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亭梦 《现代妇女》2014,(11):106-107
行政权力与其他权力一样,天然具有扩张性,在运行中一旦偏离设置权力的本来目的,就会出现权力滥用、权力腐败等不良现象,导致政府职能不能履行、行政效率低下、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等后果。因此,政府治理必须法制化、规范化,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对政府的行政权力加以约束。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决定,是加强权力运行体系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充分了解权力清单制度的意义、作用,并结合实际去运用和不断完善,是加强政府法制化治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参考国际透明组织公布的近10年的腐败印象指数,中国的腐败印象指数显示出我国的腐败程度不容乐观,反腐工作的力度还需加强。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间,旧的权力制约机制已经瓦解,新的权力制约机制尚未完善,不受限制的权力很容易导致腐败行为。反腐工作需要抓源头,如果权力得到了有效的制约,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腐败分子腐败的机会成本,可以减少腐败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权力向“官场”逆流 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绩中,我国政府发挥了主导性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政府对资源的高度集中和掌控,促使权力向“官场”的逆流。从现代民主法制的原则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民主化的进程本来应该是逐步扩大基层的民主自治、扩大公民社会的权利。但从实践来看,一方面,  相似文献   

4.
李仕杨 《现代妇女》2014,(12):I0111-I0111
习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深刻阐明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反腐倡康新命题。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对政府而言“法无授权不可为”,与习总书记强调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具有相同的法律意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对权力与制度关系的形象概括,紧紧抓住了遏制腐败的牛鼻子,也是回归权力本质的必然求。另外纯洁性制度建设一直是党的建设的重组成部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内容,也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必保障。那么,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什么样的制度才能把权力关进笼子,在实践中又处理好哪些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相关的关系呢?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深入思考的。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的执政党和政府的廉洁一直是世界上公认的,其廉洁国家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人民行动党及其政府在外的监督和自身的监督,在这样的体制之下,造就了执政党自身的廉洁、绝对的权力没有导致绝对的腐败。新加坡的模式,在一党居优的政党体制中居优典型的意义,同样,在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的执政党,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腐败等一些问题,在这方面新加坡的监督制度对于我国的政党建设具有一定地借鉴性。  相似文献   

6.
"腐败"一词原意指物质的一种化学状态,既事物由原初的纯粹状态而变质和腐败。《汉书·食货志上》云:"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在现代社会中,"腐败"概念一般作为"权力腐败"概念的简称,它特指权力职能的蜕变。人们已经认识到,腐败就像传染病一样,将伴随整个人类社会,要与其长期共存,又要长期博弈。  相似文献   

7.
高校干部腐败案件频发,并具有相对显著的共性特点。导致高校干部腐败案件发生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亦有客观条件的因素。通过加大教育力度、建立制约一把手权力行使机制、强化权力按程序公开透明运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等举措,做好高校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必将有效防范腐败案件的发生,促进高校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监督关口前移即将监督关口前移到权力腐败可能发生之前,前移可能会发生腐败的源头与环节上,将腐败消灭在未发生之前或者萌芽状态。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也在不断增加,纪检监察部门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贯彻党中央的从严治党方针,切实做好监督关口前移工作,将监督意识、监督主体作用、监督对象、监督时序、监督机制、监督教育工作前移,加强对权力运行过程的事前、事中监督,通过有力的监督机制,确保权力监督的有效性,保护好有勤政廉洁意识的领导干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职院校领导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9.
据新华社上海电:最近一些地方发生的世纪腐败"串案"、"窝案"表明,领导干部如果把自己当成个别特殊利益者的代言人,甚至不惜出卖手中职权,形成权力和资本的结盟,必然催生腐败,导致良知的沦丧和公平正义被出卖。例如,有的领导干部在国资重组、土地出让、政府管理的公共资金使用等过程中,为某几个"老板"摇旗呐喊,又  相似文献   

