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市场经济条件下 ,厂商将其供给量调整到合理水平所需的费用可称为微观调节成本。引进微观调节成本概念 ,将在宏观层面上界定一个“市场均衡就业区间” ,社会就业一旦进入该区间 ,市场机制便不可能再对其作出调节。“市场均衡就业区间”内部存在“就业不足”与“过量就业”两种特殊的就业失衡。“区间内就业不足”对扩大就业构成现实障碍 ,因而应采取专门的政策措施予以应对 ,在这方面 ,大力鼓励和扶持个体经济的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区间内过量就业”在经济衰退时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因而制定和实施恰当的政策措施 ,稳定以致适度扩大“区间内过量就业” ,对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将发挥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中专毕业生"不包分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原则,近几年已全面展开,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相继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人力资源的配置作用.但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使毕业生的就业难以真正进入公平、公正的市场化竞争,毕业生就业市场得不到健康发展.消除我国城市中存在的"二元用工制度",打破所有制分割,建立统一、规范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这是建立市场机制本身的要求,也是解决毕业生市场化就业问题的必由之路,更是建立完善调节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从经济学角度构建大学生失业率和需求/供给的数学模型,分析得出:大学生就业是围绕就业市场供需平衡点在一定范围内的动态波动,市场自身对其可进行调节,但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分析结果还表明:结构性失业尤其其中的供大于求是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失衡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从如何应对大学生就业失衡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广州市研究生就业现状的有关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研究生就业具有流向集中与失衡、对现职满意度不高以及普遍存在就业压力过大等问题,其主导原因包括研究生个体、学校与社会等多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好研究生就业指导相应的配套工作;建立就业信息网,大力拓展就业新途径;加强宏观调控,解决研究生就业市场的区域供求失衡问题,积极改变沿海城市的人才“高消费”问题: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工程。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挑战(一)结构失衡,成为制约高校就业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1.学科专业结构性失衡。从就业市场看,学科专业供需矛盾突出,不同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面临不同的处境,有的供不应求,有的供过于求。2.地区结构性失衡。表现为人才流向的不平衡,越是  相似文献   

6.
得益于国家政策导向作用以及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职业院校毕业生愈来愈受到社会的认可,就业率逐年提高。但在毕业生就业机制的系统化、市场化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一方面强调国家就业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更强调职业院校自身迅速转变观念,主动运用市场机制,有效培育和运作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7.
<正> “劳动力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走向成熟,成为人们就业和各行业寻求人才的重要途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产生、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一九九七年全面启动高校招生与就业改革,推选毕业生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的自主择业制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培育起有别于一般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即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以学校为主导,运用市场机制,指导和推荐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和时限内双向选择。通过近两年的对应届毕业生求职趋向问卷调查,使我们进一步坚信市场机制应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基础配置作用。  相似文献   

8.
就业是重商主义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在重商主义时代,英国促进就业的政策大致上有两大类:一类是国家创造就业机会的政策;一类是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就业的政策.随着重商主义思想的成熟和市场化的深入,英国越来越多地采用市场机制来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9.
智慧社会来临对当今大学生就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定程度加重了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并使之呈现出新表现与新特征.对智慧社会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消解进行探索,是有效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必要尝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规范市场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学生就业从计划分配机制向“供需见面 ,双向选择”的市场机制的转变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应运而生。由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还处于尝试阶段 ,因而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还不规范。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八个主要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新古典模型中,潜在就业与充分就业具有同一性,其内在机理是意愿的劳动供给由意愿的劳动需求所派生.这一理论无法解析在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的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这一经验事实.为了拟合劳动供给的经验事实,必须对新古典劳动供给曲线进行修正:用劳动人口供给曲线替代劳动时间供给曲线;在劳动供给曲线上增加反映劳动年龄人口的外生性和最低劳动参与率的外生性特征的区间.当劳动需求不能吸纳外生的最低劳动参与人口时,潜在就业与充分就业就发生了分离.修正后的新古典模型在保持对摩擦失业、周期性失业和自然失业的解析功能的同时,增加了对长期的总量性失业的解析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结构性改革和新技术应用带来的劳动力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下,出现了一部分易受劳动力市场排斥、就业前景有限的弱势群体。发展正规就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对于这些弱势群体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生存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残疾人就业难与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剖析中国残疾人就业难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和文献分析、归纳与演绎的研究方法,梳理中国残疾人就业保护政策、就业援助政策和就业服务配套政策的实施及作用,明晰政府在残疾人就业促进中的主导作用,探讨完善政府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的路径.残疾人就业难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无论是在就业率、就业质量、就业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残疾人就业困难对象提供就业援助,实施就业促进,是确保市场导向就业机制顺利运行、实现全体劳动者公平就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积极就业政策"应该有五大支点,每个支点都有相应的基础.文章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及灵活就业五个支点出发,指出只有找准支点,夯实基础,才能把"积极就业政策"落到实处,从而进一步缓解"十一五"时期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切实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就业权。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过"就业权"这一概念,有关就业权的论述也不是很多,但他的这一思想却是非常明确和具体的,其内容也是比较丰富和系统的。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邓小平的有关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完整把握其思想内容,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就业结构与城市化偏差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就业结构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旨在探求二者相互影响的演变规律、寻求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径。运用相关统计资料,定性和定量分析了西安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同时运用偏差系数理论分析了城市化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偏差程度。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西安城市化进程有所超前,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不符;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偏差偏大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第二产业就业结构偏差随该产业产值变化上下波动;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偏差逐渐降低,并向钱纳里模式靠拢。同时表明,城市化与就业结构偏差的形成主要源于国情限制、政策偏向、意愿习惯等原因。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转型期。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以及普遍性的供大于求的出现,国有企业体制性冗员大量排出,加上农村乘余劳动力的巨大压力,造成日益激化的就业矛盾,形成一批持续扩大的就业弱势群体,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最大的难点。  相似文献   

18.
论女大学生就业的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辩证分析女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较全面地阐述了当前女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提出有必要重新认识女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而构建有关女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工伤保险条例>出台后,有关工伤的行政法规、规章及政策性文件将失效,由此导致工伤认定范围的重新整合.与<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相比,<工伤保险条例>确认的工伤范围既有扩张的一面,也有缩小的一面.从保护劳动者利益出发,对现行立法予以反思,工伤范围还有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人民维持生活的一个基本途径,是劳动者与社会及他人之间相互沟通的平台。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妇女就业权被不公平对待的现象仍屡屡发生。从我国妇女就业权的法律现状入手,并具体分析了我国妇女就业权被限制的法学、经济学、社会学三个方面的因素,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我国妇女就业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