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连立 《管理科学文摘》2009,(35):212-212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发展我国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措施,怎样扩大大学生的有序政治参与是一个重要课题。扩大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可从国家、社会、学校三个方面着手:应重视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制度供给和政策导向;发挥民间组织在大学生政治参与中的作用;通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来优化大学生的主体性条件。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域下,努力扩大我国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特别是扩大在转型期中国社会积存的社会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畅通其利益表达渠道,有效维护其利益,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均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我国行政监督中公民参与活动有了显著的改进,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公民参与监督的实际效果。本文在阐述制约公民参与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公民参与监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行政监督中公民参与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翟峰 《秘书之友》2008,(11):1-1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这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方式,而立法关乎民生,更应依规让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5.
侯瑜  唐富灵 《经营管理者》2009,(17):168-168
基层民众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是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一个明显特征,主要表现为暴力维权、越级上访、自残恐吓、抗拒行为等。广大基层群众大量采用非制度参与的表达方式,除了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客观因素外,还有基层民众自身的主观因素。对这些因素的深入探讨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网络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网络民主下,公民直接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公共行政中的公共精神与公民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的新的挑战,要努力发展网络民主,必须加快网络立法,缩小数字鸿沟,扩大参与主体,实现政府与公民网络参与政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张晓宇 《办公室业务》2020,(6):185-186,19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开始日渐加快,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新的时期社会政治参与的高涨是必然现象,并且政治参与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有序稳定发展。本文立足于民主政治参与理论,结合湖州市政治参与路径建设的实际,分析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发展,并针对制度建设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崔光霞 《决策探索》2009,(10):21-22
公共政策必须是公众可以参与的政策,而且要从决策的提出、形成、执行到决策的反馈等公共政策全过程都要有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结合当前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探讨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形式,在我国的民主政治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已然成为政治参与的一种主要形式。当代大学生在互联网用户中所占比重较大,大学生以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积极的政治参与意识成为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好比一把双刃剑,有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面,在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对政府工作起着监督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而面对这些问题,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身都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使网络政治参与能够真正地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关系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进步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品质为基础,通过调查大学生政治参与情况,反映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存在的一些问题: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行为的不一致、高校政治教育的缺失以及政治参与目的的功利化,给个人、学校以及国家相关借鉴,从而有利于扩大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网络政治参与是互联网时代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新形式,必须全面考量其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多维价值及作用机理:网络以信息平等自由的互动方式弥补了间接民主的设计原则与实行效果的不足,网络的自由度与竞争度使协商民主的形式更加多样、功用的发挥更加充分,网络表达方式引致的超强动员能力扩大了参与的外延,高效推进了公民政治社会化;与此同时,网络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网络参与主体的实际能力差异和行为的非组织性、复杂性导致其必然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必须从认识、环境、制度等多个层面对其予以引导规范,不断拓宽民主执政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农民的政治参与程度是衡量国家政治生活健全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影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程度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经济因素。从经济角度分析了当前农民政治参与扩大的原因、表现出的特点及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制约,进一步深化对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的认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了全面部署,其中首次提出要把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作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一战略部署,顺应了扩大广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客观要求,集中突显出党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精髓,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基层民主的高度重视,对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多数农民的政治参与程度直接影响我国政冶民主化的进程。因此,对农民政治参与进行研究意义重大。当前,农民的政治参与以非制度化参与为主,存在政治意识冷漠、被动性明显,政治参与环境欠佳等问题,这是由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优化政治参与环境、改善农村经济状况、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等途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农民政治参与质量。  相似文献   

15.
政治参与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核心因素,是公民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弱势群体争取、维护、实现自身利益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界定”弱势群体”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制约瓶颈和原因, 认为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加强和改善弱势群体政治参与势在必行。从政府理念、监督机制、组织建设、文化教育等视角出发,提出了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6.
公众参与是社会参与机制中的核心部分,也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公众参与引入到城市管理中,是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领域中贯彻党的群众观念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7.
王雪 《管理科学文摘》2012,(15):137-138
本文基于公民社会的视角,通过对网络政治和网络参与的涵义、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对于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进行详细研究,提出对解决网络政治参与问题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从而有利于我国公民社会的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扩大,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和参与能力也不断提高。为不断完善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我们有必要正确理解和处理人民大众政治参与的量与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对公民参与概念的界定,对当前中国新型公民参与机制现状的探究,提出完善公民参与机制的建议,以促进公民参与和民主政治的推进。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阐述了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提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对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做了全面规划和部署。这对于新形势下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越性具有重大意义。一、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