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月”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意象.禅宗兴起之后,禅学与诗学相互渗透而走向一体化,诗歌由于禅宗而多了一些哲理的情趣和禅悟的启迪,禅宗由于诗歌也多了一些情感的韵味和审美的情怀.月意象在诗禅文化的融合过程中,营造出了一种新的禅境与诗境.禅宗可以借月喻指禅宗的佛性、佛身和圆通之境,月意象在禅诗中可以借助佛理玄机的诗意表达增强诗的审美意蕴,禅宗思想的美学精神深化了咏月诗的情感内涵.月意象在诗境与禅境的相互交融中达到了物我同一的审美观照,为中国古典文化增添了新的神韵.  相似文献   

2.
文人禅诗具有宗教(禅)和文学(诗)二重性,是文人在创作中融入禅悟思维,以对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为基础而形诸诗作,浸透着浓郁、强烈的禅学意蕴,具有一定的禅机、禅趣和禅意,渗透着淳淳禅韵和禅味。通过对禅宗心性论要旨的论析,可以发现:心在文人禅诗中主要体现出禅心、尘心和猿心三种内型,并且与文人形成互动,最终对唐诗创作手法、内容和意蕴的发展起到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3.
茶与宋代文人生活密切相关,被赋予人文意味而成为宋人诗作中的书写主题。黄庭坚咏茶诗,于日常生活中体味禅智理趣,借禅学语汇呈现品茶体验和工夫境界。其咏茶诗创作借鉴禅宗机锋棒喝、截断众流的授教特点,具体体现在语言文字层的使事用典、意识形态层的理性体悟和实践行动层的心性修养等方面。以茶文化为媒介解析黄庭坚深厚的禅学修养,有助于对宋代茶禅一味的历史内蕴探赜索隐,进一步把握文人的禅悦倾向对宋诗风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宋代特定历史条件下 ,以理学为核心的宋学一方面以儒学为本 ,另一方面又广泛汲纳道、释、玄学思想特别是佛教禅宗哲学 ,以构建“新儒学”体系。比之儒家思想促成道德教化与道家思想促成自然情趣的文学规范 ,禅学显然更具有艺术性实质 ,而比较各种文体 ,诗又显然是最具禅意的文学 ,宋代诗学由此形成以禅论诗的观念。宋代理学对禅学的含容利用与以禅论诗的宋诗观念的形成 ,其间有着互为影响的作用。首先 ,诗、禅关系促使儒、释文化渊源相交织 ;其次 ,诗人构思、儒者求道、僧徒参禅三者在最高境界上的相似 ,促使文人在不同的领域中形成方法的通用 ;再者 ,在宋代诗学建构中 ,除诗人言理习禅与理学家以诗禅言理之外 ,诗学理论的空前繁荣则构成更为重要的因素 ,而宋代诗论往往正是理学与禅学、理学与诗学、禅学与诗学交相融汇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唐代佛教与诗歌有新的融合 ,诗作中多涉禅语、用禅典、示禅机 ,以禅入诗进而以禅喻诗 ,禅之内涵可以开拓诗境 ,增补诗歌内涵与理论。文章试从诗与禅宗融通的基础、禅宗对唐诗融通与开拓的实践、禅宗对唐诗理论之开拓等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宋代文字禅出发对诗禅关系作番考察,文字禅的形成可看作诗歌艺术对禅宗渗透影响的结果,禅宗内部亦形成了独特的禅家诗论。由此立论,诗禅关系并非时人所论为禅对诗的单向渗透,而是一种双向渗透,这种互渗有其本体论、自然观及表现论方面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在现存400余首王维的诗歌中,被禅宗文献征引与运用的超过40首,这可以视为王维诗歌禅林接受的特殊形态。禅宗僧人将王维诗歌运用到佛经解说、公案颂古、上堂说法和诗文创作等场合,有着辅助佛禅理念解读、充当全新禅学文本和用于审美体验抒发的目的,同时,也为王维诗歌带来了新的阐释空间与传播形态。这种“引诗证禅”现象与僧人所编诗选、僧人所撰诗话和僧人所作诗歌共同构成了集“选-评-作-用”于一体的“禅林唐诗学”研究体系,能够进一步深化当前对于唐诗学史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8.
禅宗是佛教的中国化,它是一种中国式的精神哲学.它注重主体的内心,以"心"为本体,强调人的心灵的自由和重视人的灵魂解脱.唐宋文人与禅之间有着不解之缘,经过禅学的濡染,形成了特定的主导审美心态闲、幽、静.它们蕴含着禅学思想的精粹,又常常流露于、浸透于唐宋文人的诗歌创作领域之中.  相似文献   

9.
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了唐代,已经达到了其鼎盛时期,有了自己独立的体系,出现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四大宗派.唐代也是我国诗歌发展的辉煌期,许多诗人的诗作中都渗透着禅学思想.王维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歌与禅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就从禅理、禅典、禅趣 三个方面来论述王维诗歌中的禅学.  相似文献   

