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论生态和谐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成 《学术论坛》2007,30(11):167-171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生态文明的价值指向就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人及其社会的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和谐观的理论本质就是在人口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协调发展中实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共进.构建生态和谐社会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结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生态和谐的构建要求,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和谐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本文以知情信行的逻辑关系为基础,从创新教育理念加强生态认知、营造文化环境培养生态情感、树立绿色理念坚定生态信念、开展实践活动践行生态理念四个方面论述了民族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来引导当代民族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3.
文化强国建设凸显于中国道路的价值理念与文化自觉的价值目标,指谓了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与文化竞争力提升和强化的动态建设过程。与凝聚力和感召力相联系的文化认同力,以历史与现实的映照、民族与世界的融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演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同逻辑",连接着凝聚与感召的归属和自觉,型构着"理论模式"与"思维图式"相统一的文化认同"范式"。在现实性上,强调于主观亲和的"情感归属"、主张于价值抉择的"自由自主"和彰显于理性皈依的"文化自觉",构成了文化认同核心概念逻辑互构、意义生成和话语表达的"理论模式";强调于"承认、认可、赞同"的形成、中继于"群体归属"的理性、作用于"获得自觉"的过程,构成了文化认同模式识别、系统分形与功能激发的"思维图式"。  相似文献   

4.
曾楠 《学术探索》2011,(3):123-128
民族的成长镌刻着文化认同的印迹,文化认同的演绎互构着民族的发展。观照文化认同在小农社会时期、新中国成立后30年、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嬗变,不难发现,不同时期分别呈现以德性为价值内核的儒家文化认同、以权力为价值内核的一元封闭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与以正义为价值内核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指向,回应当下的认同危机,反思诘问中国式文化认同的原则理路,指出自由制度的建构、意识形态的指引、主体叙述的确立是型塑当代中国式文化认同的生态逻辑。  相似文献   

5.
"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为"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提供了社会层面的整体设计.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自觉和实践指向.  相似文献   

6.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概念的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以及核心价值体系等都是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基本概念。厘清这些概念,是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有助于人们超越民族、血缘、语言、习惯、地域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间的分歧和隔阂,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流价值体系,增强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社会心态作为一段时间广泛存在于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它可以从深层次折射出民众对社会共同理想的态度。当前存在的一些危险的社会心态已经体现出了民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对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等社会共同理想核心内容的认同危机。面临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的严峻考验,我们需要在利益整合基础上实现社会心理资源再整合,通过"心态和谐"增强"社会认同",进而增强民众对社会共同理想的心理归属与自觉实践。  相似文献   

8.
黄玉玲 《理论界》2008,(12):71-72
党的十七大把“生态文明”明确写入了报告中,提出以此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之一,因此,要求全社会成员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共同体结构下的民族交融指涉多元一体族群交往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阐述和谐共生、命运与共、同舟共济的民族关系构型。以时空情境和价值图景现实表征的视角,审视民族交融和文化认同的归旨契合,不仅映射了中华民族利益一致的关系形态特质,而且投影了中华文化承认、归属与自觉的本源指征。以民族交融的时空情境管窥其内部次生多元一体的民族凝聚特点,河湟汉藏边缘地区多元族群在其文化交融态势中共演着区域空间中华文化认同的现实意指。从历时与共时并蓄的交融情境出发,聚焦次生多元空间场域中民族交融的何以可能;从多元与一体共演的文化构成出发,揆褚多元族群交融关系中的文化认同价值;从多元场域中民族交融的认同指向出发,诠释族群文化交融境遇下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语境与社会情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十七大报告关于"道路"内涵的表述相比,十八大报告关于"道路"内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存在的社会意识,中国梦认同的民族意蕴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统一在复兴伟业的对象性活动里。在现实性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梦内涵同构的共生关系,指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国梦价值共意的系统生成、文化链接的价值之轴、目标向度的逻辑契合;相互依存、彼此交织的情感、规范、目标,构成了民族框架体系作用的制约性因素,它所链接的共同体意识和国族梦想,以"历史和思想积淀的"共同体表达,指向了民族身份、民族关系、民族凝聚阐发的共同性规约;"认知—评价—建构"的结构性活动、"根基性情感—工具性利益—价值性自觉"的结构性关系,具象在"共建—共享—共担"意识铸牢中的"情感—利益—价值"认同,则构成了中国梦认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的演进模式和演进向度。  相似文献   

