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观察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各种肺内合并症例数及其他疗效指标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接受开胸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7例,根据接受手术时间随机分为呼吸锻炼护理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呼吸锻炼组手术前进行缩唇呼气法和深呼吸法训练,出院前统计了术后各种肺内合并症例数及其他疗效指标。结果呼吸锻炼组术后住院期间术后肺部感染例数、其他肺内合并症例数、术后呼吸指数、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等统计指标均明显少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呼吸锻炼护理可明显减少老年胸部手术患者术后各种肺内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排痰专项护理改善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各种疗效相关指标.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75例,随机分为排痰护理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排痰护理组手术后进行排痰专项护理,出院前统计了术后各种疗效相关指标.结果 排痰护理组住院期间术后肺部感染例数、肺内其他合并症例数、术后呼吸指数、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等统计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每日排痰量均明显多于后者(P<0.05或P<0.01).结论 呼吸锻炼护理可明显改善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各种疗效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影响。方法选择近年来在我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94例,根据志愿原则分为呼吸锻炼护理组(63例)和对照组(31例),呼吸锻炼护理组手术前进行缩唇呼气法和深呼吸法训练,出院前评估了肺功能各项指标。结果呼吸锻炼护理组术后住院期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肺部感染例数、术后呼吸指数和二次括管例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可明显改善老年肺痛患者术后各项呼吸功能指标。减少肺部合并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保温干预改善老年肺癌全麻手术患者各类相关指标数据。方法连续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81例,入选对象均采用全身麻醉,并按接受治疗时间随机数字表分为保温干预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术中保温干预包括了多种保温措施,观察两组对象围术期各类相关指标数据。结果保温干预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寒战例数、躁动例数、肺内合并症例数及ICU停留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术后体温均明显高于后者(P0.05,P0.01)。结论保温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肺癌全麻手术患者围术期各类相关指标数据,减少术后寒战、躁动和肺内合并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改善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各种疗效相关指标现况。方法连续选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ICU内接受治疗的老年肺癌术后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47例)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45例)。预见性护理内容包括:一般预见性护理、预见性呼吸道管理及其他预见性护理3部分。结果观察组各类并发症发生例数及发生率、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明显改善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各种疗效,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呼吸功能训练护理改善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后疗效指标。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77例,入选对象随机被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手术前接受了呼吸功能训练指导(包括缩唇呼气法和吹气球法),对照组只接受肺癌围术期常规护理方法。对照比较两组术后各类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的RI、每天排痰量、肺部合并症、拔管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开始步行时间及停留ICU时间等术后疗效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呼吸功能训练护理可明确改善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各类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专项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癌术后心律失常患者各类疗效指标的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胸外科接受全肺切除术的老年原发性肺癌术后患者91例,依据接受手术时间和随机数字表分为专项护理干预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全肺切除术围术期常规治疗,专项护理干预组增加了专项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呼吸道术前干预,疼痛干预,辅助通气干预,排痰干预,监测水、电解质数据和鼓励尽早下床活动),并进行了心律失常各类疗效比较。结果专项干预组的发生心律失常例数、平均每天心律失常数目和平均每小时心律失常数目等检出心律失常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1)。结论专项护理干预可明确改善老年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患者各类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围术期预见性护理预防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方法连续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接受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139例,入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为围术期预见性护理组(70例)和对照组(6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了腹部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组另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术前整体评估及干预、指导相关呼吸训练、配合手术、术中保温护理、术后协助翻身及排痰、加强鼻胃管护理、尽快处理分泌物和呕吐物、尽早拔除气管插管及鼓励早期下床活动等,出院前评估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例数及其他疗效指标。结果围术期预见性护理组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例数、单纯肺内感染例数、入住ICU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P 0. 01)。结论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可明确减少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及改善其他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肺内感染(PPI)易患因素。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沈阳市胸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155例,对他们进行了"PPI常见易患因素问卷"调查,并按术后有无发生PPI进行分组对照比较。结果 155例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发生术后PPI者71例,患病率为45.81%。PPI组的吸烟指数、既往呼吸疾病史例数、合并糖尿病例数、中央型肺癌例数、术前KPS评分、术前肺功能异常例数、全肺切除术例数以及手术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和留置引流管时间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吸烟、既往呼吸疾病史、糖尿病、中央型肺癌、术前KPS评分、术前肺功能异常、全肺切除术以及手术、使用呼吸机和留置引流管时间过长均可能为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发生术后PPI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排尿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普外科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77例,按接受腹部手术时间分为专项排尿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专项排尿干预组另行术前专项干预训练(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相关肌群收缩、舒张训练及尿管定时夹闭、放开训练),比较两组术后排尿观察指标。