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军伟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
改革开放20 年来,我国技术贸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亟需采取如下对策加以解决:1 .加强宏观管理和法制建设,减少盲目引进和重复引进;2 .确立企业在技术贸易中的主体地位;3 .坚技技术引进与技术出口相结合,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4 .切实做到“以市场换技术”;5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和“科教兴贸”战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农产品贸易面临全新的国际环境。文章通过研究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劣势及其成因,分析了“入世”给中国农产品市场带来的挑战,并提出了适应国际农产品发展大趋势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商品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常出现商品带技术出口或技术带商品出口的现象。但是,国际技术贸易毕竟不是国际商品贸易。本文从贸易标的、交易方式、交易价格、当事人关系等方面阐述了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及联系 相似文献
4.
服务贸易是当今国际贸易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近十几年来,发达国家服务贸易额的增长远远超过了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日益上升,世界各国纷纷加强了对服务贸易的研究。面对服务贸易的自由化,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服务贸易的状况,提出了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韩轶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对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的研究,是国际贸易领域的一项新课题。本文应用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和相对贴近度的概念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比较各国对外贸易地区分布结构的差异,得出了衡量国际市场格局的以参考国为基准的各竞争国家的竞争系数,此系数值的大小反映了国际市场上各国之间的竞争程度。最后用例子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国际服务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菁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5):39-42,49
随着全球经济的重点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能够发挥重要的支持和源泉作用.本文用1985-2001年的统计数据实证分析国际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通过对我国服务贸易开放度与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探讨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带动不足的原因.最后提出增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支撑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出现了软技术贸易比重上升、跨国公司成为主体、呈现多极化等新特点.随着经济、科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竞争将愈加激烈,方式更加灵活多样,高技术贸易比重将不断攀升,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日益显著等等.因此,分析国际技术贸易的新特点、新趋势,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弘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Z1)
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运用CGE模型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加入WTO后关税与非关税减让措施的经济影响进行评估,但往往将中国作为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处理,未能考虑到目前中国经济的一些特殊结构。本文的贡献在于更现实地将我国经济中依然存在的一些非完全竞争因素,如价格控制、垄断标价等纳入模型结构。另外在政府贸易措施方面也进行了比已有研究更为详细的设定,如名义关税与实际关税、非关税壁垒、进口间接税、出口退税等等,因此具有更强的政策分析能力。通过模型分析,本文不仅对经济总量、结构和贸易规模等进行了一般预测,而且证明某些非完全竞争因素如垄断程度的减弱与非关税壁垒的尽可能的降低都会进一步提高GDP或国民福利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论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紧密相关,但传统上还把它们视为不同的领域。当世界贸易大量增长,跨国投资快速增加,多国性企业逐渐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之后,贸易法和竞争法传统上互不跨越之界限早已不复存在。从20世纪90年代起,竞争领域的国际调整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国际社会日益认识到,私人反竞争行为与公权力施加的贸易壁垒一起成为阻碍贸易自由化的两大障碍。对于涉及国际贸易的限制竞争行为,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反应不尽相同。因此,探讨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的不同规制路径以及二者间的平衡与协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波特钻石模型体系,结合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运用该理论在6大要素指标的基础上选取12个要素指标变量,运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化技术不断向各行各业深度渗透,产业组织形态快速升级并发生剧烈变革,市场竞争的本质已由传统企业间竞争转变为围绕平台形成的不同数字生态之间的竞争,传统企业竞争相关理论亦不再适用于数字市场生态竞争中的企业实践。基于平台视角更有利于揭示数字市场中市场价值、市场边界、产品类型及竞争逻辑等生态竞争的本质特征。根据平台在数字生态系统中担任的角色,可以将数字市场划分为交易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三种不同的市场类型。对不同数字市场中生态竞争的企业实践的分析发现,交易市场和信息市场更易形成“差异化”的竞争生态,技术市场更易形成“赢者通吃”的竞争生态。 相似文献
12.
发展知识经济已成必然。而工业经济充分发展、社会知识化水平较高、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强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必要条件 ,当前发展知识经济的主要任务包括 :开发人的智力、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创新系统、培育知识市场 相似文献
13.
从知识经济的产生与本质出发 ,阐述了知识经济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说明知识经济从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并比较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的本质情况。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和企业界都认为,价格竞争是市场经济永恒的主题。但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表明,早期市场经济以价格竞争为主导的营销模式,已让位于现代市场经济以非价格竞争为主导的营销模式。WTO以反倾销为核心的自我保护规则,只是这种变化趋势的客观反映。由此,本文基于国际社会以反倾销为主的对中国产品出口多重阻击,对我国企业一贯坚持的低价营销策略进行了博弈分析,力图寻求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符合WTO宗旨与规则指导的最优营销与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以准确的市场分析与把握为前提。依据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双指标,构建出综合定量描述区域经济市场竞争格局的模型。据此,将区域经济市场划分为明星市场、金牛市场、幼童市场和瘦狗市场四种类型,并指出市场竞争态的转移规律包括增长型、稳定型、波动型、衰退型四种模式。以发展的观点对区域经济市场的演变进行研究,为区域经济规划提供依据。此外,应用这一模型,对我国31个省级区域2004年的经济发展竞争态进行定量评价,并对1997—2004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模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外成功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已经充分证明:高科技企业发展与其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都能牢牢掌握主动,使自己超越别人,立于不败之地。当今,高科技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进入到全球化的时代,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激烈的竞争要求高科技企业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加卓越、更有成效的从事经营活动和解决各种困难的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且从根本上重新考虑企业的竞争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了一种全局性的垄断,造成了很多消极的经济后果,即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守成倾向与动态技术低效,组织低效,甚至政治腐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必然要求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有效的反垄断措施对保障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论知识经济与全球化背景下期刊选题策划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丽娟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5):110-114
随着期刊编创进入策划时代,选题策划作为期刊业成功的关键要素,备受各期刊社的高度重视。在知识经济时代,选题策划是期刊业最具知识经济特征的智力活动,应该把其作为期刊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和能力来看待和管理。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选题策划的内涵、意义及基本原则,把握时代特点,更新办刊理念,强化策划意识,积极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使我国期刊业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价格竞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作用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芳维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3):35-38
本文分析了价格竞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指出价格竞争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 ,打破垄断促进企业提高效率的有力手段 ,也是形成合理价格的有效途径 ;是中国工业实现优胜劣汰 ,走上规模经济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 ,价格竞争也有导致市场主体追求短期效益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发展中国家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过程中,为了减少外部冲击所造成的社会经济福利损失,应通过培育市场体系、完善制度保障等措施使知识经济内生化于经济成长的过程当中,政府主要应致力于为这一过程的实现创造各种适宜的外部环境,而不应过多地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