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诗话中的诗韵论主要从两个维面展开:一是作为诗法层面的诗韵论,着重探讨“韵”作为韵律、韵格之义与诗歌创作的关系;二是作为诗歌批评与理论层面的诗韵论,着重从“韵”作为风致、韵味的基础上生发,它体现出宋人对诗歌审美的本质要求及对韵作为诗歌审美范畴的认识与提升。  相似文献   

2.
“韵”和“味”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两个重要范畴。在中国传统的书、画、诗、词理论中,它们曾经是文学艺术家们追求的最高审美标准。文章从史的角度对这两个范畴的发生、演变、飞跃与定型作了钩稽梳理,辨脉络,述精义,并审视了它们对当时与后世文学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解镫”源于生活现象,过渡到军事术语,有解除马镫暂歇、延缓之意。后经诗论家撷取其延伸意于诗学病犯论中,旨在厘正五言诗创作节奏板滞、韵律单一的弊端,“解镫”成为初唐颇具影响的批评理论。随着科举试赋盛行,“解镫”由诗格范畴向赋学批评迁转,变成律赋创作中用一联隔句对解决两个限韵字的特殊形式。“解镫”韵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在赋学创作中呈现出较强的指导性与实践性,为律赋实现声韵与节奏的谐协提供了理论支撑,进而推动律赋的发展。唐抄本《赋谱》是最早探讨律赋“解镫”韵的赋格论著,标志着“解镫”由诗学概念进入赋学范畴。  相似文献   

4.
王文龙先生集“东坡诗话”之大成,并笺评成书的《东坡诗话全编笺评》(以下简称“笺评”),已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奉读之余,受益匪浅。它是当今研究“东坡诗话”,求真、求新、求深的成功尝试。它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古典诗论和东坡诗话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诗话(包括“词话”)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主要样式之一。它既不属纯粹的古典文学理论研究,也不属纯粹的古典诗歌研究,而是介于文学理论研究与古典诗歌作品批评、鉴赏之间的一种文学研究样式。王先生的“笺评”无疑就属于这种文学研究样式。诗话的特点主要…  相似文献   

5.
进退格是晚唐郑谷等人为近体诗制定的一种用韵格式。其用韵规则是选择不可通押的邻韵部的字押韵。不能将“东”“冬”、“寒”“删”等视作相通的韵部。正因为用相邻而不相通的韵部的字押韵,才构成了杂体律诗中的进退格。进退格不能用于绝句。该格的产生有先期基础。李贺是最早的作者。  相似文献   

6.
《马氏文通》的“次”与“格”“位”之比较──兼评何容、林玉山的“次”理论杨逢彬马建忠以普遍唯理语法为原则,将西语的cases(格)译作“次”,并移植到汉语。由于汉语无词尾形态,故马氏的“次”不能与“格”尽相吻合;但两者的精神一致,就是讲“实字相涉之义...  相似文献   

7.
论诗味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范畴是丰富的,“味”也是其中之一,比及其他范畴,其历史更悠久,运用更普遍,影响也相当深广。然今天的古诗、文论研究,对“味”却不及“境”、“气”、“韵”等那么重视。本文试对诗味理论的源起与发展线索及时期进行勾勒划分,并从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的角度对不同时期的特点作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8.
“青山”入诗,看似不经意,实则匠心独运。其意韵含蓄,神韵迷人,或状物言志,或即景生情,使诗篇别具神韵,情趣盎然,均睹之形神毕肖,味之忧喜无穷。  相似文献   

9.
味外之旨 标举“味外之旨”,是司空图诗论最突出的特点。《与李生论诗书》云:“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他把是否能“辨味”作为能否言诗的首要条件。不仅如此,在辨味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诗歌主张:标举“味外之旨”。对此,他作了个生动的比喻:“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鹹也,止于鹹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鹹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与李生论诗书》)概括起来,就是“韵外之致”。“致”,指情致、情趣。“韵外之致”与“味外之旨”是一个意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味外之味”。这种观点一直贯串在他的整个文论中。 “味”之应用于文坛,有很长的历史渊源,被称为我同第一部美学著作的《乐记》云:“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这还只是就音乐言。魏晋时期的陆机,在《文赋》中才第一次把“味”这个概念引进文论:“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  相似文献   

