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重庆主城区两江四岸指的是地处中梁山与铜锣山之间的长江与嘉陵江区域,是三峡库区的库尾段,目前面临江岸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岸线植被功能退化等生态问题,尤其是该段既存在库区消落问题,又存在上游自然河段洪水冲刷问题,江岸消落带面积大,水文变化复杂,江岸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面临的难度与挑战极大。本文以重庆主城长江南岸为例,通过系统调查江岸带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等野生动物的种类与分布情况、栖息地与觅食地、生活习性以及江岸带现状植物情况,对植物群落类型、优势植物种类与外来植物威胁等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提炼出长江岸线特色的"浩""沱""碛""滩""洲""河口"六类自然生境。在现状调查与充分认识水文地貌单元的水文与生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江岸带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策略。针江岸自然生境,遵循水文季节性变化规律,识别生境管控范围,对水域或近水域的水文地貌单元提出差异化保护与修复管控策略。天然河流因水流冲击作用,岸线呈现冲刷岸与淤积岸交替出现的情形。由于冲刷岸、淤积岸水流水势差异,对其的韧性化处理方式也存在差异。重塑滨江生态立体空间,根据水位季节性变化,配置相应的复合植被群落,优化人工植被结构,引导江岸生态自然修复,顺应长江的季节性涨落,塑造多维韧性江岸。综合考虑城市内部河流生态、景观与休闲游憩等多功能需求,结合岸线现状建设情况、水文特征、水文单元地貌、动植物生境与岸线腹地城市功能等资源禀赋的差异,将长江南岸划定为原生标本段、生态保育段、生态休闲段和城市活力段四类江岸生态分区,分段差异化引导人为活动强度与活动形式,以更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嘉陵江自北向南纵贯秦巴山地和四川盆地,主要流经广元、南充、广安、重庆等地,流域内各地单独对嘉陵江的开发,都难于形成嘉陵江统一的旅游品牌形象,导致嘉陵江主题形象长期缺位,造成对外的整体形象模糊。本文综合考虑嘉陵江的资源特点和优势,以及国内外旅游市场发展的态势,以千里嘉陵江为载体,将三国文化、古城文化、红军文化、丝绸文化、巴文化等整合为一体,提出“千里嘉陵生态游,四大古城阆中行”的嘉陵江旅游主题形象,并按4ps营销组合给出若干旅游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导刊》2012,(33):21-23
上海市杨浦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东北部,地处黄浦江下游西北岸,占地60.61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31.32万人。拥有中国第一家发电厂第一座现代化水厂以及最早机械棉纺厂的杨浦区,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产业结构老化、历史欠账众多的“弄堂底”。近年来,杨浦正经历着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阵痛。  相似文献   

4.
品味阆中     
彭忠富 《老人世界》2013,(12):39-39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嘉陵江中游,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素有“阆苑仙境”之称。阆中四面山形如高门,因名阆山。嘉陵江流经阆山下,因名阆水。古城在阆山阆水之中,故名阆中。依山傍水,这是古人筑城的通例,也是讲究风水的体现,阆中也不例外。这样一是享舟楫、捕捞之利,二是有薪炭、猎获之便,三是山水可以作为城市防御的屏障,真是一举数得。  相似文献   

5.
实现“十大对接”加速融入进程——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世红  刘嗣明 《城市》2008,(8):22-25
一座城市不是孤立、封闭的系统.它与邻近的区域和城镇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说每一座城市都是区域性城市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特大城市和超级城市及其所形成的城市之间和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地带.共同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有机整体.如泛珠三角是“9+2”.长三角是“1+15”,武汉城市圈是“1+8”.  相似文献   

6.
阆中市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处于四川省东、南、西、北旅游区的交汇地带。阆中古城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被建筑学家定为“风水古城”。“绿色阆中”是中国绿色经济联盟工程较早关注的绿色城市样板。“绿盟”内含的“绿都银镇”文化城建品牌项目(含“生态综合体”)及“绿色中国”神州行活动,将再一次聚焦阆中。为之,记者专访了“绿色阆中”建设工程的积极推动  相似文献   

7.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9):F0002-F0002,80,F0003,F0004
攀枝花市位于川西南、滇西北交界部,金沙江与雅砻江汇合处,是四川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万里长江上游第一城。  相似文献   

8.
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文俭 《城市》2009,(1):71-75
在品牌经济时代,品牌就是传播力、生产力、竞争力和发展力。近几年.不少城市提出了建设“文化名城”、“休闲之都”、“生态城市”、“山水城市”、“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国内有关机构也先后开展了“全国文明城市”、“最具经济活力城市”、“投资环境金牌城市”等评比活动.打造城市品牌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和重要战略。文化品牌是城市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郭春娥  陈新 《城市》2009,(1):34-35
大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结果。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住宅郊区化即城市居住功能郊区化阶段.类似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大规模造镇行动和人口外迁。目前中国的许多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已呈现出住宅郊区化的态势.天津近年来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应借鉴经验.通过规划.科学引导城市外围地区有序发展.避免出现“摊大饼”现象.为中心城区留出生态廊道.  相似文献   

