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论定式合同的缺陷及控制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式合同是现代经济活动中广泛使用的一种交易工具,具有许多交易优势。但是,定式合同也存在严重缺陷。本文对定式合同的缺陷及控制途径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定式合同的缺陷主要是产生大量不公平合同条款,损害合同相对人的利益。控制途径主要有立法控制、司法控制、行政控制和社会控制等。  相似文献   

2.
试论定式合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式合同与一般合同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承诺方的不特定性,即定式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是特定的,而相对人是不特定的第三人。定式合同在法律上引发的问题是定式合同的制定者利用其优势地位,制定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消费者的条款,即不公平条款问题。在我国,规制定式合同不公平条款的立法尚属匮乏。在正在起草的统一合同法中应该对此问题做出相应的可操作性规定,在定式合同规制问题上应进行价值衡量,既不能过宽有损于消费者,也不能过严而有害于交易。  相似文献   

3.
显失公平是一个无法定义的抽象概念,主要适用于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合同。显失公平规则的制度价值在于对合同自由原则进行修正。其构成要件包括实体性要件和程序性要件,前者指合同或者合同条款对一方当事人过分有利,后者指受损害方无法做出有意义的选择。这两种要件都存在进一步细化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合同——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为共同达到一定目的,确定其法律关系的协议。 合同的解释——受理合同纠纷案的仲裁庭或法庭依其职权对合同条款或所用文句作出正确分析和确认。解释之结果,或肯定或否定合同的存在和效力,并成为决定当事人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经济责任的依据。正由于合同的解释与当事人的经济利益和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休戚相关,各国法学家和法律都努力探索合同解释的科学原则和理想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不公平格式条款的形式性规制方法不对合同条款实质上公平与否进行直接评价,而是通过考察条款是否"纳入"合同、对已纳入合同的条款作"不利于提供者"的解释或者考察合同条款是否满足透明性原则的要求,从而达到规制不公平格式条款的效果。其优点在于无需考察显失公平规则所要求的主观要件,无需对其客观要件即对价是否重大失衡作出评价,具有法律适用技术上的独特价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9条应当借鉴"纳入"规则予以修正,增加"透明性原则"作为该条第2款。  相似文献   

6.
一、情势变更原则的含义、产生及在我国的现状所谓情势变更原则是指在合同订立以后,合同关系消灭之前,作为该合同赖以成立的情势,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事由发生了不可预料的变化,从而导致原来的合同关系显失公平时,应酌情变更合同内容或解除合同关系或免除一方当事人责任的一项法律原则。所谓情势,是指合同成立时作为该合同赖以成立的客观环境或基础发生了当事人不能预料的变化。所谓变更,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论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实信用是经济交往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为了协调因垄断、战争、经济危机以及社会变革所引发的社会矛盾,为了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保障社会利益,近现代民法,尤其是现代合同法将诚实信用吸收为基本原则,用以昭示民法的价值,指导当事人的民事活动,补充法律的不足,以及解释合同、解决争议。处于变革中的中国社会也急需确立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用以指导和约束当事人的合同行为,并公平解决合同纷争。  相似文献   

8.
在当事人对合同内容发生争议的情况下,对其争议的约定进行解释是必须完成的一项作业。在合同文义清楚、明确但导致的结果却明显不公平、不合常理的情况下,也应当向公平的方向进行解释。无论合同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解释,都不能使合同的权利义务显失公平;在运用交易习惯进行解释时,主张依交易习惯解释的当事人,应当举证证明交易习惯的存在和合理性;使用括号注释表达合同某一内容的情况下,只要括号内的注释内容是明确且比较合理的,就应以括号内的内容为准。  相似文献   

9.
应当预见规则是各国合同法在确定合同违约损失赔偿时普遍遵循的原则。在探讨违约损失赔偿范围历吏演变的基础上,应当预见规则的产生则有其历史的逻辑。应当预见规则体现了合同当事人对公平的法律价值和效率的经济理性的平衡把握,使合同制度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在这一规则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在保险合同纠纷中,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存在随意性。为此,须明确界定歧义,将保险合同作为整体,以一个保险"门外汉"所能达到的理解力为判断标准。同时,不同的歧义类型在价值取向上也存在差别,包括促成保险人谨慎起草、消除合同当事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以及实现公共政策等。不利解释原则只适用格式合同,对个别商议条款并不适用。并且,该原则与其他合同解释原则或解释方法组合适用时,应遵循外在位阶关系,仅为备用解释工具。  相似文献   

