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由于我市第一次实施新课改,而选修Ⅱ是新课改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且为学校灵活设置地方特色课程和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何体现一个学校独具魅力的特色,地方选修课程是学校的一个窗口。本文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就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Ⅱ课程设置进行探讨和研究,研究高中新课改选修Ⅱ的课程设置还需要解决的问题:(1)地方选修课的设置如何既能彰显"三峡红叶"校园文化学校特色,又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2)怎样围绕学校校园文化特色建设设置地方选修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巫山中学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选修II课程设置,既要确保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同时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思想政治新课程选修II课程(即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以专题形式为主,通过地域文化和学校文化的挖掘,辅助国家课程完成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三峡红叶是巫山文化典型符号,三峡红叶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发展是巫山中学办学特色.政治课选修II设置是特色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将围绕红叶系列活动、红叶文化氛围、教师特色课堂、学生个性发展进行体现人本教育理念,最终实现“片片红叶展风采,千姿百态成人才”的三峡红叶精神特色内涵.  相似文献   

3.
黄凯  王蓉 《科学咨询》2013,(4):37-38
巫山中学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选修Ⅱ课程设置,既要确保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同时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思想政治新课程选修Ⅱ课程(即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以专题形式为主,通过地域文化和学校文化的挖掘,辅助国家课程完成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三峡红叶是巫山文化典型符号,三峡红叶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发展是巫山中学办学特色。政治课选修Ⅱ设置是特色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将围绕红叶系列活动、红叶文化氛围、教师特色课堂、学生个性发展进行体现人本教育理念,最终实现"片片红叶展风采,千姿百态成人才"的三峡红叶精神特色内涵。  相似文献   

4.
黄凯  王蓉 《科学咨询》2013,(2):39-40
巫山中学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选修Ⅱ课程设置,既要确保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同时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思想政治新课程选修Ⅱ课程(即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以专题形式为主,通过地域文化和学校文化的挖掘,辅助国家课程完成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三峡红叶是巫山文化典型符号,三峡红叶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发展是巫山中学办学特色。政治课选修Ⅱ设置是特色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将围绕红叶系列活动、红叶文化氛围、教师特色课堂、学生个性发展进行体现人本教育理念,最终实现"片片红叶展风采,千姿百态成人才"的三峡红叶精神特色内涵。  相似文献   

5.
高中化学选修课程的设置以红叶精神为内涵,红叶文化为背景,渗透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我校办学条件,培养师生红叶品质,形成"片片红叶展风采,千姿百态成人才"的学校特色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三峡红叶"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新课程选修II课程(即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专题形式呈现,通过地域文化和学校文化的挖掘,辅助国家课程完成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目标。而县情乡土资源整合、教材资源的整合、关联学科资源整合以及政治教师资源的整合是有效的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7.
打造一个全新的,既能符合时代特征,又具有自身文化积淀之特色的课程体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和急需.校本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无法割裂且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凸显着学校特色.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活跃的表现形式,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的精神内核.校本课程建设为学校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源头活水.多元的校本课程建设不仅为我校的红叶校园文化特色注入了新鲜的元素,更成为推动学校向精品学校、品牌学校不断迈进的强大内驱.  相似文献   

8.
一、棋类教学引入课堂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则提出要"加强课程的选择性,增设10-12%的地方与学校课程,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如何在这样一个教育改革背景下发挥学校参与课程改革的主体作用,将创建学校特色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让学校在创建学校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Ⅱ课程可以很好的促进我校"三峡红叶"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发展,选修Ⅱ课程需结合我校的特点来设置,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能力,达到推进我校"红叶"特色文化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打造一个全新的,既能符合时代特征,又具有自身文化积淀之特色的课程体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和急需。校本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无法割裂且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凸显着学校特色。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活跃的表现形式,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的精神内核。校本课程建设为学校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源头活水。多元的校本课程建设不仅为我校的红叶校园文化特色注入了新鲜的元素,更成为推动学校向精品学校、品牌学校不断迈进的强大内驱。  相似文献   

11.
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学校校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隐性课程和人才成长的催化剂,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对于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10年重庆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施行,全市高中教学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本文将从高中数学选修Ⅱ课程设置的意义、目标要求与"三峡红叶’特色文化学校的内涵、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一、棋类教学引入课堂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则提出要"加强课程的选择性,增设10-12%的地方与学校课程,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相似文献   

14.
本文紧扣儿童视角和课程化这两个关键词,从“抓顶层设计,实现校园文化活动建构课程化;抓项目设置,实现校园文化活动目标系统化;转教育理念,实现校园文化活动实施儿童化;重活动记录,实现校园文化活动评价过程化”这四个方面举实例阐述了学校如何将儿童摆在主体地位,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下来设计、组织、实施校园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5.
以深化新课改为抓手,推动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多样化发展。2012年,河南省将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开足开齐必修课,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增强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引导鼓励和推动普通高中立足本校传统和自身优势,办出特色,形成风格。——2012年河南省教育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办学水平的综合体现。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如何构建具有特色、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校园文化体系是一项重要课题。结合营口理工学院实际分析了影响新建大学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不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建学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以求为营口理工学院日后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孙亚红 《科学咨询》2023,(1):193-195
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是高校课程思政内容的重要来源和支撑。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但现阶段存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不够、教师队伍能力水平欠缺、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不足、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支撑不强等问题,需要高校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育人格局,切实抓好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校园文化“主打色”,提升课程思政改革实效。  相似文献   

18.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作为中职学校,要立足地方,服务社会,为学生的升学就业保驾护航,有必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拓展德育途径,强化品牌战略,彰显办学特色,塑造学校形象。  相似文献   

19.
文化校园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种隐性的教育方式,在学校工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文化校园建设,应本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会做人”为宗旨.不断改革创新,强化校园文化,创建一个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的感染和熏陶.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构建具有人文性、教育性、科学性的校园文化,使其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呼唤学生的全员发展,要求学校的教师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去教好每一个学生,新课改呼唤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新课改呼唤学生的特长发展.成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个性特长的教育,让学生人人有特别兴趣、特长学科、特殊成果,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特长发展和特殊发展,作为新课改的执行者,如何贯彻新课改精神,如何培养新世纪的接班人.笔者思考从以下方面构建学校教学环境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