10.
《安家》2012,(11)
北京设计周已成功走过两个年头.2012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以“设计提升城市品质“为主题,围绕“设计改变城市、设计走进生活、设计走进社会.设计关乎你我”的核心理念,推动“设计以人为本”.“设计为民生”的价值传播.重点推动设计交易.促进设计消费。  相似文献   

11.
王晓玲 《城市》2008,(5):21-25
对于绝大多数城市来说.城市建设就是城市改建和扩建的联动过程。即使对于极少数的新建城市.其真正的"新建"过程也非常短,很快就会转入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无限循环中。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有其产生、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它的成长也像生物有机体一样,需要适当的“阳光”、“水分”、“土壤”等条件.城市建设正是为城市成长创造物质条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翟毅 《城市》2008,(11):99-103
小城镇是介于城市与农村居民点之间的.兼有城、乡特点的过渡性居民点.是城市在乡村的延伸.也是乡村的城市雏形。“小”限定了其规模级别.“城镇”指出了其类别所属.即城市的范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将“小城镇”定义为“新型的正从乡村性的社区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它基本上已经脱离了乡村社区的性质.但还没有完成城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王光荣 《城市》2015,(2):49-53
我国于2012年提出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指出:城市公共交通具有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方式、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作为响应,交通部随即开展创建“公交都市”示范工程活动.2013年,天津市被批准为“十二五”国家创建“公交都市”试点城市之一,此后五年内,天津市要实现主城区500米上车,5分钟换乘,公共汽车运行速度明显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50%以上.这是天津市改善城市交通的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克服一系列障碍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4.
宋振华 《城市》2009,(7):55-57
一、引言 风景区属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项目.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生态环境、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价值的有效载体。按照“以城养城”的投资理念.项目自平衡、滚动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运作理念.天津南淀风景区在项目开发模式设计上应积极探索按市场化要求运转的开发模式和投融资模式.力求在确保城市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长远规划的同时.盘活存量资源.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形成有个性、有特色的城市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5.
城市概貌:柳州,又称龙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北距国际著名旅游城市桂林150公里,南距广西首府南宁市264公里。这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像一块翡翠,镶嵌在桂中腹地。这里奇峰环列,柳江如链,回流其间,绕城形成巨大的“U”字,古籍称其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全市辖六县四区,总面积18707.2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658.31平方公里),全市人口351.2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95.89万人),杂居着汉、壮、侗、苗、瑶、仫佬等近30个民族,是个山环水绕、风景秀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的古城,也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货运中心和铁路枢纽,素有“桂中商埠”的美称。  相似文献   

16.
提升城市活力的空间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构建“人群—环境”城市活力模型,运用多源数据测度城市活力系统中人群与环境活力的协调程度。研究发现,广州中心城区正面临边缘地段城市活力较低且功能组成较为单一、城市“人群—环境”活力耦合协调度有待提升的问题。基于此,从公共空间营造、边缘地段产业空间活化、完善多层级治理渠道、促进公众参与四个维度针对性地提出面向活力全球城市的广州城市空间治理策略,为建设和提升活力广州提供思路,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空间治理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尚金凯 《城市》2008,(9):68-7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21世纪是城市经济的世纪.高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为我国的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平台.有效地提高了国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为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提高城市建设的速度.许多城市简单地采用“模式化”建设方式.忽略了城市的自身特色、地域特点等.照搬照抄国内外其他城市的建筑、风格、特色等,造成了城市建设“千城一面、个性丧失、整体空间景观形象混乱”等问题和遗憾。  相似文献   

18.
2006年8月1日《北京晚报》消息,新华社讯重庆市交警总队近日向社会公布了主城区103个“电子眼”、35处“电子警察”和140余处“移动摄像执法点”。重庆市交警总队新闻发言人称,这一方面是为了督促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另一方面也让交警的执法更为透明。记得去年公安部曾经对“暗中执法”进行过自己的解释:认为这一概念主要指的是监控,而监控不能说这是暗中执法,是  相似文献   

19.
南部县位于川中盆地北缘,丘陵起伏,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嘉陵江蜿蜒其中(72公里)。近年来,南部县由于受嘉陵江流域梯级电站红岩子电站、新政电站和金溪电站开发淹没库区耕地近10000亩的影响,又加之交通道路和城市扩展等各项建设的迅速发展,占用耕地15000余亩,耕地数量大量减少,人地矛盾更显突出,许多村、社人均耕地不足0.3亩,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急骤增加,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不安全隐患。为此南部县针对嘉陵江河滩后备资源丰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孟祥林 《城市》2020,(3):11-24
通州区+"北三县"设立为北京副中心后,宝坻区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得到强化,成为京津唐城市链上的重要节点,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以乡镇中心地为支撑,在行政区划内部划分子片区和培养子城市团,宝坻区主城区、林亭口镇和大白庄镇是三个子片区的中心,分别成为与廊坊市"北三县"、玉田县和天津市主城区连接在一起的节点。在宝坻区行政区划内形成"宝坻区主城区-林亭口镇-大白庄镇"三角形,作为宝坻区城市团的核心区域。宝坻区-蓟州区、宝坻区-"北三县"、宝坻区-玉田县之间在构建城市链过程中需要分别形成"豆荚"形、"双扇面"和"一主链+两辅链"的发展框架,以宝坻区为核心形成指状网络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