪与彭衙以为邑;晋灵公四年(前617),晋人伐秦取少梁以为邑。  相似文献   

2.
罗姝 《社科纵横》2010,25(7):94-97
〈汝坟〉为周南大夫妻在汝水旁砍柴时思念远役丈夫之作,当作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之后.〈芣苢〉为周南妇人采芣苢以相乐之作,〈汉广〉为周南江汉间男子思慕女子而不可得之作,〈麟之趾〉为周南人祝福仁德君子宗族繁盛之作,此三诗当为周平王东迁(前770年)前后所作;其创作年代上限不会早于西周晚期的周幽王之世(前780年-前771年),下限不会晚于春秋初期的周平王之世(前770年-前720年).  相似文献   

3.
“浙江”原是江名,后来演变成为省名。它出现于秦汉以前,初见于战国时纪录成文的《山海经》,次见于西汉的《史记》及东汉的《越绝书》和《吴越春秋》。《山海经·海内东经》载:“浙江出三天子部。”《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上会稽(今绍兴)祭大禹,“至钱唐(今杭州),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越绝书·记地传》:“勾践与吴战于浙江之上。”《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勾践与大夫种范蠡“入臣于吴,群臣皆送至浙江之上,临水祖道,军阵固陵”(固陵后改西陵,即今萧山西兴)。文中提到的浙江即今之钱塘江,尚不是政区的名称。钱塘江古称浙江,据《方舆胜览》说:“浙江,取其曲折以为名。”《大明一统志》又说:“江口有山,居江中,潮水投山,十折而曲,故云浙江。”《读史方舆纪要》引卢肇的话也说:“浙者,折也。取潮水出海屈折倒流也。”三说雷同,都和江道曲折有关,折加水为“浙”,故浙江又有“之江”、“曲江”等别称。  相似文献   

4.
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养其亲?今闻吏廪尚受粥者,或以陈粟,岂称养老之意哉!具为令:有司请令县、道,年八十以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以上,又赐帛,人二疋,絮三斤。……——([西汉]刘恒见《汉书·文帝记》)在云雾缥缈的庐山脚下,烟波浩渺的鄱阳湖畔,气势磅礴的长江岸边,九江民政人挥动如椽巨笔,以“百团大  相似文献   

5.
<正> 早在舜时,殷族先人即为北方一大势力,是即《舜纪》所说之“发”(亳),其中心(契阝)邑在今昌平县东南四十里,殷王武丁屡征土方(即共工穷奇氏部落,居今北京、承德、唐山间)、(口工)方(亦作邛方,无穷氏山戎,居北太行山),封建于北方的诸侯益多,其势力远及松辽、朝鲜半岛。《孟子》说:“纣伐东夷,而殒其身”,《左传》说:“纣为黎之蒐,而东夷叛之”。所谓“东夷”便包括这些邦国。因此,尽管他们都是纣之同宗,也反纣。武王灭纣后,“通道九夷八蛮”檄告鼎革之事,北方以殷族为主的诸侯表示归附。及武王死,管蔡三叔结纣子武庚为乱,淮泗流域殷人,江汉淮南的夏族南氏,汾河流域的尧族唐人等,皆相继叛周,北方的殷人也有“不靖”迹象。  相似文献   

6.
朱罡 《社会》1989,(10)
《天演论·导言十七·善群》说:“世治之最不幸,不在贤者之在下位而不能升,而在不贤者之在上位而无由降。”“不贤者之在上位”何以“无由降”呢?“门第、亲戚、援与、财贿、例故,与夫主治者之不明而自私,之数者皆其沮降之力也。”“譬诸重浊之物,傅(辅佐)以气脬(尿泡)木皮;又如不能游者,挟救生之环,此其所以为浮,而非其物之能溯洄凫没以自举而上也。”“使一日者,取所傅而去之、则本地亲下,必终归于其所。”那么,  相似文献   

7.
封建     
自三代以后,乱天下者无如夷狄矣,遂以为五德珍眚之运。然以余观之,则是废封建之罪也。秦未有天下,夷狄之为患于中国也,不过侵盗而已,至甚者杀幽王于骊山,奔襄王于汜邑。然幽王之祸,申侯召之;襄王之祸,子带为内应,其时之戎狄皆役属于申侯、子带,非自能为主者也。及秦灭六国,然后竭天下之力以筑长城,徒徒谪戍以充之。于是天下不胜其苦,起而亡泰。世皆曰:“秦之天下已安已治矣,其为此者非也”。不知秦不并力于胡,即秦不以胜、广亡,而胡之所以患秦者当不下于胜、广,彼秦王岂得已而为之乎? 是故汉之天下,非武帝远略破碎其种落,使十世之后不能复振,则怀、愍之祸不在易  相似文献   

8.
海西之名,起于元代。《元史·世祖本纪九》载:至元二十年(1283年),“以女真之地,置海西辽东道”,并置海西辽东道提刑按察司,“按治女真、水达达部”。这是以地域而划分居民的名称,即所谓“居海西等处者为海西女真”(《大明会典·礼部·东北夷》)。  相似文献   

9.
<正> 我们在编绘《北京历史地图集》的过程中,曾遇到过若干疑惑的问题,其主要各条已由侯仁之先生写进地图集的“后记”中,问题之一就是两汉的昌平县故城,到底在今北京昌平县境,还是在今河北省蔚县境? 这个问题出自《水经注》的(氵纍)水篇和温余水篇(今诸本皆作(氵纍)余或湿余,详见本文附论)分别记了两处昌平故城,因而曾使我们对注文所叙感到难解。搞清这个问题,不但可以解决本图集中的存疑之一,又可以澄清另几个有关的学术问题。问题出自《水经注》卷十三、十四。卷十三·(氵纍)水篇,在(氵纍)水(今桑干河、永定河)支流祁夷水(今壶流河)口以西记有昌  相似文献   