10.
禅学,是印度佛学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同化与改造而演变成的中国化佛学。它对中国古代诗歌和古代诗论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中国诗学史上,形成了一种诗禅相通的奇特现象。早在40年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就已提出,要考察这种奇特现象,要研究诗禅关系,才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诗学及中国艺术精神。然而,从50年代到70年代,诗禅关系研究一直很薄弱。近几年来,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诗禅关系研究,已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课题,而且已发表了一些论此课题的文章;不少文化史丛书中,也有论此课题的篇章。但全面研究诗禅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王阳明在建立心学思想时,吸收和利用了佛禅。不仅如此,其诗歌创作也体现出这个特点,纵览阳明的诗歌,不难发现其融汇诗、禅的努力。从禅宗美学境界上看,触目菩提的现量境、饥参困眠的日常境在阳明的诗歌中比比皆是。相较而言,阳明诗句出现量境最多,这与阳明对山林生活的热爱有关。其次,具有日常境的诗句也较多,这是阳明随处皆真、随缘任运的禅学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惠能佛性论思想初探徐绍刚(郑州450052)惠能(638-713)发起的禅宗运动是我国佛教史、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的革新。惠能之前,尽属禅学;惠能之后,始有禅宗。禅学与禅宗的分水岭,就在于惠能佛性论思想的创立。“禅”,又译“禅那”,是梵文Dhyana的...  相似文献   

13.
禅诗英译是中国禅宗文化和诗歌文化"走出去"的主要路径之一.禅诗英译的主要目标是要实现禅诗中所包含的禅理和禅意在英语和英语文化中的再现.禅诗英译的方法主要有:以动喻静的转化法、添加注释的厚译法、视觉化译法、陌生化译法、改译法、词语活用法以及创造译法等.  相似文献   

14.
理事圆融是以《华严经》为主的佛教哲学之精髓 ,也是甚深微妙的禅悟之境。禅宗诗歌以生动丰富的喻象 ,表达了对理事圆融的体证 ,呈显出理事圆融互摄 ,即物明真 ,触目菩提的美感特质 ,为中国诗歌拓展出一个崭新的境域。透视禅诗理事圆融境的佛心禅韵诗情 ,对建构 2 1世纪中国禅诗研究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受禅学思想的影响,"诗佛"王维的诗歌因其独特的艺术境界和审美情趣著称.因此,翻译王维诗的过程应是解读禅、禅境及着力再现诗意禅境的过程.译者要充分地将禅学思想和诗歌意境紧密地结合起来,切思巧译,力图达到准确传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垮掉一代”禅之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垮掉一代"借助东方哲学尤其是禅宗思索改革社会的良方。从习禅、写禅、化禅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看到禅宗在"垮掉一代"中的全面渗透。"垮掉一代"身体力行地进行禅宗实践,如打坐、沉思、去寺院研习禅经、开设禅堂,甚至担任禅寺住持,不仅将禅理应用于日常生活,而且以禅入诗,在诗歌中大量使用禅典,将禅宗思想融入诗歌创作,提倡强调直觉的具有禅宗美学特质的自发式写作。虽然"垮掉一代"深受禅宗思想影响,但并非生搬硬套,而是深深打上了美国本土烙印,形成独具美国特色的"垮掉禅"。  相似文献   

17.
禅宗美学是佛教禅宗影响下产生和发展的美学思想.以中唐柳宗元为代表的山水散文、诗的创作,正是禅宗美学影响于文人创作的产物.禅的定慧双修确立了柳宗元山水散文、诗的禅悦境界,突出了柳宗元啸傲山林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8.
禅文化在中国经历了禅学与禅宗两个发展阶段:道安在湖北襄阳注疏禅籍,深刻影响了早期禅学的发展方向,慧远把念佛与禅修结合开启了印度禅学中国化的序幕;道信与弘忍在黄梅开创的“东山法门”,是禅宗创立的标志.自弘忍之后,禅宗分为南、北二宗,其宗门渊源及领袖皆出自“东山法门”.如今以四祖寺、五祖寺为核心的黄冈地区佛教丛林,以弘扬“人间佛教”、实践“生活禅”理念为己任,继承发挥地域文化传统优势,形成鄂东禅宗文化圈.湖北不愧为中国禅文化的策源地、禅宗的发祥地、禅学领袖及禅宗祖师的摇篮.  相似文献   

19.
禅学,是印度佛学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同化与改造而演变成的中国化佛学。它对中国古代诗歌和古代诗论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中国诗学史上,形成了一种诗禅相通的奇特现象。早在40年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就已提出,要考察这种奇特现象,要研究诗禅关系,才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诗学及中国艺术精神。然而,从50年代到70年代,诗禅关系研究一直很薄弱。近几年来,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诗禅关系研究,已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课题,而且已发表了一些论此课题的文章;不少文化史丛书中,也有论此课题的篇章。但全面研究诗禅关系而写成专书的,程亚林同志所著《诗与禅》(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0月出版),还是国内大陆头一本。而我在细细读完它以后,则更感到:此书首次采取比较文化和文化思想史的  相似文献   

20.
全面考察晚唐著名诗僧齐已及其《白莲集》,揭示在禅宗思想影响下中晚唐诗歌中的独特的诗禅交融的艺术境界。以齐已与《白莲集》为内容,介绍齐已生平梗概及“白莲”意象的精神意义;统计分析《白莲集》,探讨齐已诗风的“清”、“苦”特征;齐已调和诗禅的努力以及《白莲集》独特的审美意象,揭示齐已《白莲集》所体现的诗禅境界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