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在大中城市不断出现某些产权经纪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利用投资人不了解原始股背后的企业和不懂相关金融、法律知识,以及利用市场缺乏相应的法律和监管,打着公司原始股将在海外上市、NASDAQ上市等幌子疯狂圈钱,上当的投资者之多、损失之惨重,令人触目惊心。对于此等骗钱伎俩,广大中小投资者又该如何警醒呢?  相似文献   

2.
《中外书摘》2006,(3):4-9
2005年11月15日,邓中翰创建并率领中国芯片设计公司中星微电子首次成功将“星光中国芯”全面打入国际市场,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这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首家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IT企业在美国上市,是中国企业在2005年原始创新、发展核心技术、走向世界的标志性动作。  相似文献   

3.
目前,以信息工业为主的新兴产业正在世界突飞猛进,迅速发展.有人把它称为"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有的又称为"新的产业革命"或"第三次浪潮",也有的称之为"信息革命"或"第三次科技革命".其代表作有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美国学者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美国学者科图拉克的《科学和工业界期待第四次工业革命》等.  相似文献   

4.
三次国学浪潮的掀起 20世纪以来,中国先后兴起了三次国学浪潮。 第一次可称为国粹主义浪潮,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前的晚清时期,借引日本“国学”话语,以反满革命为目的,以复兴古学为旗帜,以“国粹”凝聚“国魂”,激励“种姓”,提升“国德”,增进“爱国的热肠”,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国粹学报》(1905~1911年)为其主要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5.
詹轩 《公关世界》2008,(11):62-62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在欧美国家经济降温冲击企业出口、银根紧缩及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一次前所未有的企业裁员浪潮已经波及到国内的地产、汽车、金融、证券、印刷、电力、石化等众多行业,一时间各行各业人心惶惶,企业内部人人自危。  相似文献   

6.
《职业》2013,(13):9-9
2005年,施正荣在纽交所敲响了尚德电力的上市钟声,这足第一家在美国主板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施正荣本人则在次年被评为中国首富,如日中天;8年后的今天,尚德股份被评级为0,上市主体无锡尚德宣告破产重整,  相似文献   

7.
刚到美国的时候,美国的股市牛气冲天,象甲骨文(oracle)和雅虎(Yahoo)半年股价就增加了三倍。这么好的发财机会,谁不争先恐后?自己虽然家底薄,但也不能把积蓄放在花旗银行里拿那么点可怜的利息,于是我把一万美元毅然投入股市。也许是上天的照顾,我申购的一只在NASDAQ发行的新股居然中签了。我以每股10美元的价格买入了1000股,这只新股一上市就涨到了15美元左右。  相似文献   

8.
美国政府不能不羡慕中国:在胡锦涛访美期间以及随之而来的几个星期里,中国在美国打造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广告片。纽约时代广场上每四分钟滚动播放一次的广告片,列出了中国各个方面的名人,  相似文献   

9.
巨浪淘沙,有多少弄潮儿趴在沙滩上;狂风过后,有多少绿叶还能站立枝头!本刊先后刊出的《中国网络首富的“秘笈”》(2001年第二期)、《从小护士到总经理》(2001年第四期)、《他们凭什么赚钱》(2002年第一期)等文中涉及的精英们,时下的状况又如何呢? 正当人们为中国IT是冬天还是春天而争论不休时,2002年11月初,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三大门户网站纷纷报出赢利,在香港上市的联想公司也捧出了半年盈利5亿多港元的财务报告。在争论与事实之间寻找理性,人们开始重新关注以中国IT第一代CEO为代表的一批标志性人物,使得他们的起伏与波动在今天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叫"第三次浪潮"和"第四次产业革命"?去年十月,赵紫阳总理针对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正广为谈论的"第三次浪潮"和"第四次产业革命"发表了八点重要意见,提出了要注意研究世界新的产业革命和我国的对策问题.特别是他关于"新的产业革命"对中国"既是一个机会,又是一个挑战"的讲话,已经引起国内各界的高度重视,科技界、经济理论界更是反应强烈.有人评论我国奋起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