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正>2010年10月,为纪念马尔康县和平解放暨民主改革50周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马尔康县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特意编辑出版了一本文史专辑(政协文史资料第五辑):《走向阳光——纪念马尔康县解放暨民主改革50周年》(以下简称《走向阳光》)~([1])。这本专辑收录了31篇文章,共计275千字,31幅历史照片;涉及政协文史社会事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文史委")、中共马尔康工委调查组和四川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马尔康办事处公安科等单位。  相似文献   

2.
清张廷玉等修纂的《明史》,据明政治现实,创立了阉党、“流贼”、土司三列传,为前代封建正史列传所未有。其中《土司传》十卷,分别记载了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五个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历史情况。全书的卷三百十七至三百十九是《广西土司传》。此传对明代广西土司及瑶壮等少数民族的状况,作了纪述。故此传对广西土司制度及少数民族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对它论说,对进一步了解此  相似文献   

3.
2015年,由郑晓龙导演执导的长篇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芈月传》在多个电视台和网络媒体热播,《芈月传》是大型清宫电视连续剧《甄嬛传》的姊妹篇。《芈月传》由《甄嬛传》原班人马倾力打造,孙俪、刘涛、黄轩、马苏等联袂出演。此剧赢得了空前的播放热潮和广泛的社会关注。其中,孙俪饰演的芈月角色更是得到了一致好评和认可。芈月,是战国时期秦国宣太后的原型。宣太后原名芈八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女政治家。  相似文献   

4.
广西南丹县丹炉山遗存明代万历癸卯年(1603)那地罗氏土司撰写的《丹炉砦诗》碑文,碑刻为方型竖石,文字为楷体,仅刻于碑阳,共630字。结合正史和《罗氏宗谱》,考证碑文作者观阳子系明代那地第十代十一任土司罗谦端,且于1593—1599年袭得土司官位。碑文讲述了观阳子行道寻山炼丹的过程,展现了一幅"龙座丹炉大古先,果然清境独玄玄"的炼丹历史图景,彰显了明代那地土司对个人生命延续的一种本能探索。碑文对研究明代那地土司及其道教信仰显得弥足珍贵,而学界探讨土司炼丹为数极少,且尚未注意此则碑文资料。  相似文献   

5.
说明     
《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89期)所刊发的成臻铭《群在时空之间:论明代土司的民族族系分布特点》一文,系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代土司政治文化研究》(批准号10BMZ011)和中  相似文献   

6.
《清代土司研究:一种政治文化的历史人类学观察》一书从土司区域内部情形研究中国土司制度:首先,在理论上系统总结了前人土司制度研究理论,提出要从"三个层面"、"四个视角"观察土司,并且提出了鉴别土司的二十八字理论和土司类型理论,还在土司区域变动的基础上阐述了土司的理论,明确提出土司是朝廷任命的世袭官吏,  相似文献   

7.
2015年,由郑晓龙导演执导的长篇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芈月传》在多个电视台和网络媒体热播,《芈月传》是大型清宫电视连续剧《甄嬛传》的姊妹篇.《芈月传》由《甄嬛传》原班人马倾力打造,孙俪、刘涛、黄轩、马苏等联袂出演.此剧赢得了空前的播放热潮和广泛的社会关注.其中,孙俪饰演的芈月角色更是得到了一致好评和认可.芈月,是战国时期秦国宣太后的原型.宣太后原名芈八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女政治家.  相似文献   

8.
卓克基上司官寨座落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卓克基乡政府驻地背后山腰的台地上。官寨左依连绵起伏的高山,正对着钢足沟的涓涓细流,隔沟相对的是西索村——“卓克基官寨的哨兵”——林比鳞次的嘉绒传统民宅村寨,梭磨河宛如一条银白匹练自背后绕右侧将其紧紧环抱。卓克基,部分史书亦称为“卓克采”,嘉绒藏语的汉语音译,意为“像桌子一样的地方”,来源于卓克基土司官寨所处的台地地貌。卓克基土司始于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286年)。此前,卓克基属梭磨土司辖地。至正二十三年,卓克基地区的小头目们集体商议,准备迎请一位吐…  相似文献   

9.
位于乌江下游酉阳冉土司,至宋以来,历代统治该地,迨至元,始封冉氏第9世冉载朝为土司,至清乾隆元年(1736年),清廷对酉阳实行“改土归流”之策,结束了酉阳冉土司的统治.其间,酉阳冉氏土官、土司传24世28人,历时607年,其中土司制度在酉阳存在了415年.酉阳历代土司为了壮大自身力量,对辖区内经济发展尤为重视,对农业、手工业、采矿业、交通建设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使辖区经济发展颇有起色.酉阳冉氏土司对乌江流域下游的开发不仅使其自身力量得以加强,日益坐大,而且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关于渤海的历史及其文化,远者《新唐书·渤海传》载其概要,近者鸟山喜一教授的《渤海史诸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新唐书·渤海传》自渤海原来与高丽即高句丽有联系谈起,记载了大祚荣建国,而后传武艺、钦茂、元义、华玙、嵩璘、元瑜、言义、明忠、仁秀、彝震、虔晃、玄锡。渤海到第十四代的大玮瑎、十五代的火(讠垔)(讠巽)时期衰亡了,但该传却无这段记事。该传接着又记述了渤海被称海东盛国,有五京十五府,五京中的上京名为龙泉  相似文献   

