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胡祗遹是元初著名曲家,其"以词为曲"的创作手法,是文人传统与通俗文艺的结合,其散曲作品呈现出"雅俗相济"的审美倾向,证明了元初词体文学对散曲的影响。此外,在文体功能方面,胡祗遹有着鲜明的"词曲有别"的独立文体意识,用诗词言志,散曲情志双兼,为元初散曲文学体式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和鉴赏中国的古典诗词和文化,从传统文化和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培养学生对文化和文学的情感,特别是对古典诗词的敏感领悟的情感,这对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和鉴赏中国的古典诗词和文化,从传统文化和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培养学生对文化和文学的情感,特别是对古典诗词的敏感领悟的情感,这对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明代散曲用韵现象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其用韵繁复现象成因为:明代散曲韵字选择、用韵的密度适应于情感表达的需要;明代散曲创作明显受到传奇创作的影响;明代散曲作家创作心态真切无隐、用方言入曲;艺术系统的内在规律决定曲子不只是纯押一韵;明代南北文化交融带来散曲用韵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歌辞是朝鲜朝时期用朝鲜文创作的诗歌体裁,具备表达屈原文学中复杂情感的客观条件.曹伟的《万愤歌》集中体现了屈原的文学特点.之后郑澈的前后"美人曲"进一步把"恋君歌辞"的文学性提升到一个新层次,尤其是作者郑澈既将屈原文学的影响内化于作品之中,又凸显了自己的艺术特点.屈原的诗歌文学是歌辞文学中失意文人倾吐愤慨的代名词,对于士大夫歌辞中"恋君"歌辞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琼州学院学报》2017,(4):33-38
《才调集》由五代后蜀文人韦毂编选而成,收入[唐]无名氏《杂诗十首》《杂词十三首》,其"韵高而桂魄争光,辞丽而春色斗美"的诗学思想贯穿全书,并引起了学界的研究热情。而"杂诗""杂词"作为小传统文学的存在,大多流于文献的考证,其包孕的艺术世界并未得到充分的阐释。"韵高"意在诗歌的音韵和谐,平仄起伏有序,也包含了情感的蕴藉渊厚;"辞丽"意在词采的华丽和情感的含蓄韵味。"韵高"与"辞丽"特征的结合保证了诗歌情感的真挚有力、语言的词采飞扬和韵律的婉转流畅三者的有机统一。"韵高""辞丽"可以透视诗歌情感的表现方式和感染效果,还原诗语后立体的爱情世界。  相似文献   

7.
高宜增 《殷都学刊》2009,30(1):98-103
易安诗词走的是"言志"与"言情"两条不同的创作道路.易安诗重在抒发奋发进取的宏伟志向,"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纵贯始终,前后一致.易安词重在表达内心的细腻情感,因前后期生活境遇的变化而变化.创作旨趣的不同,使李清照的同期诗词在风格上异同互见,以异为主.  相似文献   

8.
赵娟 《学术探索》2014,(6):147-151
"芙蓉"与"梨花"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两种意象。本文对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出现的意象迥异的两种花——芙蓉和梨花展开分析,重点阐述它们在诗中所包含的文学意蕴以及在文学叙事方面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为一门人用情感把握世界的学科,有它的学科性与功用性. 所谓学科性,是指文学用情感把握世界的方式和用情感来表达这种把握的方式.这两种方式,是在不断地变化、完善、手富之中的.作为学科性,它要求不断地有新的突破,而不以有多少人对这些方式的认同为标准.所谓文学的功用性,是指文学能够在多大的范围内获得读者,它不以是否突破  相似文献   

10.
1932年,徐悲鸿曾经在<画苑>中说:"科学之天才在于精确,艺术之天才亦然.艺术中韵趣,一若科学中之推论,宣真理之微妙,但不精确,则情感浮泛,彼此无从沟通."①在艺术大师眼中,艺术与科学虽然是两回事情,但是一门艺术建立的基础,却离不开科学--所谓不知其"正",也就谈不上知其"变化".这段话是针对美术而言,但是回顾百年中国文学与科学之间的渊源,也恰可以用这段话做一个注解:在推论的"精确"与"韵趣"的微妙之间,在"正"与"变化"之间,20世纪的中国文学在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和近现代科学交互纠缠的大背景中一路走来,走出一番云水相生的曼妙图景,也催生出几许困惑,几片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