结果排尿干预组的1天内站立排尿例数、3小时内自行排尿例数、卧床自行排尿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尿潴留例数则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项排尿干预可明确改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排尿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感染患病率指标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盘锦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接受腹部手术老年患者95例,将他们按接受手术时间随机分为预见性护理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均接受了腹部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组另行预见性护理(包括了术前、术中和术后3大时间段),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感染患病率指标。结果预见性护理组肺感染患病例数为5例,患病率为10.42%,明显少于对照组(13例和27.66%)(χ2=4.65和P〈0.03)。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明显减少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感染患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老年肺癌患者手术后ICU停留时间内各类护理工作量指标。方法连续选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ICU内接受治疗的肺癌术后患者177例,入选对象年龄进行分组,≥60岁,69例(老年组)和<60岁,10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术后ICU停留时间内各类护理工作量指标。结果术后ICU停留时间内,老年组的呼吸道护理时间、基础护理时间、康复护理时间、心理护理时间、个体化护理时间和各类护理总时间均明显多于对照组( P<0.01,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手术后ICU停留时间内各类护理工作量较大,制定护理计划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营养护理方法对老年腹部术后患者疗效指标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肝胆胰外科接受治疗与护理的老年腹部术后患者85例,入选对象随机被分为早期营养干预组(48小时内行营养护理,43例)和对照组(≥48小时行营养护理,42例,对照组),营养护理包括肠内营养(EN)及肠外营养护理(PN),出院前评估各类疗效指标。结果早期营养护理组的摄食开始时间、恢复肠鸣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频度、ICU停留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总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早期营养护理方法可以明显改善老年腹部术后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沈阳市区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呼吸衰竭(RF)易患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178例,对他们进行了"RF易患因素问卷"调查,并按术后有无发生RF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178例老年NSCLC患者发生术后RF者54例,患病率为30.34%,入选对象中术后无RF者124例(对照组)。两组患者RF易患因素各类指标比较中,RF组的吸烟指数、既往心血管病史例数、既往呼吸疾病史例数、术前肺功能异常例数、全肺切除术例数、术后液体入量大例数及术后肺内感染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吸烟、既往心血管病史、呼吸疾病史及术前肺功能异常、全肺切除术、术后液体入量大及术后肺内感染均为沈阳市区老年NSCLC患者术后RF常见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营养护理干预改善老年肺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评估指标。方法连续选2013年1月~2013年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ICU内接受治疗的老年肺癌术后患者36例,营养护理干预包括肠内营养(EN)及肠外营养护理(PN)两部分,干预前后检测各类营养状态评估指标[体质量指数(BMI)、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和淋巴细胞总数(TLC)]。结果36例老年肺癌术后患者接受营养护理干预后BMI、ALB、TCH、TG和TLC等多数评估指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P<0.05)。结论营养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肺癌术后患者各项营养状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ERAS)改善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019年1月至6月在盘锦市中心医院接受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91例,入选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ERAS干预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上腹部手术常规护理,ERAS干预组另行ERAS护理干预,比较术后胃肠功能指标。结果 ERAS干预组的拔管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腹胀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ERAS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保温护理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指标及围术期合并症影响。方法选择近期接受腹部手术患者的老年患者95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保温护理干预组(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护理保温干预包括:保证术中环境温度、注意外露部位的保暖、预防其他导致低温的因素、输入液体及冲洗体腔液体应预热、手术以外部位保暖。结果干预组的鼻咽温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心率、收缩比、平均拔管时间、平均清醒时间、寒战和躁动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保温护理可改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苏醒及生命体征指标,围术期合并症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改善老年胃癌患者各种临床疗效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外一科接受胃癌手术老年患者89例,入选对象按接受手术时间随机被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他们术后住院期间各种临床疗效指标。结果 EEN组的开始摄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卧床天数、并发症数目及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明确改善老年胃癌患者各种临床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疼痛和睡眠质量指标影响。方法 选择近期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73例,随机分为舒适护理干预组(87例)和对照组(86例)。舒适护理干预包括疏导心理情绪、认知干预、疼痛护理和体位护理等。疼痛和睡眠质量测评分别采用主诉分级法疼痛评估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结果 干预组术后CVRS为(1.94±0.8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27±0.96)分(t=2.420,P〈0.01)。干预组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等成分评分和PSQI总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疼痛和睡眠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照分析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完全肠外营养对疗效指标数据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接受胃癌手术老年患者75例,他们按手术时间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EEN组,38例)和完全肠外营养(TPN组,37例),观察术后各类疗效指标数据。结果 EEN组的摄食开始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部不适例数、卧床天数及住院总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术后EEN可显著改善老年胃癌患者各类疗效指标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