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时期是一个注重谏诤的时代,谏诤双方皆须遵从礼制.人臣进谏时的言行须合乎人臣之礼,如果君主不纳谏,人臣可以再谏,也可以让高位者谏,还可以离君而去或暂且不管,但不可怨君和弑君.谏诤对象必须听谏,即便不纳谏,也不可以杀害谏诤者.  相似文献   

2.
唐代是中国古代言谏制度发展的成熟时期,尤其是唐太宗贞观阶段成为文士谏诤干政的黄金时代.基于时代的感召,唐代文士具有强烈的谏诤意识,为了纠正君王的错误,他们大胆言谏,不惧刑威,有时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唐代文士的谏诤精神不但与政治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文学写实倾向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重要的谏诤方式,谲谏充分利用了各种机智方法来打动君主,谲谏艺术可归纳为准确把握进谏时机、隐语的运用、取类譬喻等。相应地,上古文学在描写谲谏者形象时,突出了他们对上述进谏方法的成功运用诀窍,突出了他们偏离主流话语和调整叙述视角的机智幽默才智,更突出了他们忧国忧民的可亲可敬品格。上古作者以欣赏的笔触刻画了众多的谲谏者形象,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古代叙事文学人物形象塑造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谏诤是中国古代文官(秦以后设专职谏官)出于一定的集团政治利益向封建君主进言,以规谏过失的言论行为。谏与诤一般合用,分开则有意义上细微的差别,孟子说:“君有过则谏”,汉刘向在《说苑·臣术》中讲:“有能尽言子君,用则留之,不用则去之,谓之谏;用则生,不用则死,谓之诤。”后来逐步形成了封建社会的谏议制度。由于中国古代谏诤直接为政治目的服务,为统治阶级服务,即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帝王服务。因而有关的论著把它当作政治现象或政治思想来研究,例如南开大学刘泽华在  相似文献   

5.
汤毅平 《湖南社会科学》2003,(1):160-161,156
一宋代统治者为了加强对文武百官的控制 ,非常重视监察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宋代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和谏院 ,简称台谏。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 ,分置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官职。谏官组织机构至宋仁宗时始从中书省、门下省独立出来 ,称“谏院”。宋代中央监察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其变化之大 ,莫过于台谏逐渐合流为一。宋以前 ,御史的弹劾和谏官的谏诤 ,区别是很大的。谏诤对象为人君 ,弹劾对象则为文武百官 ;谏诤对事 ,弹劾对人 ;弹劾具有司法性质的强制力 ,谏诤没有约束力 ,只是对皇帝的建…  相似文献   

6.
明代历史上,大臣为捍卫祖制伏阙争礼三次,最早始于成化年间的文华门哭谏。这次争礼因宪宗生母周太后在柑葬问题上与大臣的分歧引起,周太后的跋扈独断激起文武百官大规模请愿。文华门哭谏不仅引起皇室丰忖葬制度的重大变革,也是谏诤皇权不当行为而抗争请愿之开端。  相似文献   

7.
谏诤是中国古代文官(秦以后设专职谏官)出于一定的集团政治利益向封建君主进言,以规谏过失的言论行为。谏与诤一般合用,分开则有意义上细微的差别,孟子说:“君有过则谏”,汉刘向在《说苑·臣术》中讲:“有能尽言于君,用则留之,不用则去之,谓之谏;用则生,不用则死,谓之诤。”后来逐步形成了封建社会的谏议制度。  相似文献   

8.
《理论界》2015,(10)
明代翰林一直被认为是清贵之职,承担赞襄皇猷、文学近侍等责。但是从翰林之设起,其规谏之责便一直为皇帝所重视,翰林的谏职如何发挥作用?翰林官怎样对皇帝进行规谏?进谏之后果如何?这些问题都引起笔者的兴趣。此文以江西翰林李时勉为例探讨明代翰林的谏职。  相似文献   

9.
试论西夏谏官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谏官制度是西夏专制君主政体的构成部分之一 ,西夏谏官的主要职责是规劝君过、劝谏皇帝过失。本文根据西夏文和汉文史籍的有关记载 ,探讨了西夏谏官的职位设置和职级 ,以及谏官的谏诤范围、职责和有关处罚规定 ,通过列举西夏谏官的谏诤实践 ,阐述了西夏谏官在西夏建国前后所起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通过实践阐述了西夏谏官制度消极的一面 ,从而得出结论 :纳谏者兴 ,拒谏者亡  相似文献   

10.
在明代君臣冲突情境中,一些阁臣采取“委曲将顺,乃克有济”之道事君.此种行为取向以阁臣顺从皇帝主张,反对同僚强谏,又积极救护因谏诤而获罪的官员为基本特征.关涉阁臣此类行为取向的舆论评说褒贬不一,贬辞责其不能去位以明大臣气节,褒论则着眼于其能留任以护持时局.明代阁臣的此种行为取向与该时代中枢体制变迁有内在的关联.这种行为取向的存在,使得帝制框架内的士大夫政治获得了必要的弹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然于同官立朝之道,终究在一定程度上注入了谀君的气息.  相似文献   

