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由于各国在政治,经济、法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等方面不尽一致,其罪刑法定思想体现出来的法律理念和价值取向也各有不同。通过对中西方罪刑法定思想的比较,反思我国罪刑法定原则在立法与司法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三大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它不是西方刑法制度的舶来品,而是我国四千多年法律古文化和现代法律新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法典中关于犯罪的定义依从的是实质定义结合形式定义的方式概括出来的,大体上继承了苏联刑法理论又突出了中国特色。然而,刑法典中以“罪刑法定原则”取代“罪刑类推原则”的今天,这种依然带有严重阶级斗争色彩的具有兜底性条款的有关犯罪的定义已经不合时宜了。我们应当从罪刑法定原则出发对其重新加以审视。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休假     
崔健 《办公室业务》2013,(10):39-39
中国式休假是指国家法定假日挪用周末.打乱上班族的休息时间的现行休假方式。国家将中秋、端午、清明设定为法定节假日.旨在增强节假日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然而。在重视节假日的同时.相关部门将周末双休日与节假日“挪”在一起,“凑”出小长假,  相似文献   

5.
叶璐 《决策与信息》2011,(11):21-21
罪刑相适应原则是当代各国刑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本文从罪刑相适应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以及价值定位入手,对罪刑相适应原则进行分类讨论和多角度分析,了解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其次,探讨罪刑相适应原则不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对罪刑相适应总的适用规则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6.
在前两期“对话”栏目中,我们分别从宏观的角度剖析了传统文化对企业疲软病的治愈以及《易经》“体、相、用”对商业本质的透析.这一期我们将从微观视角,以传统文化中“家本位”为切入点,探讨亲情信任关系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历来,中国的人情观念是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部分,也是当今中国大多数企业发展的基本逻辑.中国企业从发展伊始就与人情密不可分,大部分企业是在家族企业基础上发展而来,其特有的人情模式是维系企业发展的纽带.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人情关系不足以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西方科学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被不断引入.然而,并不是所有企业家都能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管理模式很好地融合,用得不好,反而会出现管理混乱甚至倒闭.  相似文献   

7.
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总体逻辑可以从公民社会的角度进行考察。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方法论上开始对从单纯经济的角度来把握资本主义进行了反思,在学术背景上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转向了西方政治哲学和文化社会学。这一转变,表现在公民社会问题上,就是把经典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基础的视角来理解公民社会,转换到从文化与上层建筑的视角来理解市民社会。这就是作为公共领域的公民社会。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就转变为公共领域的文化领导权问题。从葛兰西的“阵地战”到哈贝马斯的“第三条民主”道路等问题,之后形成的与卢卡奇传统不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开启了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思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刑事和解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9.
庞达 《决策探索》2009,(22):66-66
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是我国刑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作为现代刑法不可或缺的第一原则,它在中国刑法中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建设法治社会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人们也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立法环节上。罪刑法定原则虽已在我国法典化,但仍然抽象地停留在观念上,如何使执法者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中贯彻这一原则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相较于其他罪状的明确性、专属性,空白罪状的设置存在不少争议。本文将从罪刑法定原则下的空白罪状出发,结合当前的立法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罪刑法定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碰到的现实障碍,势必对司法人员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许霆案为视角,对罪刑法定司法化进程中如何克服现实障碍进行了探讨,以期有益于实践。  相似文献   

12.
<正>用中国哲学加西方管理科学,不仅存在着致命的逻辑错误,更存在着严重的实践悖论。从管理科学的角度而言,不存在中国式管理。所谓中国式管理,是指用中国哲学加西方管理科学,也就是用中国的“道”加西方的“术”。然而,这一看起来似乎境界颇高的思想基础,不仅存在着致命的逻辑错误,更存在着严重的实践悖论。西方管理科学与管理哲学的紧密结合纵观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尽管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文化人”等不同的人性假设阶  相似文献   

13.
该书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分别探讨了中国是否具有独具特色的权利思想,以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中西方进行权利对话是否可能的问题。该书结合宋明以来中国儒家思想与19世纪后中国权利概念和权利话语的发展历程,以大量的思想史材料证明,中国始终存在一种与自身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并且基于自身需要而产生的独特权利话语,但这种特色并不会也不应妨碍中国与西方在权利话语方面进行密切交流和对  相似文献   

14.
佘彦  刘金超 《决策与信息》2011,(10):132-133
“差别原则”是罗尔斯在《正义论》一书中想要表达的最重要的核心观点。对其中“公平机会原则”优先于“差别原则”的阐释也就成为探讨罗尔斯正义理论的重要部分。笔者认为所以“公平机会原则”要优先于“差别原则”是程序正义优先于实质性正义措施的必然所达,这也根源于“正当优先于善”这一西方传统思想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中国企业治理结构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兴起的重新定义企业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理论,是对“股东至上”传统理论的一种否定或修正,体现了一种企业与社会关系的新理念。本文对此进行了引进和分析,为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设计中国企业的治理结构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 ,推翻了禁锢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建立了中国民主政治体制。辛亥革命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革新 ,促使社会文化载体之一的建筑文化也随之产生变迁。变迁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形式、结构、功能和材料诸方面 ,从原先被动地、无系统地接受西方建筑文化 ,逐渐过渡到主动运用西方先进建筑科学技术结合中国传统优秀建筑文化进行创新设计并实施于建筑实体。本文所阐述的“辛亥革命时期”涵盖了清末到民国这一历史阶段。(一 )福州传统建筑模式的改变辛亥革命时期建筑文化的变迁是清末以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探讨的是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这一备受社会关注且一直为各学界争论不休的热点话题,笔者从传统侵权行为责任归责原则的理论基础和法律特征的角度出发,来探讨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归责原则问题,明确我国现行法律所采用的是一种不完全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并且从学理和司法实践的角度,逆一步分析了当前我国应当在道路交通事故这一侵权领域实行过错推定的归责方法,最后对明确和规范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并且完善相应的法律规定提出自己的微薄之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司法实践中的罪刑法定原则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转化犯”立法违反了犯罪构成基本原理和罪刑法定原则,不能公平、合理地处理犯罪,失去了其存在的合法及合理依据。如果用情节加重犯理论替代,则不失为一条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蔡巧良 《经营管理者》2009,(24):369-370
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两位极具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思想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化日益交融的今天,对二者思想进行比较,并进一步探析造成两者思想之间差异的原因,不仅能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有利于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的社会背景下,准确地把握、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西方文化,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西方文化地借鉴与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