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欧·亨利的小说叙事呈现情感与理性、真实与假定、喜剧与悲剧的三重错位,这种错位使小说与现实拉开距离形成艺术张力,从表面上看它是一种错位,而在审美维度上小说达到了智、情、意的统一,这正是“欧·亨利手法”的艺术奥妙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笑也苦涩——欧·亨利小说的情韵黄怡俐欧·亨利(1862-1910),与马克·吐温、杰克·伦敦一道被誉为继惠特曼和斯托夫人之后把美国文学提到全欧水平的知名作家,一生中写过数百篇短篇小说。他的小说机智诙谐,风趣横生。可是,如果我们对其作品做一深刻体味,就...  相似文献   

3.
欧·亨利作为美国短篇小说一代巨匠,在世界文坛拥有巨大影响力。究其根源,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即在于其小说中人物创设个性化的同时被赋予了广泛而深邃的象征意义,让人感受到强大的震撼与共鸣。文章通过选取欧·亨利成名之作的四部小说中的四位个性化人物并加以分析,以深化学界对其作品中人物象征意义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从语义修辞格角度出发,比较详细分析了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中的明喻、暗喻、借代、拟人、委婉、反讽、移就、异叙等11种词义修辞手段,探讨这些修辞在小说语境中的语用意义,从而欣赏欧·亨利作为语言大师娴熟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提线木偶》彰显了极高水平的叙事技巧。在运用叙事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叙事角度(聚焦模式)和叙事话语两个方面诠释《提线木偶》中独具特色的叙事策略,以求提供一个研读欧·亨利小说的崭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未完的故事》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欧.亨利将《马太福音》中为人们所熟知的耶稣受试探的故事转移到了他所在的20世纪初,在这篇短小精悍的短篇小说中,出现了耶稣受试的各种原型人物,在情节上它也与圣经新约也有相似之处。欧.亨利也借此表达了对20世纪初人们对宗教态度的疑虑以及自己对基督教的复杂情感。借助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读者能更好地解读这篇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家欧·亨利和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的对比研究,不仅对英美现代文学的联系,英美文学间的影响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对美国文学发展继承关系也有不容忽视的意义。欧·亨利和罗尔德·达尔有着相近似的个人经历。罗尔德·达尔四岁,欧·亨利逝世,他俩是两代人,但他们的个人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从事过多种职业。欧·亨利幼年丧母,十五岁即浪迹社会,先后做过药房小伙计、牧场放羊工、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银行出纳员。三十几岁逃往拉丁美洲避难,入过狱,出狱后经常出入小客店、小酒家、贫民窟和下等妓院,这为他熟悉小人物的生活创造了必  相似文献   

8.
欧·亨利短篇小说以人性作为主题,引起读者广泛的共鸣。欧·亨利小说一方面歌颂人性美,一方面批判违反人性的假丑恶。在这些表现人性主题的篇章中,作家把二者巧妙地揉和在一起,两者映衬,强烈对照,使作品显示出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欧·亨利(1862—1910)是本世纪初崛起的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他的声望及之作品之影响,远远超出了美国本土,在现当代欧美文坛,欧·亨利的崇拜者和模仿者数不胜数。至今,在我国还有不少读者和评论者对他们作品推崇备至。欧·亨利所以被称为“现当代美国短篇小说的奠基人”,主要是因为他的小说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性,对资本主义社会揭露得淋漓尽致,并且有力地鞭挞了美国社会的弊病;在艺术手法上,他的小说构思巧妙,语言幽默诙谐,结尾犹如电光一闪,瞬间就把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展现在读者眼前,使人们在惊愕之余,还久久沉浸在对作品的回味之中。他的作品琳琅满目,人物众多,涉及的社会生活画面较为广阔,对于观察和研究本世纪的美国社会,着  相似文献   

10.
欧·亨利的小说通常以其“意外的结局”为人津津乐道,事实上,他在《重新做人》一文中巧妙运用了空间叙事.在客观空间和心理空间的交叠与冲突中,故事情节合理推进,人物性格自然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表现形式,增强了故事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警察与赞美诗》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享利的代表性作品,是其总体创作风格的重要体现。在这部短篇小说中,作者以其幽默、讽刺的喜剧性创作手法揭示出丧失人性的荒诞社会给人民带来的精神痛苦这一悲剧性主题。  相似文献   