1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旨内涵和实践指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涉多元族群在交融生活实践中所逐渐内生且不断聚合的共识性价值与共鸣性情感,是中华民族历史形塑的精神引领与民族国家价值诉求的社会表达。在民族共同体给定框架内,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族际互动的社会关系演绎,固基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构成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论域;在新时代场景中,文化传承价值意蕴的民族基因以共生的价值追求阐发,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成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论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五个认同"根基性表达的利益性诠释以情感共通的利益自觉,提升民族成员共享的价值意旨,构成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论域。  相似文献   

13.
民族区域文化视域下的中国梦认同是民族成员基于区域文化的价值认知与价值研判对中国梦价值内涵的承认、认可与赞同,由此产生归属意识进而获得中国梦认同的理性自觉。中国梦价值内涵的民族归旨对民族区域中国梦认同语境的投射,凸显河湟地区逻辑多元的价值语境、次生多元一体的文化构成与"和而不同"的多维特质,从价值基础、价值目标、价值路径的内外相接中共同建构了民族地区中国梦认同的价值共识、利益相通与价值凝聚。  相似文献   

1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架构中,表现为明确归属意识和情感趋同的文化认同是一个至为重要的核心概念。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逻辑,展现了文化认同确立共同思想观念、价值信仰、行为模式和凝铸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力量。基于文化认同,中华各民族在共同历史过程中自觉形成了一体性意识和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精神基石。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承接中华民族文明成果的深层积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表达。作为认同的基本向度,民族文化的价值观认同为我们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方法。民族成员价值观认同的可塑、其政治动物的本性以及共同体权威与价值观认同的互动,是我们理解强化认同何以可能的基础和条件。在现实性上,个体成员社会性表征的固化和民族性内涵的表达,养成与共同体推崇相一致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以便生成理解认同的群体视域,是强化认同实现的要求和标的。就此意义而言,所谓价值观的强化认同,无非是民族国家在特定的场阈中对个体成员所进行的教育引导和强制推崇。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的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社会主义采用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行政命令制,悖逆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导致了生态悲剧.我国在半个多世纪的传统工业化历程中所造成的生态困境,引发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思考.当今世界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和转变的时期,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及其理想追求的文化.它包括不同文化类型和构成文化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具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世界进步潮流与民族精神、满足大众的精神需要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健康发展等相统一的特征,还具有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身份认同、塑造人的精神面貌、激发创造力、社会整合等功能.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掘民族和谐文化资源,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同时又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多种矛盾交织,价值现趋于多元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的传播造成很大阻碍,直接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蓝图的实现.面对主流价值观认同危机,可以尝试借鉴西方社会认同理论,通过一系列制度与机制的设计,把逐渐提炼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转化成个体的价值自觉及责任伦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消解多元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19.
多元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与价值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的多样化、社会的多样化、文化与价值的多元化造成了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价值冲突现象,对我国的价值观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回应挑战,对多元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我们要科学认识,理性对待,正确引导,加强调控,合理整合,强化认同,以清醒的价值自觉意识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实现中国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社会每个成员在情感和理性层面都认同的最起码、最基本、最自然的价值准则,基于一定社会公平与正义意义上的规范化、程序化的秩序和法律体系或机制,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特征。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下,以“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的泛爱精神为基础,建立和完善以平等与公正为基础的社会稳定与和谐机制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