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作为内容产业之一的图书出版行业,面对过分强调出版的产业功能和经济功能,过分强调自然科学的重要性,过分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过分强调速度和效率的氛围,图书编辑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意识。图书编辑应强化政治责任意识,具有不断提高民族人文素质的意识,加强协作意识,强化精品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述编辑在图书出版的经营过程中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的职能随体制转变而改变,必须重视发挥编辑的经营作用,图书经营才能取得好效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以及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已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我国的图书出版业。在这种形势下,图书编辑作为出版活动的主体力量,面临着巨大的观念和能力考验。笔者认为:除了传统的基本业务能力以外,现代的一流图书编辑需要具备现代意识、全球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社会意识、精品意识和竞争意识等12种意识。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为的出版业会有什么样的态势,图书编辑美学面临怎样的挑战,不得不引起人们郑重的思考.编辑手段现代化、出版信息数字化、出版媒体多样化,为图书编辑美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审美创美空间.编辑利用桌面出版系统,使植字排版灵活化、图像图形超凡化、表现手段多元化、设计风格多样化,图书编辑美学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论编辑的优化选题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的选题意识关系到图书的质量是否符合出版的前提。优化选题是衡量编辑工作的重要标准。图书质量、符合读者需要、超前意识、具有高效益是选题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市场经济的运作正迅速介入我国的图书出版业 ,同时出现了编辑审美意识的滑坡现象。本文从图书美的审美对象入手 ,就图书美的审美主体、图书美审美主体的规定性以及图书编辑的审美意识与市场意识的关系等方面 ,讨论图书编辑活动中加强审美意识的问题 ,以期引起广大图书编辑工作者在出版工作中对美的追求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学术期刊出版正在经历和面临三大转型,即期刊传播形态的数字化、期刊经营的产业化、期刊生态格局的精细化.文章针对转型期学术期刊编辑的思想困惑,理性分析了三大转型的基本含义及其给传统学术期刊出版业及出版编辑带来的影响,并参照国内外有关观点和做法,提出了编辑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应对策略,即:坚守学术核心、强化“市场”意识、找准新的角色定位、拓展知识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图书出版业作为一种产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的图书编辑职业意识和工作方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图书编辑必须适应图书市场竞争的需要,转换职业意识,迎接挑战。新形势下图书编辑的职业意识应该包括:导向意识、服务意识、策划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9.
外版图书的大量引进显现了诸如图书品质低下、市场反应平淡等问题 ,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外版图书出版成功的例子。作者从编辑的角度 ,分析了应具有何种素质与能力才能自如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引进版图书市场 ,更大程度地保证引进版图书的卓而不群和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图书出版与学术期刊编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是一个文化大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图书出版与学术期刊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我省的图书出版与学术期刊存在这样或那样一些编辑问题,如价值法则泛化,导向功能缺失;编辑策划流于形式;文献信息密度低;内容缺乏创新,语言表达形式不完美,等等.加强编辑自身修养,提高编辑业务素质,是克服目前我省图书出版与学术期刊存在问题,提升其文化品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