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几年来,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已逐步被高校各级党政领导所重视,初步提到重要的义事日程上来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不少有关问题仍需作进一步探讨。一、从深层认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选  相似文献   

2.
葛辛 《中华魂》2013,(7):19-21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但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包括文化艺术生活在内等多种形式——这是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阐明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本文结合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开头就说:“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59页)由于认识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所以毛泽东同志把它的论述认识论的著作,干脆叫《实践论》。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大特点,一是阶级性,二是实践性。毛泽东同志在总结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时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实践论》)  相似文献   

4.
《在延安文艺座讲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前,毛泽东同志在写作《实践论》的时候,就已经把文艺创作实践活动视为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毛泽东同志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是人类认识的主要来源。但是,人类的社会实践绝不仅仅是生产活动这一主要形式,人类社会实践除了生产活动之外“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这“多种其他的形式”,就包括“阶级斗争,政治斗争,科学和艺术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实践论》发表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关于它的理论意义,国内外理论界都给予了全面充分的肯定,而在其现实意义的论述上,过去的理论界也从当时的历史实际出发,作过深刻的思考。今天,我们再来看这篇著作,对它的现实意义会有更新的认识。一、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系统、全面地阐明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深刻论述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的辩证过程等一系列问题,科学地说明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毛泽东指出…  相似文献   

6.
(一)《实践论》、《矛盾论》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实践论》、《矛盾论》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阐明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许多重大问题,论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具体历史的统一思想。《实践论》是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重要著作。它所发挥的是以实践观点为第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是在同主观主义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它是民主革命时  相似文献   

7.
结合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依据症候阅读”重读毛泽东《实践论》,能够发现《实践论》中隐含的深层结构涵义,即《实践论》所论述的实践其本质上是创新实践,只有创新实践才能有力地推动认识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践论》中的深刻思想意蕴需要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实际不断挖掘和提升。中国改革开放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实践和实践创新过程,我们应当深入发掘《实践论》中的深刻内涵,把握实践的创新本质属性,以创新实践不断推动社会向前迈进,谱写中国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论。  相似文献   

8.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部哲学理论著作,它同马克思主义的同类著作有其共同点,论述和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时唯物主义反映论原理。但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其最突出的是这篇论文的立论和出发点。毛泽东的《实践论》把认识论的内容作了系统的阐述和论证,并且用副题作了注释性的说明:是讲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即知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课缺乏实效性和趣味性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毛泽东《实践论》为立足点,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课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观点。从实践中来,教师要把理论教学融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之中,并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加深对已有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印证,从而达到“信”理论的目的;要采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及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到实践中去,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典之作。《实践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为中国共产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深入发掘《实践论》的理论价值,有助于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有助于全面认识我国社会发展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有助于深刻领会坚持“四个伟大”实践的新要求,有助于贯彻落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任务新方略,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作为哲学家的毛泽东的著作中,始终如一地贯穿着他的哲学思想和时代的哲学精神,《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也不例外。可以说,《讲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文艺表现。 1.《讲话》体现了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了解革命的、批判的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了解认识对于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毛泽东选集》第2版,人民出版社,第1卷第282页)。因此,形而上学反映论不懂得社会实践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不懂得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从而不懂得反映过程就是能动的过程。毛泽东把自己的主要认识论著作题为《实践论》,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同教条主义的斗争中,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并把自己的认识论著作称作《实践论》.在这篇论著中,论证了知和行的关系即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他把实践性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并强调指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他抓住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特征,从以下几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实践统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一再教导我们,一切科学理论、真实知识都是从实践中产生的。他指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高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实践论》--以下凡引自《实践论》的引文都不注明原书页数)形式逻辑这门科学,是“关于认识的学说”,它和实践更有密切的关系。然而,近代资产阶级各种哲学流派,利用逻辑学的抽象性质,把逻辑形式说成不是人们长期实践活动的成果,而是一种脱离现实,脱离经验,脱离客观真理的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实践论》紧紧抓住主观和客观这一认识过程中的基本矛盾,以认识论与唯物主观高度统一为理论前提和逻辑起点,展开地论述了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这一结构的逻辑起点明确.逻辑中介新颖,逻辑终点科学,从而不仅在理论观点上有诸多的发展和创新,而且以其独有的逻辑特色,显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同于旧哲学认识论的根本之点。认真解读《实践论》的逻辑结构.有助于对它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5.
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所创立的新唯物主义,这一指称表明实践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本体论意义,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实践论》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实践的总结。主要探讨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作用。实践概念在实践唯物主义与《实践论》这两种语境下存在一致之处,但在范围、功能、地位上也有明显差别。理解《实践论》中的“实践”必须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第一次把认识过程概括为两个飞跃的理论,即从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革命实践这样一个辫证认识运动的理论。毛泽东同志关于认识过程第一个飞跃的论述,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内容,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实践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周文彬,林翠英《实践论》这一光辉著作发表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实践论》所阐述的基本原理经受了历史考验,到现在仍然充满着巨大的生命力。它有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  相似文献   

18.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不仅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和研究中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提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中的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观点,阐明了这两个阶段之间的辩证关系。国内哲学界长期以来都是按照《实践论》的观点来阐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其间一度出现过把两个阶段截然分开,忽视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倾向,近年来则逐渐注意到了这两阶段之间的相互渗透。另一方面,国外从苏联著名哲学家柯普宁为代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重要著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笔者认为,这一理论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围绕这一观点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的主题,就是要解决“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问题。他在详细地分析认识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得出这样一个明确的结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卷272页)我们认为,这个结论是对《实践论》基本思想的高度概括,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它以自己的独特的形式,唯物而又辩证地解决了哲学的根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