10.
探讨魏晋六朝“韵”内涵的不可通约性,揭示“韵”的审美分野现象,是基于对这一被忽视的历史现象的学理考量,旨在统一性之外探求差异性,以呈现“韵”的复杂面貌。文艺美学对“韵”多层涵义的参与性建构及选择性使用既存在意界融合,也存在审美分野,且后者要早于前者。经过考证,现存佐证“韵”字始于先秦及汉代的文献或不可信或存疑,至三国曹魏时期才出现对“韵”的释义,以之为“音和”。晋人品评人物舍声言韵,将“韵”指向抽象的人物气度,以不和谐的放旷怪诞为大韵;其后南朝画论与文论形成了“舍声”与“即声”论“韵”的审美分野。谢赫《古画品录》所论之“韵”不是指形式的和谐美而是指形象的生动传神之美,它的哲学基础不是汉代元气说而是魏晋玄学的形神之辨,它契合的是中国美学传神写意的理论体系。刘勰《文心雕龙》中“韵”字有33处,基本没有脱离声韵范围,其哲学基础是儒家的“中和”学说。刘勰固守“韵”的本义,呼应了当时重视探讨声韵的学术风尚,他忽视“韵”之新义,由此形成了他在韵论上的历史局限性。文论对“韵”之形上性的探讨至宋代才有突破,随着余意之韵在文论中的出现,“韵”在文论与艺论中才走向意界融合。  相似文献   

11.
陈声聪所著的《兼与阁诗话》《荷堂诗话》,继承陈石遗、狄平子、梁任公诸位前贤所著“诗话”风格,论列诗坛人物和诗风递变,颇有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参考《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论语》全书以及前人有关著述,对《论语》“有耻且格”之“格”进行了新的解释,指出“格”有“安”义。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黄庭坚的审美理想?有人说是“绝俗”,有人说是“自然成文”,这都有道理,不过似嫌片面。笔者以为不若从山谷文字中拈出“韵胜”两字来,予以概括,把“韵胜”看作是山谷审美理想的核心或总纲。钱钟书先生在其《管锥篇》中说:“吾国首拈‘韵’以通论书画诗文者,北来范温其人也。”(第四册第189条)此说似不够准确。而在这一条文字的末了,钱先生又引吕本中诗话说,“吕本中《紫微诗话》记范氏‘既从山谷学诗,要字字有来历’;其言  相似文献   

14.
《岁寒堂诗话》继承、发展了中国古代儒家的“诗言志”说 ,将“咏物”与“言志”有机地统一起来 ;其“思无邪”说不仅涉及诗歌内容而且强调诗歌语言的朴实无华 ,部分地摆脱了功利思想而上升到审美层面。此外 ,该诗话对苏轼、黄庭坚之用事、用韵、“以议论作诗”、“专以补缀奇字”以及江西诗派之“预设法式”等深为不满。同时 ,该诗话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全盘否定苏、黄以及对苏、黄不加区分等  相似文献   

15.
菲尔墨的格语法理论对句法与语义的界面研究进行了开创性探索,揭示了动词和名词的种种复杂关系,在语言学领域具有深远影响.《“格”辨》(The Case for Case)是菲尔墨格语法初期理论的代表作,基本奠定了格语法的主要模式,是格语法正式提出的标志.本文在回顾《“格”辨》写作背景的基础上,介绍并评价了这篇专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格语法中的“格”的定义、句子中的深层格的构成、深层格到表层结构的转换和深层格的语言类型学意义,并探讨了其理论贡献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词学“格”范畴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两个维面:一是批评层面对“格”的承传运用;二是理论层面对“格”的承传阐说。在第一个维面,“格”最早在北宋中期进入到词学批评中,至清代,成为人们品评词人词作的主要审美范畴;在第二个维面,古典词学对“格”的阐说集中在清代,其内容主要体现为从创作主体人品才性学力角度探讨词格,从诗词体制上立论格调之别,对词格审美特征与要求予以论说,并对词格创造予以考察。上述两个维面,将“格”作为古典词学审美范畴的内涵充分展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17.
钟嵘《诗品》中提出“直寻”说,影响深远;严羽的《沧浪诗话》则以“妙悟”说为后人关注。本文着重分析了从“直寻”到“妙悟”诗学理论背景。  相似文献   

18.
在梳理A+I结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运用题元理论,格理论,VP壳理论分析了A+I结构中名词短语格的获取,认为“主语至宾语提升结构”比“例外格标记结构”更有说服力。论证了肖娴的名词无宾格假说的合理性及局限性,指出:格与句法的对应关系及格的获取是否依赖于句法结构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论“味”     
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味”与“美”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味”有三层涵义,它的本质在于它是作者创作时的刻意追求,是作品的精魂,是鉴赏者的终极目的。“味”的生成机制有三个条件:客体自身具有“原味”,主体鉴赏后品得“新味”,主客体发生联系的中介物“遇合机缘”。品味由低到高分三层:解味、玩味和创味。品位层次决定了主体在鉴赏中的不同级位。  相似文献   

20.
徐晓敬  万重 《社区》2008,(3):6-10
调查:“当代郎中”社区坐堂 针食汤剂大显身手——花钱少,疗效却不小 门外,“沈阳市中医药进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站”的牌匾格外醒目;室内,整齐划一的中药柜格,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中草药味,煎药机正在熬制着为患者刚刚配好的中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