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多语言本体构建及其在跨语言信息检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语言本体是本体在不同语种中的具体表示形式,是实现跨语言信息检索的一个重要工具;其关键特征是,不同语种的本体库对应的概念内涵是一致的。用于跨语言信息检索的多语言本体,由于引入了跨语言同义词规范,因而使不同语种的概念之间能够相互对照,并将检索提问式与文献的匹配提升到语义层面,从而消除了不同语言的转换带来的歧异性。  相似文献   

2.
跨语言检索是为了满足网络资源语种多样性,克服用户掌握语言差异性所带来的检索语言障碍。全球化信息结构引发了对跨语言信息检索的迫切需要。当前跨语言检索在分类与语言学资源等方面尚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语言转用和语言保持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少数族群的语言与国家政治之间存在多种多样的关系 ,与之相适应的语言政策也各不相同。语言保持是立足于族群集团立场的一种语言政策。保持少数族群语言的关键是抑制第二语言使用范围的扩大 ,排除第二语言对母语语言系统的影响。国家语言保持政策的重点是提高少数族群语言的地位和威望 ,并使之深入每个国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选择反映着语言使用者的文化及思想意识。英语作为一个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讲的语种 ,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语言上的性别歧视。本文通过构词、词汇、语义等方面对性别歧视现象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建设视阈下语言规划之语言能力与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语言能力挑战。应对挑战,语言规划先行势在必行。"一带一路"语言规划应着眼于国家大局,从语言语种及功能、语言安全、语言传播等方面入手,在"一带一路"沿线广阔的国际空间展开语言能力的规划与建设。语言规划之价值在于语言服务。目前"一带一路"语言服务主要体现在语言人才服务、文明互鉴、文化融通、语言社会应用服务、语言产品及国际军事安全语言服务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我国语言生态危机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语言生态观把语言多样性与生物文化多样性的相关性作为基本的理论原则.语言生态的平衡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语言生态危机表现在:语种的灭绝与濒危,双语区语言的单极化,局部地区语言(方言)岛的同化与消亡,弱势语言结构整合力的衰变,母语权受到抑制,等等.保护语言生态,应重视语言生态的调查与评估,加强民族母语教育和语言规划,尊重弱势族群的各项权利,维护其自然环境与社会结构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通用“、语种应用能力考试前身为上海市“紧缺人才”小语种项目考试,是为了满足市场对小语种人才日益激增的需求而在国内最早推出的专业小语种水平等级考试。该考试涉及德、法、西、日、意、葡、俄、阿、韩九个语种,每种语言设有初、中、高三个级别。着重考核考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论语言维护     
文化和语言是紧密相联的,当语言消亡的时候,它所承载的文化也会随之消失。因此,我们应当努力保护世界濒危语种和文化,使其在世界语言和文化的百花园中继续绽放。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已连续六年开展语言监测工作,每年通过《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下编)》发布调查报告与监测数据。语言监测项目较为全面丰富,涉及多个语种、多种领域、多类媒体,关注多项反映语言动态变化的词汇类别。语言监测工作能够客观反映语言生活实态,较为有效地开发利用语言资源,积极引导语言文字舆情。我国语言监测的特点体现在运作模式具有独创性,紧密结合社会热点,不断改进监测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是我国拥有少数民族的直辖市,辖区内有五个土家族、苗族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由于历史、经济等原因,土家语、苗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在逐渐消失。其中,土家语已处于濒危状态。目前,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还有部分人会说土家语。2015年,课题组对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酬镇、酉水河镇、可大乡三个土家语者聚居区进行田野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 文件中制定的指标对土家语的语言活力进行分析,对这一重庆市濒危语言的语言活力等级进行共时性评估。  相似文献   

