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徐曦 《现代交际》2010,(6):67-68
陈师曾是20世纪中国绘画及理论研究的名家,其艺术主张对中国绘画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尤其是对文人画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继承和发扬民族美学的精神及绘画史论的建树、美术创新的探索、美术教育的提倡、团结新老画家、筹建画社画会、开展中外美术交流等方面,其贡献更是不可磨灭的。其中很多见解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在研究中国画如何创新等问题上,仍有借鉴和学习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析我国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中学美术教育尚存在着诸多问题。归结到底是各个层面对美术教育的偏见和不够重视所致;是美术教育观念落后所致;是美术教育者素质不高所致,而这恰恰是影响和阻碍我国中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有必要再次重申美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性;有必要再次重申教育观念的变革和美术教育者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美术具有培养人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能引导学生参与到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中,它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加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促使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时期他们学习美术具有开发智力,提高他们审美能力和想象力的作用。可是在我国许多地方这一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并没有得到重视.教学设施比较落后,设备不齐全,教师素质比较差等等因素。本篇论文就是通过对小学美术教育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认为的出现在小学教育中的一些常见的问题以及阻滞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因素和对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高校美术教育是国家美术教育的基础,它既关系到美术人才的更迭,又关系到美术启蒙教育的师资投入。本文主要是对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盲目扩招,整体素质不全等弊端提出对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以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优化美术教学模式,促进高校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作为基础教育一部分的美术教育,其发展需要信息技术的加入.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渗透是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远程教育下发展美术教育、美术教育的理论提升信息素养是实现渗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美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美术教育在少儿的品德培养、智力开发、审美情感的陶冶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功能。有材料证明,美术创造教育对儿童一生的道德情操的培养起着极大的影响,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起着显著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教学中相关学科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美术教育作为高等学校非专业学生非必修课程,是高校中很多学生接触美术课程的唯一途径。近些年我国高等学校的美术教育逐渐出现趋同化现象,很多高等学校的美术课程教育也逐渐开始引入本土的民间美术,这对美术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这种本土化的民间艺术不但可以有效改善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中有关民族成分的缺失,同时还能够促进美术教学改革,对地方美术发展的以及传承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族民间美术教学是高校美术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而我国美术教育水平的高低都是通过其教学质量的优劣反映出来的,所以,必须对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予以充分的认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与民族民间美术的群众性、地域性以及历史文化性等特点紧密结合在一起,积极探索创新出更加适合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才能促进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议美术教育     
美术是以人文素养为核心内涵的艺术教育活动。中华民族是一个以美性、绘画性文化为特征的伟大民族,中国美术教育必须在充分发掘自身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构建起独立的艺术学学科体系。然而在兴旺发展的背后却隐含着种种忧患,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在于部分美术教育者对美术教育的目标和精神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认识,严重阻碍了美术专业的健康发展。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该在教学上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0.
孙姝雅 《职业》2017,(14):81-82
职教的美术课堂比较特殊.首先,美术课不是专业课,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其次,学生群体美术基础薄弱,很多学生对于优秀的美术作品和绘画方法不了解或者了解甚少.因此,本文提出,教师要以兴趣为突破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美术并不难,而且是愉快的."兴趣、发现、合作、创新"型美术教育,是从教育观念、模式、形式和目的出发,将创新学习的方法与美术教育的规律结合并应用于美术教学实践中,开发创造力,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形成适应时代发展与需要的新型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张鹏 《公关世界》2016,(24):111-115
郎绍君先生《论现代中国美术》一书中论及徐悲鸿的古代题材人物画时谈道:
  借古典故事、英雄人物以表达某种理想或见解,又出自哪里呢?传统绘画虽也有这种先例,但毕竟不太多。旅居美国的谢里法认为,徐悲鸿的这种古典理想倾向是受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新日本美术的启示。自明治以后,日本美术接受西方绘画潮流的影响,出现了以横山大观、下村观山、菱田春草、藤岛武二、中村不折、青木繁等为代表的“以东方文化为背景的历史画”。  相似文献   

12.
朱瑞锋 《现代交际》2011,(6):135-136
学校美术教育对于青少年的人格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美术教育既具有教育的一般功能,又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学生通过参与美术创作学习活动与美术鉴赏学习活动所产生的各种体验及由此产生的成就感、自信心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中学美术教育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健全人格的中学生。首先我们要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认知、审美情感、民族人文精神和民族传统美德的思想道德品质。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应该以广大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优良的精神文化世界。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美术教育理念基础,达到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完美结合,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美术教育中的教学效果,最终实现中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教育中,美术教育过于强调学科为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把学生置于被支配的地位,扼杀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教育中,美术教育过于强调学科为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把学生置于被支配的地位,扼杀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民间美术作品极其丰富,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特点。民间美术是美术教育中最能体现民族情感、民族精神的部分,它突出地表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其积极健康的思想和境界,也越影响和规范着人们的道德和行为。对民间美术的认识与探究,有利于学生们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7.
美术的大众化是20世纪世界艺术的总体趋势,在我国美术大众化肩负着启蒙与救亡双向任务,同时伴随着以政治的开始和政治的结尾,美术图像的后面反映着中国现代思想史的视觉呈现,到了大众文化波及到我国,美术大众化又以不同方式体现了出来.本文通过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重要的线索梳理了美术大众化在中国的起源、发展、转型,给我们当前的大众文化研究提供学术参照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徐杰 《现代交际》2012,(9):210+209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本身对于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就有着强烈的积极意义,对于设计学院的学生而言,美术更是最为基础的教育,因此美术教学既能够增强学生本身的道德修养和审美素养,同时还能够增强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体的创造性,因此无论是从理论教学还是从实践教学而言,开展美术大课堂教育对于高校学生意义重大。文章首先探讨了美术大课堂教育对于学生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就如何开展美术大课堂教学提出了个人的观点,主要是如何设定课堂教育的目标以及课堂教育的内容,将美术教育成为设计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并且很好地与其他学科进行综合。  相似文献   

19.
在大美术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整合各学科和教育资源,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及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发挥美术教育的优势,通过探究主题美术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尝试、主动构建知识和个性化的学习,使幼儿在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展幼儿个性和审美品质。  相似文献   

20.
徐悲鸿是我国美术史上享誉世界的著名画家,其画法兼具中西方画法之所长,自成一体。徐悲鸿擅长画马,每一副马的作品都是绘画中的精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而且其蕴含的思想性也极为丰富。文中对徐悲鸿的一些重要作品进行了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