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9.11"事件的发生暴露了美国情报安全部门的严重缺陷,它促使美国政府和国会统一认识,加快对美国情报部门的改革。美国参众两院的情报委员会于2003年7月24日发表了关于"9.11"事件的最终调查报告,分析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对情报部门提出了改革建议。可以说,为防止"9.11"类似事件的再发生以及美国反恐战争的顺利进行,美国情报体制必须进行改革。对于美国情报体制改革我们是否提出以下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 ,酷刑是一种公认的国际犯罪。但从历史的角度看 ,酷刑则经历了从法定对付犯罪人、犯罪嫌疑人的手段到在国内法中受到冷落乃至在世界范围内被全面禁止的演变。事实上 ,酷刑罪的产生是人权理念兴起的必然结果 ;禁止酷刑公约的签定是人权保护具体化的重要步骤。鉴于此 ,有效遏制酷刑也应从积极接受人权理念、完善人权保障机制以及加强人权教育与自觉抵制酷刑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先发制人"战略便成为美国奉行的对外政策,也是"布什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对以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为基础的当代国际关系和现行国际法律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冲击。诸多专家学者为此展开了讨论。旨在分析"先发制人"战略的提出及其影响,以更好地把握其实质,把握当代国际法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东欧共产党国家的政策,呈现出三色"光谱"的样式.美国政府在1948年苏南冲突后就确立起对南斯拉夫的差别政策.随着演变战略的推行,美国政府全面调整了对苏联卫星国的政策,开始改善对卫星国政权的态度.但美国政府对东德政权坚决抵制,并出台了专门的政策文件.波匈事件之后,美国政府加速推行演变战略,倡导反对"共产党帝国主义".美国先后重新修订了对南斯拉夫、波兰和对一般卫星国的政策,扩大同这些东欧共产党国家政权的交往.与此同时,美国对东德的政策仍延续不变.这些政策差别,一方面表明美国总体上改变了对东欧共产党政权的态度,另一方面也表明柏林墙时代之前东德处于美国的高压政策之中.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核心人权条约实施机制是国际人权法核心的组成部分,其改革一直是各种人权利益攸关者聚焦的热点。现有的改革和加强建议,无论是联合国的专家报告,还是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的"加强进程",或是联合国大会启动的"政府间进程"都没有取得缔约国的广泛认同。加强核心人权条约实施机制,除了从技术上改进缔约国报告制度和人权条约机构的审议程序之外,应在现行的核心人权条约框架下采取适当的加强措施,并始终坚持缔约国主导的原则,且从根本上着力提高缔约国的履约能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美国政府积极推行人权外交,经常以人权为幌子攻击其它国家,干涉他国内政,俨然以人权的卫道士自居,那么,美国的人权外交是如何产生的?美国政府推行人权外交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这是本文论述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9.11" 事件后,美国对其中东利益重新进行了界定,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成为首要目标.小布什政府认为,实现上述目标的根本性措施是促进中东地区的民主化.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推进中东民主改造的"自由议程".小布什政府的中东民主化政策有着明显的先天不足与后天失调之结症,它忽略了中东地区的政治现实,脱离了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如果美国一味地追求选举性的民主,其结局至多不过产生民主政体的变异形式--非自由的民主.从根本上讲,如果美国政府不改变其霸权主义的中东政策,不积极地和平解决阿以冲突,其中东的民主改造不过是徒劳无益、一厢情愿的虚幻而已.  相似文献   

8.
王志 《理论界》2010,(3):207-208
冷战结束后现实主义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9.11"事件的发生改变了这种状态。"9.11"事件不仅给美国经济造成沉重打击,而且也给美国人的心理造成巨大伤害,作为全球超级大国,美国再一次把精力集中在国家安全上,这同时也给"美国的理论"现实主义带来了重整旗鼓的契机。现实主义在"9.11"事件后的变化一方面体现在理论的重新整合上,另一方面继续对冷战后国际局势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作为有着悠久的历史的现实主义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从美国政府注重语言战略和加强高校外语教学的历史看,1957年苏联卫星成功发射引发美国<国防教育法>出台,开创美国高校外语教学服务于国家安全战略之先河.21世纪之初的"9.11事件"引发美国<国家安全语言计划>出台,使美国高校外语教学服务于国家安全战略进入新阶段.这些都为我国进一步改进与健全外语教学体系以及汉语在"开放"和"安全"之间寻求平衡提供了启发与警示.  相似文献   

10.
美国政府"反恐战"政策对国际法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振明 《社会科学》2008,33(5):21-26
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后,布什政府把恐怖主义看作头号威胁,并发起了针对恐怖分子的"反恐战".美国的反恐战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有关战争法与国际刑法、自卫权与先发制人攻击、战俘身份认定与监禁措施以及酷刑审讯行为等一系列问题的法律和政治思考,并对布什政府的立场提出了广泛的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