11.
以讽谏方式进谏者,一般具有如下特色饱读诗书,熟悉礼制,服膺传统道德,为人中正平和.本论文分析了先秦史书中的三类讽谏者宗周大臣、列国卿士、乐师.并指出随着时代发展,开始出现虚构而成的讽谏者形象.讽谏者的谏诤行为具有很强的现实政治功利目的,其谏辞所表现的思想虽然驳杂,但又不乏理想成分在内.他们普遍具有帝王师情结.  相似文献   

12.
宋初论体文以徐铉、田锡、王禹偁三家最为重要.现存徐铉论体文几乎全部是关于君臣关系的讨论,他以"赤心"作为君臣彼此相处的准则,强调儒家伦理,推重士臣作用,为宋人重建儒家君臣秩序及防止皇帝专断提供了一定借鉴,而其中关于朋党及君子、小人之辩的内容也为宋人导夫先路;由于宋初皇帝好文、重谏的政策影响了当时的君臣关系,故田锡的论体文多与科考、论谏活动有关,并塑造了田锡致君为用的精神,以及好直敢谏的政治个性,并进一步影响到了其论体文的创作与品格;王禹偁的论体文与其史观有相通之处,他作史注重"君臣事迹",强调"善恶鉴诫",并善于史实辨正,这在其论体文尤其关于君臣关系的论述中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13.
马关签约后清朝官员的谏诤活动王如绘马关条约签字后,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拒和运动。这一运动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各省在京会试举人组织的“公车上书”,二是京外官员参加的谏诤活动。这一运动虽然未能阻止清政府批准条约,但对晚清历史却发生了深刻影响。以往史著对“...  相似文献   

14.
张先昌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6(12):150-155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隋朝前期监察官作为监察制度的主体大都具有良好的素质,在谏诤皇帝、以匡君失、纠弹官邪、整饬吏治、维护封建国家法律政令的统一和实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隋朝前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出现被后代史学家称誉的"开皇之治",是与监察官们的积极作为分不开的,是监察制度正面效应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关于唐太宗纳谏的问题,谈论者不少。我也想谈一点看法,希望将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引深一步。 封建帝王的纳谏,是在其统治集团内部实行“民主”,这个“民主”是有阶级性的。历来称道唐太宗纳谏,是因为在封建社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他比之于隋炀帝之类唯我独尊、独断专行的皇帝来,的确高明一些。但必须看到他的纳谏只限于统治阶级内部,劳动人民不仅对他没有谏诤的机会和权利,即使对于王朝下层官员有不敬  相似文献   

16.
穆永强 《理论界》2010,(11):125-127
解缙是明初历仕开国皇帝朱元璋、"右文之主"建文帝和以藩王登极的永乐皇帝三朝的谏诤直臣,在成为永乐内阁名臣之前,他曾因违背诏旨受到建文朝权臣弹劾,被贬至边塞河州,充任河州卫礼房吏一年有余。本文根据《河州志》与《文毅集》的记载,勾勒出解缙被贬河州的原因、经过以及对河州当地文化的影响。作者还考证了解缙在河州停留的时间,纠正了《国榷》记载的讹误。  相似文献   

17.
《浅析中国古代的讽谏艺术》作者 许剑铭原载 《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增刊讽谏是一种以言取效的言语行为。讽是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谏是规劝君主、尊长、朋友,使其改正错误。运用一定的语言艺术使人达到知错能改的目的,这就是讽谏。古代的讽谏艺术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直谏。极力规劝,以情感人。达到“生以身谏,死以尸谏”的地步。直谏是功、利兼之,福、祸存之。二是旁谏。委婉陈述,旁敲侧击,曲折适度。方式精微巧妙,语言含蓄委婉,富有戏剧性,是生活与艺术的高度融合。“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皇权的制度性制约包括谏官言谏系统以及以相权为代表的官僚系统,制度性制约的目的在于维护以皇权为代表的皇族利益,限制性权力与被限制性权力具有非对等性带来了制度性制约的弹性而非刚性。"天""德""民"对皇权的非制度性制约是以造成皇帝的天谴、内省、恐惧为基础的。制度性制约与非制度性相互融合,制约的广度与深度高于现代西方,而缺乏的是刚性。  相似文献   

19.
海瑞出身于破落的小官吏之家,处于明王朝由盛转衰和社会矛盾激化的时代。海瑞一生坎坷不平,仕宦生涯沉浮曲折,形成了他的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革新思想。1严厉抨击弊政,提出平等思想。海瑞对当时弊政的抨击是十分严厉的。首先,他不顾杀身灭族之祸,直言敢谏,于嘉靖四十四年十月上《治安疏》。指责嘉靖皇帝“君道不正”“一  相似文献   

20.
在先秦文学中,对谏诤行为的关注是普遍存在的.这一文学现象,是先秦时期的独特思想、文化的结晶,是上古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产物.当时的作者对谏诤主题文学,与其说是视之为纯文学的,莫不如说是视之为政治性的.这种对文献文学性的漠视与歪曲,是由古史传说与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的政治设计共同的合力而造成的,它在先秦一经形成,就成为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根线索,成为准确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把钥匙,我们可称之为"文学的政治化",这是古代中国过度重视政治文化的必然结果.本文认为,只有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切入,才能够真正理解包括谏诤主题文学在内的先秦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