11.
湖北鄂西,地在我国腹心,古来就是土家族聚居区,自元代以来,即在鄂西实行土司制度,支持利用少数民族的酋长、头人做土官,以实行对土民的间接统治。明代如何治理鄂西?《明史》土司传序说:“有明踵元故事,大为恢拓……而法始备”,“洪武初,西南夷来归者,即用原官授之。”这是说的总体情况,至于在鄂西,明前期实行什么政策?采用何种措施?甚是跌岩起伏,《明史·湖广土司传》语焉未详,不曾勾泐清楚,兹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凯 《民族论坛》2012,(16):18-20,23
2011年8月在湖南湘西召开的首届"中国土司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就"土司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国土司的历史与文化"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对"永顺老司城土司遗址与土司历史文化"进行了重点关注,为老司城申遗注入了文化因子。此次会议提出了引入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拓展研究领域,形成土司研究的大视野。  相似文献   

13.
邱科 《民族论坛》2012,(16):21-23
<正>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蓝武先生的近作《从设土到改流——元明时期广西土司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版)(以下简称《从设土到改流》)一书终于出版了。该书是在他2005年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通读全书,笔者以为具有如下特色:一、对元明时期广西土司制度的形成与确立过程进行了首次研究以前广西土司制度研究,没有形成专门探讨元明时期土司制度的著作。蓝武先生《从设土到改流》一书,可谓首开这一断代研究的先河。通观全书,作  相似文献   

14.
新书浏览     
《十二世达赖喇嘛传》普布觉活佛洛桑楚臣强巴嘉措著,熊文彬译16开280页233千字平装定价:30.00元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ISBN7-80057-549-7/Z·390责任编辑:李烨本书是《雪山中的转生丛书》之一,是有关历辈达赖喇嘛生平事迹的历史资料的套书。历代达赖喇嘛在雪域高原相继转世,他们都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领袖人物,被认为是同一个观世音菩萨在不同时期的化身。本书向读者介绍了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三大史诗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宝贵瑰宝。柯尔克孜族《玛纳斯》是其中一部英雄史诗,与《格萨尔王传》《江格尔》一并称为"三大英雄史诗"。《玛纳斯》专题讲座是一门本科全校性选修课,《玛纳斯》教学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一个普及性教育。我们从课堂实践出发就其课堂教学的一些具体教学法和教学方式进行了针对化的设计,提出了教育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甘肃土司始于何时,这是撰写《中国土司制度通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明史》《清史稿》等记载,明代甘肃的卫所官并未列入土司系列,《明会典》中所列明代的土司职衔,也不包括卫所官。明代严格区分土官与夷官,土官指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广之土官(即土司),而甘肃及东北等卫所官则属夷官。此外,明代甘肃卫所官的世袭与内地卫所官并无区别。甘肃的卫所官是在清朝划归土司系列的。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三大史诗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宝贵瑰宝。柯尔克孜族《玛纳斯》是其中一部英雄史诗,与《格萨尔王传》《江格尔》一并称为"三大英雄史诗"。《玛纳斯》专题讲座是一门本科全校性选修课,《玛纳斯》教学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一个普及性教育。我们从课堂实践出发就其课堂教学的一些具体教学法和教学方式进行了针对化的设计,提出了教育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牛头宴又名土司宴,原本是送迎将士出征和凯旋的犒赏。相传,唐代末年,江西彭氏土司征服了五溪诸蛮以后,建都城于永顺县会溪坪。第十一代土司彭福石于公元1135年移都城于老司城。为了鼓舞士气,增强军民信心和斗志,在一次军队作战凯旋回城时,彭福石特命令城中军民杀黄牛犒劳将士。宴席上,土司王命人支起100口大锅,熬牛头以鼓舞士气,希望以后每次作战都能够牛气冲天,大败敌人。相传,土家士  相似文献   

19.
覃影 《民族学刊》2021,12(6):95-114, 126
乾隆《雅州府志》目前的通行本是光绪补刻本,由于其内封面署年为光绪十三年,前人著录版本时疏于对雷登门识语的释读,忽视这一工作实由光绪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1903-1905)时任雅州知府联豫主持补镌,补刊署年应为光绪三十一年而非光绪十三年。通过对乾隆《雅州府志》土司图的版本辨析,综合考查府志三次刻本的历史背景,并由土司图资料流向的线索,发现乾隆《四川全图》(四川大学图书馆藏)和《皇清职贡图》皆由于第一次平定金川之役而绘制。土司舆图作为方志图的类型之一,至少在乾隆初年已出现,反映了清初土司治理的实际情形。  相似文献   

20.
王川 《中国藏学》2017,(3):101-113
1939年1月西康省正式成立,辖地包括"康属"、"雅属"、"宁属"等46个县和3个设治局,实辖36个县及县级单位、靖化县所属的绰斯甲土司之地。围绕该省属地的划拨,第十七行政督察区名山、"第十六行政督察区靖化县所属的绰斯甲土司"之地等均有抗争。结果是名山县、绰斯甲土司之地仍然归属四川省、未能划归西康省而结束。对于绰斯甲土司之地的划归问题,历来记载语焉不详。本文选录当时四川省政府与西康建省委员会往来公文四川省等地收藏的历史档案的相关记载,便于学界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