11.
语言消亡与保护语言多样性问题的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的消亡现象突出地反映了当今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发展不平衡的态势。由于强势语言不断扩散 ,在外部环境上给少数民族语言造成很大的压力 ,使大批少数民族语言成为濒危语言。同时 ,人们对语言消亡现象的看法不同 ,态度各异。但不可否认的是 ,语言的消亡是人类文化不可弥补的损失。应保护语言的多样性 ,抢救与记录濒危少数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12.
语言权利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在各国宪法或专项语言法中的表述各不相同。就母语的使用和发展而言,这一权利对于少数民族意义重大。语言权利可以从反向意义上获得证明和肯定,其相反概念是语言歧视、语言同化。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禁止对少数语言使用者的歧视,并倡导文化宽容,但较少有国家采取积极的促进和支持措施。在公共语言使用方面如何实现统一的多元,是众多国家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语言辞书编纂出版概况的基础上,总结少数民族语言辞书的历史作用和价值,主要包括推广和规范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推动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解读构拟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重要资料等。  相似文献   

14.
在云南,汉语和少数民族语之间,少数民族语和少数民族语之间,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在词汇层面除了借贷和底层化之外,尚有一种方式,即在词汇的较深层面上趋同而在语音层面仍用本民族固有的成分。发生这种影响时,语言间地域上的相同或邻接似乎是一个重要条件,语言影响的方向也并不限于强势语言对弱势语言,有时源流关系颇难辨认。  相似文献   

15.
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比较、不同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比较是汉藏语类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20年来汉藏语系语言类型学研究的经验主要是:必须区分亲属型语言比较和非亲属型语言比较;亲属语言的类型学比较必须区分语言现象的同源关系和非同源关系;必须重视系统参照;必须谨慎判定语言接触现象。语言类型学研究存在对汉藏语系语言事实重视不够的弱点,导致所提取的有些类型学规则不能概括汉藏语的语言事实。汉藏语系语言中的量词问题、韵律问题、声调问题、语音和谐问题、多义分合问题等,都是未被认识、有待开垦的领域,汉藏语的类型学研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有声语档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有声语档是抢救和保护国家语言资源的当务之急。语档建设的目的在于满足语言族群保持和恢复语言的愿望和要求,适应社会对语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需求。语档建设应遵循大众化原则、全面性原则、标准化原则、以话语为中心的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当前,应就语档语料的构成,有声语料的转写、翻译和标注,语档体系框架和元数据,语档产品及质量等等问题进行研究,并拟定相应规范和标准。此外,应充分关注濒危语言族群对语档资源的知识产权诉求。  相似文献   

17.
冲突理论对中国少数民族大学外语教育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对于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少数民族在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过程中和在引进发展经济对外合作项目中,外语无疑会成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但是由于存在文化冲突、心理冲突和语言冲突等因素,目前的少数民族人才的外语水平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差距很大。因此引用社会学理论结构中的冲突理论来研究和分析中国少数民族大学外语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采取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开展跨文化课的教育,提高少数民族院校外语教师的教育观念以及加大对少数民族院校外语教学的投资力度等措施来提高少数民族人才的外语水平。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语言服务是我国语言服务整体中的一部分。我国少数民族语文在我国"多元一体"的语言生活中处于"多元"这一极,决定了少数民族的语言服务具有自己的特殊内容。文章论述了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服务的主要类型、少数民族语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面向少数民族的语言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交际日益频繁。人类交际带来语言接触;语言接触加剧了语言竞争,导致语言霸权与语言濒危。语言的本质、社会价值和语言态度促使语言权利的产生,语言权利促使语言维护。国际社会濒危语言维护的措施与经验对中国汉语国际传播及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语言类型学经过几代语言学家的不断努力,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显学.对语言类型的研究,既有不同语系、语族、语支语言之间的对比研究,也有同一语系、语族、语支内部语言的不同方面的对比研究.通过语言之间的比较研究,可以使模糊的、未确定的语言现象清楚明晰,使某些语言特点更为突出;可以更好地考察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揭示语言演变的内在机制,从而为更好地了解少数民族语言的特点、为研究汉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