10.
李洪霞 《现代交际》2011,(4):153-154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推进民生建设、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政治的关键问题是政权问题,而权力的腐败是政治文明不可回避的关键所在。防止与克服权力腐败,应重视对权力持有者的道德教育,但其根本立足点却应放在政治文明的以法治权上。惟有以法治权,才能有效地限制可能的权力异化,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洁 《现代妇女》2014,(6):58-59
洛克在《政府论两篇》(第二篇)中,提到了政府特权。在他看来,政府特权的目的是公共福利,政府特权是立法和政治的现实需求。但现今看来,政府特权同样要加以规范,以防止其腐败变质。本文试对洛克的政府特权(主要又以行政自由裁量权为主)进行探析,学者们以立法、行政和内部控制的方式对其加以控制,本文认为除此之外,还应该外设外设专门的常设部门对政府特权加以专门、权威和经常地监督控制,以确保此种权力能更好的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12.
吴玉刚 《现代妇女》2014,(11):123-124
腐败的滋生受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人性的两面性为腐败的产生找到了最好的主观原因注解。人性最大的弱点就是自私自利性,就是好逸恶劳、不劳而获,这是腐败产生的主观第一因。毋庸置疑,无论什么腐败都源于人性中对财物的贪婪攫取,对美色的疯狂追逐和对权力地位的极度迷恋。  相似文献   

13.
媒界刚宣布,胡长清索贿受贿544万元、161万元巨额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成为共和国50年来因经济犯罪判处极刑的最高级别的政府官员,成克杰就不参加人大会议了。以副委员长之尊位,成克杰创下收受贿赂3700万元的记录,相较之下,胡长清是小巫。反腐败的关键在上层,中央不手软百姓对反腐败就有信心。因为,如果正不压邪,邪就会成正,人们的思维就会乱。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出现的权力腐败、行业腐败、社会腐败“三症并发”的现象是改革开放初期不曾有的。“三症并发”说明腐败现象已经在何种程度上深入了我们的社会生活,本刊特刊发下列百姓眼中的腐败,是为引起对社会生活中腐败蔓延的警醒。——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4.
阅读引擎     
《社会学家茶座》2008,(4):F0004-F0004
总体而言.2008年三倍于GDP增速的政府财税收入的增长,并不是件什么好的事情.且其中的负面影响并不小.并且这些负面影响还在不断地暴露。这种政府财税的超高速增长和庞大的政府财政支出的不断增加.不但在某些方面会损害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势头和质量.而且也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政府官员腐败和社会财富向一些与权力有密切关联的人的手中加速积聚.等等。  相似文献   

15.
构建权力制约机制是现代社会法治文明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迫切任务。只有建立科学和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执政党的权力才不会走向腐败,才不会人亡政息,才能保证权力为人民的利益所谋,才能保证权力的廉洁运行。  相似文献   

16.
深化当前腐败问题研究的三个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以来,腐败现象在中国的发展愈演愈烈。实际工作部门和理论界多年来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对于腐败的研究仍有待深化。在许多关于腐败问题的探讨中,人们将古今中外的腐败现象放在一起,归纳出“有公共权力就会有腐败”、“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腐败”等等最一般的“规律”。这些规律固然“放之四海而皆准”,但难以说明中国当前腐败的特殊性,也就难以真正深入地揭示它的具体根源。深化对中国当前腐败问题的研究需要强化三个视角。一、转型期视角中国当前的腐败并不是一种常态、稳态社会中发生的腐败,而是一个正在转型…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课题组的研究表明,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中没有统计到的灰色收入总计4.4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24%。我国的灰色收入有五个最主要的来源:财政资金和其他公共资金的漏失、金融腐败普遍存在、行政许可和审批中的寻租行为、土地收益流失以及垄断行业收入。4.4万亿灰色收入落入了少数阶层腰包,这决不是一个小数目和小问题。必须从完善、健全制度上杜绝腐败和灰色收入,从权力公开化上消除灰色收入生存的土壤,从遏制垄断性行业高福利上铲除灰色收入。特别是要加快政府改革的步伐,推动民主化进程,从体制上消除腐败滋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指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抓好以下重要任务:一是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  相似文献   

19.
在一些腐败容易发生的领域,进行“撤权养廉”是十分必要的。简单地说,就是对权力运作建立规范和机制,合理配置权力资源,并将不必要的权力退出,减少寻租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政府权力是政府管理社会的必需的手段,具有公共性、合法性、强制性、动态性、层次性的特点,有着极强的扩张性,也容易出现权力缺位。政府权力的配置必须与政府的职能相称,针对我国当前的政府权力失衡问题,应当同时发挥政府和社会的作用,通过内部的分权制衡和外部的替代制衡实现政府权力的规范化,以保障政府职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