10.
兰田为县,恐怕在所有县份中知名度算是最高的。检历史舆图,战国时就有“兰”这名称,即兰田县。在今县治之西,其后东移治于灞水东岸。《史记·楚世家》说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秦楚“战于兰田”,正式见于文献记载,或许这算是最早的。从两汉而后,它一直属雍州京府。现在则属西安市。西安是周秦汉唐国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兰田是它所属京畿近邑。很早以来,就以产玉石著名。荆山虽然出了和氏璧,价值连城,但并不经常;昆山(和田)之玉当然很名贵,但  相似文献   

11.
阿吉是贾平凹的同名中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其性格特征与鲁迅笔下的阿Q颇多相似之处,可以说是一个阿Q式的人物.贾平凹创造这个人物时,正是想把他作为一个新世纪的阿Q来刻画的.但是,阿吉毕竟与阿Q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这体现了两位不同时代的作家对时代、社会和人生等思考的侧重点不同.另外,在形象刻画方法上,两位作家也有他们的同与异.  相似文献   

12.
张江华 《社会》2022,42(3):1-30
本文以广西柳州著名的“计氏豢龙传”故事的演化为线索,讨论了明清以来一个居于“内地边疆”地区的家族之变迁。通过正史、地方志、碑刻、族谱等各类史料,梳理出柳州计氏家族通过科举从一个地方土司家族上升为书香门第,在遭遇危机时编制家族叙事与再造风水以重振家声,最终生成一个多民族宗族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王朝国家缔造的地方社会空间为家族与宗族这类社会主体提供了能动性的活动场域,而宗族所推动的社会各阶层和族群间的沟通与互动又促进了“内地边疆”地区纳入国家体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timing of the introduction of four major social security programmes — work accident insurance, sickness benefits, pensions, and family allowances — in 43 African countries. Further, it explores whether legislative structure, dominant religion or the colonial past of the country is of importance when we control for year of independence, prosperity, degree of democracy, government stability,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size and ethnic homogeneity of the population. On the basis of Cox hazard rate modelling it is concluded that industrialized, homogeneous and rather populous countries that were under French rule tend to be pioneers in African social security legislation.  相似文献   

14.
吴智勇 《唐都学刊》2011,27(4):119-121
史书对唐代北宗禅高僧普寂晚年居住地和籍贯,有不同记载。据李邕《大照禅师塔铭》和《资治通鉴》《旧唐书》《元和姓纂》等史料考证:(1)普寂晚年居住洛阳,并卒于此;(2)长乐信都是普寂俗家郡望,蒲州河东是其旧居地。在对普寂晚年驻锡之所的考证中,可以发现,唐代洛阳有兴唐寺。  相似文献   

15.
The second year of life is a period of developmental change and instability in empathic expressions. In this study, we identify specific developmental patterns of global empathy during the second year and investigate maternal style, family environment, and temperamental factors as moderator influences on these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The sample consists of 158 children selected from twin pairs whose empathic development had been previously studied at 14 and 20 months of age. Planned comparisons within specific groups (initially high, mid-range, or low empathy) test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ldren who changed versus those who remained stable. Maternal style, family climate, and child temperament variable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iated children among different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Child gender was an additional moderator of family influences on development among those children whose empathic responses were initially low.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e importance of distinguishing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based on where in the range of behaviors development is tracked.  相似文献   

16.
姜相志 《学术交流》2004,(12):172-174
《学记》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一篇教育专论,是古代教育理论的精华,也是世界教育思想的瑰宝。对于它的学习与研究,理论界更多的是关注其传授知识的层面,而对其给以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影响的层面却少有探究。其实,《学记》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制度体系、方式方法、基本规律及教师的职责与素质,它对于我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今天的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巍 《学术交流》2004,(6):114-117
领导测评是核心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领导者行为素质并非抽象的内在因素,其综合表现必然外化为领导实力的变化,通过领导个体实力的动态变化可以度量出行为素质产生的相对综合效果,既反映了行为素质的宏观差异情况,又可以反映微观层面的情况。在以往静态测评的基础上,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构建领导者行为素质动态测评体系,可以消除客观基础条件优劣的影响,真实地反映领导者行为素质差异的总体情况以便于测评对象找出差距,促进领导者综合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刘仲华 《唐都学刊》2006,22(6):110-115
雷学淇作为清代嘉道时期的学者,由于其宦迹不显,著述流传不广,学术成就一直淹没不闻。但他在清代学术研究史上第一次辑录、校订古本《竹书纪年》,并极力为其正名,肯定其史料价值足以弥补《史记》等书关于三代古史记载的缺陷。雷学淇治学态度严谨,且颇具怀疑精神,是清代嘉道时期一位值得重视、其学术研究成果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重要学者。  相似文献   

19.
许宗鲁为明代关中学者刘玑撰写的墓志,是刘玑研究的重要资料。以往少有人关注此墓志,有必要以其为基础,结合明清史志、文集资料,全面梳理刘玑的生平履历,尤其是通过对刘玑师从关学学者李锦以及撰著《正蒙会稿》等史实的考订,使刘玑的关学学者身份得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