12.
鲁迅认为“《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后来我们大都把这条路理解成为现实主义的道路,有人甚至将其命名为“稻草人主义”。无论是从鲁迅对儿童文学的认识,还是从《稻草人》这部童话集内在特性来看,都可以衍生出这种说法。惟其如此,我们不能将具有强烈现实主义精神的《稻草人》当作童话来看待,因为它所遵循的是事理逻辑而非情感逻辑,并且缺乏童话中的必要的行动性因素。对“稻草人主义”的过分强调,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内童话创作想象力的伸展,我们今天必须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引来的浪漫主义:重读郁达夫《沉沦》中的三篇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是引来的浪漫主义作品。其中的小说《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包含大量的对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作品的引用。与一般五四作家引用西方文学不同,郁达夫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引证上,或认同西方作家并以此为榜样,而是把他喜爱的西方文学作品注入自己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中。虽然郁达夫没能把西方文学的文本放进他的小说后作进一步的创造性转化,从而为中国现代文学开出另一个现代主义写作传统,但是,他的这种史无前例的西方文学的文本引用,至今看来依然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14.
从传统的情节观来看,哈代的短篇小说具有比较严整的结构,不过他的特色在于在构成情节统一性的"因果链"上更是显示出作家独特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哈代牢牢掌握"命运"的主题,以命运为红线串联起整篇小说,这样就把小说的情节同出对人世的深刻洞见的思想内涵统一了起来。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治学严谨又富有创新意识的学者、作家吴组缃先生,其创作的为数不多的短篇小说体现了其圆熟的创作技巧,同时也在这种精到简洁的叙事技巧中突显了处于男权中心社会中的女性命运。  相似文献   

16.
泰戈尔短篇小说的诗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戈尔短篇小说独特的风格中最为鲜明的东西就是其中的诗化特征。本文全面阐述这一特征,并提出印度诗学中的“味论”加以说明。从而证明泰戈尔的短篇小说不仅在语言和激情方面而且在创作准则和理论基础上都与诗歌攸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鲁德亚德·吉卜林以自身独特的人生履历、在其文章中显著的说教风格及其跟殖民主义之间所保持的万般联系,使他逐渐成为英国文学领域里一位争议性的作家。其作品《丛林故事》作为他短篇集中有着最大影响力和流传范围的最广的动物题材小说,综合性地体现了他的创作主体与理念。从表面而言,该小说是一部既有趣又新奇的动物故事集,然而从表象之后的深层次来看,却包含作者对于两种文化影响下自身身份认同的困惑。  相似文献   

18.
欧·亨利一生命运多舛、生活坎坷,隐姓埋名,却名扬四海。丰富的生活经历使他的短篇小说创作有取之不尽的新、奇、巧的素材,他的作品散发着人性美与人情味的芳香,他以独特的创作登上了二十世纪初美国的“桂冠诗人”的宝座。  相似文献   

19.
美国早期文学家爱伦.坡因其在小说、诗歌及创作文论上取得的成就而独树一帜,在文学批评界影响深远。坡在创作理念中对读者反应的重视更使其荒诞、恐怖的哥特小说具有了唯美主义的倾向;从接受美学的层面上来看,坡的哥特小说创作与英国早期哥特小说传统有一定的传承关系,并且他对哥特小说的创新发展在人类精神生态的层面上具有了广泛的社会与文艺功能。  相似文献   

20.
蒂姆.温顿是目前澳大利亚最多产、最负盛名的年青作家,其短篇作品《邻居们》无论是从美学标准,还是从历史标准的角度评判,都值得一读。从美学角度看,它继承了澳大利亚传统短篇的风格,叙述平实,语气自然,细节生动。从历史角度看,它对生活和世界进行了理性的审视,描述了一群小人物的生存状态,揭示了人性的真、善、美,以作品折射社会、反映生活,启迪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