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沈从文在他的作品中,在对湘西生活和城市生活的生动表现中,通过血肉饱满的灵魂,表达自己对于人性思索以及对生命的热爱;揭示出人类生命形式里所具有的终极关怀;他尝试通过对人类生命的真切认识与理解来超越这种充满宿命的人性关怀,到达理想的家园。沈从文的文学观,是人的文学观;沈从文的文学形象,是在人性的对比中形成对自然、生命和道德的挽歌;沈从文在他的作品中涂上一层宿命色彩,探索人性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她们出身经历不同,性格迥异,或是纯真善良的童养媳,或是任人鄙弃的娼妓,蕴含了"爱"与"美",而这正是大部分湘西女性形象的独特之处。本文主要通过对沈从文的《萧萧》和《丈夫》这两部作品中萧萧、老七女性形象的探究,认识作品中女性的回环式的宿命感。在这些乡村女性的身上,同时也体现了作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蒙昧悲凉、无奈的文学意义,寄寓了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母亲,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学符号和文学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一直以来是无数作家进行创作的源泉。"母亲"这一文学形象在现代文学中也历经了一系列嬗变,本文通过"母亲"形象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嬗变来分析时代的发展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小说中的军人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文章试图从其军人小说的代表作之一的《会明》中的火夫会明这个人物形象出发,分析乡土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人世界的美善人格之"常"与莫测人世之"变",以及由于普遍缺乏的现代理性而产生的不平衡性和由此导致的军人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牧歌情调、诗意的中国形象和行将消失的挽歌(悲剧说)三个角度对沈从文的《边城》进行了解读。整个小说有浓重、深刻、多层次的象征意义,沈从文在牧歌情调下,通过对湘西自然山水之美的描写,湘西人善良美好人性和纯朴民风民情的展示,塑造了一个诗意的中国形象。在优美的形式下却又掩盖着的哀婉、寂寞和孤独,凸现出了湘西边地的历史遭际。  相似文献   

6.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迫切的需要和世界融为一体,以加强各国对我国的了解,树立起良好的国家形象。2011年的国家形象宣传片是中国国际外交上的新里程碑,中国开始更主动、更自信的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软实力"。我们在欣喜于中国外交取得进步的同时,与美国宣传片进行比较,也发现了我们在宣传片上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运用符号—结构方法,从文学手法角度看,《神曲》创造了大量的寓言形象,它们是寓言寓体,在文本中处于不同符号—结构层级:但丁处于文本文学手法层级,维吉尔、贝亚特丽切处于大整一文学手法层级,而三界亡灵及怪兽形象则处于中小整一文学手法层级。从符号—结构看,出现在语言手法、最小文学手法层级的是象征形象,而出现在整一文学手法和文本文学手法层级的是寓言形象。  相似文献   

8.
屠格涅夫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小说中塑造出具有永恒生命的景物形象。屠格涅夫描写了具有时代色彩的俄国风景画,这些景物形象或者预示着主人公爱情的出现,或者象征着作家及主人公对幸福的期望,或者成为人生爱恨离合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9.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巨人莎士比亚在其戏剧中所塑造的一系列丰富生动和光彩照人的女性群像,受到了不同国家,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赞扬.他笔下的女性形象丰富了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奥赛罗中,莎士比亚从三个女主角形象中,反映了父权社会中典型的男尊女卑模式,女性成为这一制度下的牺牲品.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其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女作家们借着妇女解放运动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第一个高潮。她们塑造了多维的父亲形象,并与男作家们一起书写对封建父权制度的反抗。通过对“五四”女作家笔下父亲形象的分析,可以深刻地透视出那个新旧交替时代的女性的特殊遭遇和心路历程,同时也能清晰地鉴照出“五四”女性作家们思想上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11.
《公关世界》2010,(8):69-69
8月4日,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在他的博客中,写出了对启动国家形象系列宣传工程,在国外主流媒体播出中国宣传片的一些想法,颇有文物收藏家的风格韵味。他在博客中写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闻,正式启动了国家形象系列宣传工程,并告之公众,将于国庆日在全世界媒体上播出,打造“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2.
马君 《职业》2017,(11):51-53
语文课程借助文学作品中丰富的文学形象传递优秀的思想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情感目标的教学任务.本文就文学形象对中职学生文化素养的影响进行分析,阐述了如何将语文的人文性和职业巧妙地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将文字转化为生活和职业的需求,培养中职学生具有能够适应职业活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一定文化素养的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13.
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文学家、小说家与戏剧家,更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契诃夫的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都是有着现实意义的,对当时的俄国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抨击。本文将针对契诃夫笔下的女性形象,并对俄国社会中的女性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神话的古籍中有许多关于神人的记载,而西王母是对后世发生影响最大的一个神话人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西王母的形象在其流传过程中经历了三次重大演变,由《山海经》中的“怪神”化为《穆天子传》中的“人王”形象,再到《汉武帝内传》中的丽人神仙.本文将沿着西王母形象的演变轨迹,对中国古代神话世俗化演变的基本趋势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成敏 《现代交际》2010,(7):40-42
在美国文学中,"上帝"是一个频频出现的重要概念,且其形象内涵一直在发生变化。本文以教学过程中对这一知识点的有效传达为立足点,从"上帝"一词的内涵着眼,追踪了美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殖民地时期、浪漫主义和超验主义时期、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至今这几个典型阶段中"上帝"形象的变化发展,并辅之以简笔漫画作为补充说明,从而使其一目了然、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16.
《雾都孤儿》是一部典型的批判主义小说,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然而至今尚未有学者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探究小说中人物角色的话语建构及其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小说中奥利弗孤儿形象的塑造主要体现在及物性、词汇分类和情态的使用上,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揭示当时作品写作背景时期英国社会资本家的腐败和社会底层人民,特别是孤儿的艰苦生活,呼吁构建公正和谐的社会,追求人性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17.
当下侵犯形象权的案例屡见不鲜,许多当事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社会对此问题也投入了较多关注,国外已经有许多国家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形象权,但中国目前无法可依,因此,研究与讨论形象权的问题是十分有现实意义的,本文对形象权的内容、构成要件、法律保护等方面对其进行论述,以期提供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金瑾 《现代交际》2011,(4):94-95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及中国的国家形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至于"中国形象"的更新无法与中国的现实变化同步进行。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利用文化的传播过程来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纠正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误判,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22年,我国将举行第24届冬奥会,要利用这次国际盛会,结合往届奥运会的成功案例,借助奥运平台,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奥运主题,向世界展示中国,实现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在推广国家形象中的融合,并最终通过多种形式的媒介推广,实现提升国家形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小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俄国文学的独特旗帜,普希金、果戈里等一些俄国文学大家都"小人物"上有过深入的研究,他们把小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本文将对小人物形象的来源与发展做一深入了解,以期发现小人物形象所具有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