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湖南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是旅游资源大省,但并非旅游产业大省。虽然近几年湖南旅游业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不高,与旅游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称。本文分析了湖南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湖南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与云南的旅游资源保护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首次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对如何发展云南的旅游业进行了认真的探讨。认为要将云南建成旅游大省,保持云南省旅游业的持续性优势,关键在于保护好云南的旅游资源。文章从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两方面指出了云南旅游资源目前所面临的危机,并提出和分析了旅游业对云南自然和生态环境带来的一些问题。从如何与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相和谐地发展旅游业等方面阐述了以发展生态旅游来保护和改善云南旅游资源、促进云南旅游业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广西旅游资源开发投资抉择蓝雄现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成功与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这个国家或地区旅游资源的丰富和特色,取决于该国或地区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在建设广西旅游大省的过程中,我们不能...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症结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芳 《社会科学家》2004,(4):114-116
河南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但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低下,旅游产品相对滞后,没有适时推出有特色的新产品进入市场,旅游业收入增长缓慢,没有发挥出旅游业收益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优势。为了改变此种状况,河南省政府宜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注重高品位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推出名牌产品,深化旅游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服务,加强产品创新及宣传推介工作的力度,真正变旅游资源大省为旅游经济大省。  相似文献   

5.
实现旅游大省的战略举措──论创建旅游度假区与发展云南旅游业的关系花泽飞云南省旅游业经过改革开放16年的发展,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形成了一定的旅游产业规模,已成为全国引人瞩目的热点旅游省份之一。尽管云南省旅游业近年来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要...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名牌旅游产品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是我国旅游资源大省,但其旅游产品体系特色不鲜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河北旅游业的发展。本文提出了创建河北名牌旅游产品体系的对策,从景区景点、节庆活动,旅游线路及旅游城市三个方面建设河北省名牌旅游产品体系,通过建设名牌旅游产品体系,促进河北省旅游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特色旅游:湖北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是世界的新兴产业,也是湖北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怎样保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势头,是旅游业能否成为全省重大支柱产业的关键。本文在对湖北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市场特色深入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制约湖北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发展湖北旅游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发展四川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雪梅  甘丽 《天府新论》2003,(1):106-108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四川是个旅游资源大省 ,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文化传统内容 ,四川目前未能充分发挥名城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要在保护的基础上 ,加大其开发、利用 ,深入挖掘其内涵。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是我国旅游资源大省,但其旅游产品体系特色不鲜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河北旅游业的发展.本文提出了创建河北名牌旅游产品体系的对策,从景区景点、节庆活动,旅游线路及旅游城市三个方面建设河北省名牌旅游产品体系,通过建设名牌旅游产品体系,促进河北省旅游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江西旅游资源特点和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实现江西旅游资源合理开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理论界》2016,(5)
辽宁具有丰富的工业资源,悠久的工业历史,开发工业旅游产品具备得天独厚的战略优势。本文通过对辽宁工业旅游资源及优势的战略剖析,提出统筹规划省内工业旅游资源,实施战略联盟和一体化协同发展是辽宁工业旅游发展必然选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打造"中国工业文明之旅"的辽宁工业旅游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构想,并从五个方面对其实现路径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2.
胡晟妍  郭舒 《理论界》2006,(8):68-69
辽宁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随着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辽西旅游热线的开发,辽宁的旅游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可喜成绩。近年来,区域旅游合作成为一股热潮,为实现辽宁旅游的长久发展,构造省内旅游圈势在必行。本文对城市群和旅游圈概念进行了阐述,从辽宁旅游的现状出发,提出构造辽宁城市旅游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独特的资源禀赋,旅游业已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中还存在量增利薄、供给不足、管理滞后等问题。为此,本文在探讨青海旅游业发展思路、原则及目标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的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把广西列为沿海开放省区的决定,给广西的旅游业带来了难得的良好机遇,而广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作出“把广西建成旅游大省”的战略决策,使广西的旅游业真正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广西的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桂林山水”在国际上早已享有盛名,是广西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改革开砍以后,随着北海被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北海逐步发展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城市。中越关系改善后,与越南接壤的凭祥、东兴边境地区,以边贸商务为特点的边境旅游又给广西的旅游业注入了新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昆明城市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要把旅游业建成云南的新支柱产业、把我省建成旅游大省的目标。昆明作为云南旅游业的排头兵,其旅游业发展如何,直接关系到这一目标的实现。本文从城市建设的角度对昆明旅游发展问题作了思考,认为城市建设对旅游业的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昆明的城市建设在促进旅游业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必须把城市建设作为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考虑,实现旅游开发与城市硬件建设、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阐述西藏自然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西藏旅游业发展中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与劣势问题,并由此提出实现西藏自然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李丹 《理论界》2008,(6):245-24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越来越密切。文化旅游成为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增长点。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是提高区域旅游业持久生命力与吸引力的关键。鞍山良好的区位优势、独具特色的文化构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为发展文化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全面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是当前我国旅游业一项战略性工作。盛学峰先生一文以黄山市为例,通过对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背景和黄山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针对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提出转型升级的要求及整合旅游资源、调整产品结构,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完善旅游设施、营造优良环境,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技术创新等推动黄山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论陕西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大省,有着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全省各地旅游业发展迅速。据统计,1995年全省接待境外旅游者44万人次,创汇1.39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2100万人次,收入42亿元人民币。全省旅游业总收入达53.54亿元人民币。然而,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观察,就会发现陕西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与旅游大省的地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1995年全国接待海外旅游者最多的是广东省,有620万人次,北京是206万人次,名列第二,连山东省都是45万人次,而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陕西省仅仅为44万人次,名列第十位。如果从全国主要城市的国际旅游收…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资料表明全国有24个省市区将旅游业列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或重点产业.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和迅猛膨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作者首先根据规模指数将全国大陆31个省域划分了不同类型,然后对各省域的旅游资源规模、旅游投入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各指标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位次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三大因素,其中旅游资源因素作用更大.但是它们的相关系数还不够换高,反映出对旅游产业、旅游资源、旅游投资规模量化时选取的指标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同时指出旅游发展动因研究还有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