11.
我国对合同效力范围规则应当采取的立场是,首先应一般性地承认,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而享有利益的第三人在合同中的权利,即确认受益第三人可以直接起诉债务人。另一方面,对受益第三人以外的、基于客观事实而存在的其他第三人,能否享有合同权利且直接向债务人主张权利,以及合同对第三人施加义务的问题上,应当持谨慎的态度。在制度适用上,并非必须以当事人具有为第三人创设权利的意思为必要条件,只要合同当事人具有通过合同使第三人获得利益的意思,就具备了第三人享有合同权利的一般条件,至于有无为第三人创设权利的意思,均不影响第三人直接向债务人请求履行合同或提起诉讼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未生效合同并非尚未发生效力的合同,只是在约定或法定生效条件成就前部分发生效力的合同。未生效合同在生效条件成就前后处于双重义务的结构状态,生效条件成就前当事人应当履行合同准备义务,生效条件成就后当事人受合同给付义务约束。由于合同准备义务产生于成立并有效的合同关系基础之上,因此违反该义务所应承担的责任性质是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13.
高圣平 《南都学坛》2007,27(6):86-89
旅店洗衣单是旅店与旅客之间洗衣服务合同的书面凭证,在性质上属于承揽合同。洗衣单条款因具有规格化、定型化的形式特征和不允许旅客改变其内容的实质特征而具有格式条款性质,对其应依合同法中格式条款的规制方法予以控制。各种不同类型的洗衣单条款,其效力基础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财产保险合同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合同。财产保险合同的成立要件、生效原因、终止时间与其他合同比较有明显的特殊性。财产保险合同应属于不要式合同,其成立的时间应是保险当事人就保险合同的条款达成一致时;保险费的缴交是合同履行问题,不应将保险费缴交的时间作为财产保险合同法定的生效时间;财产保险合同的终止一般向后产生约束力,但在法定或有约定条件存在时,也向后产生溯及力。  相似文献   

15.
系列合同是围绕着一个中心事件而在不同当事人之间缔结多份合同的现象。按合同相对性原则,合同效力不及于第三人,因此第三人不能针对违约当事人请求救济。然而出于社会正义和司法效率的考量,在系列合同中,赋予受损害的第三人以合同上权利,直接寻求针对违约当事人的权利救济是有正当理由的。实践中,系列合同呈现辐射式和链式两种不同的形态,第三人在不同形态的系列合同中获得救济的条件和方式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6.
应用于交易领域的智能合约融入区块链技术,以代码形式表现,可实现合同履行的自动化和不可逆,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合同模式.自助行为说、代理说将智能合约视为对合同过程的外部增强,是侧面功能的法律阐释,并未完全捕捉到实质.智能合约并不一定跨越整个合同过程,也可仅是合同过程某个方面或某个阶段.法律意义上的智能合约不是合同新类型,而是合同关系形式的新发展,即当事人缔结和履行合同的新形式,合同性质未发生实质变化.智能合约满足特定要件构成特殊的书面形式,具有"书面形式+自动履行"功能的特质.民事主体通过智能合约形式订立合同应遵守《民法典》等现行法律的具体规则,以保证合同依法成立与生效.智能合约不等同于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认定其效力应结合智能合约应用中的具体问题展开具体分析.从立法上确认智能合约,在符合国家现有法律、政策基础上编写和应用,实现形式的合法化、内容的规范化是该技术谋求长远发展的保障.技术起步的现阶段,纸质合同、一般电子合同与智能合约在不同方面发挥协作作用,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民事交往、商业交易的主要状态.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草案)》是自1954年第一次公布宪法草案以来,我国第十三部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立法建议和意见的法律草案。起草制定《劳动合同法》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劳动关系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二是《劳动法》中有关劳动合同的一些条款已经不能适用。《劳动合同法(草案)》的立法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约定“试用期”进行限制;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终止时支付经济补偿金;规定用人单位的缔约责任和后合同义务。  相似文献   

18.
格式条款订入合同是规范和解释格式合同的前提,也是格式条款效力的基础。实践中,使用格式条款的一方通常为经济上的强者,作为消费者一方则处于劣势地位。为了矫正这种不平衡,须对使用格式条款订入消费者合同进行严格的规制,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通常,格式条款须经要约阶段的充分明示和承诺阶段的意思合致才能订入合同,且该条款不得为“异常条款”和“与个别约定条款相抵触的条款”。  相似文献   

19.
财务契约作为企业契约集合中的一个子集合,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深远。在对契约、财务契约、公允价值等相关概念进行释义的基础上,对财务契约集合进行分析并从财务契约的角度探析了公允价值研究的可能路径,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与未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0.
格式条款是合同法上的重要制度。我国现有合同法论著一般并未将格式条款的构成要件作为一个独立问题加以研究,笔者主要从六个方面分析讨论了格式条款的法律特征,即制订方面的特征、适用范围方面的特征、内容方面的特征、当事人关系方面的特征、形式方面的特征、解释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