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庭中的性别平等问题与社会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尧耿  付红梅 《南方人口》2008,23(1):7-10,24
我国坚持男女平等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了家庭领域的性别平等。但是,当今家庭仍然存在一些性别不平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女孩的成长和妇女的发展。要实现家庭中的性别平等与两性和谐发展必须发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倡导社会性别平等意识、建设先进性别文化、推进社会政策的性别主流化,关心女孩成长、提高妇女社会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2.
为确保国家“关爱女孩行动”试点及社会政策协调与社会性别平等促进项目实验工作顺利推进,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对全区农村计划生育女孩家庭实施关爱行动,落实有关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3.
对"关爱女孩行动"基层执行者社会性别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莉娟 《人口研究》2008,32(3):82-87
"关爱女孩行动"旨在标本兼治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基层执行者是否具有性别平等意识,关系到该政策的制定、实施及结果是否维护了性别平等原则.对出生性别比失衡特别严重的某省180位市县"关爱女孩行动"执行者的调查显示,不少被调查者对中国的社会性别发展形势缺乏了解,对现实生活中两性不平等的现状缺乏辨析、对社会政策及其实施中的性别问题缺乏社会性别敏感等.由此建议增强政策执行者的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提高政策执行者的社会性别分析能力,壮大社会性别平等的倡导队伍等.  相似文献   

4.
宋健 《当代中国人口》2009,26(5):17-18,38,39
社会政策是指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社会福利而颁布的各种政策和法律、法规。社会政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革过程中。随着国家经济快速、稳定地增长,一些社会问题凸显,性别不平等就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生育水平长期提振乏力,借鉴世界低生育率国家总和生育率反弹经验并构建中国特色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势在必行。以27个低生育率典型国家为例,在构建追踪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生育支持政策组合对总和生育率反弹的影响以及性别平等发展水平对政策效果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相较于支持“男性单职工模式”的政策组合,支持“双职工模式”的政策组合更有利于总和生育率的提升;经济支持政策与总和生育率之间有稳定的正向关系,服务支持政策和时间支持政策对总和生育率的提升效果受到性别平等发展水平的调节;在性别平等发展水平更高的国家,服务支持政策和时间支持政策的效果更明显。生育支持政策的制定应考虑不同类型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组合,并深度思考政策背后的价值导向和政策实施的社会情景,营造性别友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04年12月撤县设区,辖8个乡镇1个办事处、194个行政村(居委会),面积403.1平方公里,耕地44万亩,总人口4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4万人。2003年被国家人口计生委确定为首批全国关爱女孩行动试点单位之一,2006年承担社会政策协调与社会性别平等促进项目。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改善女孩生存环境、促进性别平等这一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江西省靖安县全方位开展社会性别平等宣传倡导,推进实施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抓组织保障落实“三到位”为保障项目试点活动顺利实施,取得成效,在保障措施上我们落实了“三个到位”,即领导重视到位、经费保障到位、政策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8.
社会性别不平等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内在原因 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大范围偏高现象,已经成为中国在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直接动因是大量育龄夫妇生育行为中存在的“男孩偏好”,本质则是对社会性别不平等、女性权益没有制度保障的折射和体现。  相似文献   

9.
宁晋县委、县政府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认真谋划,在做细做实“关爱女孩行动”的同时,加大对女孩家庭奖励救助力度,营造了有利于女孩家庭经济发展的社会大环境。本着对女孩家庭在“政治上给荣誉、社会上给地位、经济上给实惠、生活上给保障”的指导方针,从关心女孩成长、救助贫困女孩入手,制定和完善了奖、优、免、救、扶、保“六位一体”的经济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10.
韩国妇女社会地位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明  王艳秀 《人口学刊》2004,11(4):26-29
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妇女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不断改善,但实现韩国社会性别平等仍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化过程。在韩国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关注,而且需要一个强化的社会决策机制,才能逐步实现从思想意识领域到社会实践领域彻底地根除性别歧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出生性别比失衡与社会政策的柔性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世青 《西北人口》2008,29(6):69-73,78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日趋严重.不进行治理将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目前采取的一些治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措施。如加强宣传教育、加强计划生育管理等。这些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人们的生育观念和行为产生改观,但要实现全社会出生性别比的正常化需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育意愿.放弃男孩为首选的生育偏好。这种观念的转变和形成应从社会政策入手和进行调节。根据个体生命周期中不同的个体和社会需求.依靠教育政策、生育政策、社会保障制度、就业政策及退休政策等具体的社会政策对女性和独女户家庭进行关爱和倾斜.通过利益导向创设出生女有福气的生育观和“关爱女孩、尊重女性”的性别价值现。在实施社会政策时,应发挥各项社会政策的灵活性;同时各项社会政策之间应该具有联动性和协调性。此即是社会政策的柔性调节。  相似文献   

12.
除了2%的患病儿童以外,2006年,准备交给世界医生组织收养的中国儿童有将近98%是女孩。这一数字以无声悲剧的形式揭示了中国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现象。法国世界医生组织收养小组负责人、儿科医生热纳维耶芙·安德烈·特雷夫纳克说:“这些女孩大多在出生后不久就被遗弃。由于中国城镇严格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父母不愿要女孩,原因是男孩可传宗接代,赡养父母。”  相似文献   

13.
国家人口计生委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11个省(区)的11个县(市)启动““关爱女孩行动””试点工作,几年来包括人口计生委在内的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宣传形式营造有利于女孩生活、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制定有利于女孩成长和计划生育女儿户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朱秀杰 《西北人口》2010,31(1):8-12,16
关于计划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影响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热点。本文力图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在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梳理、分析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地区差异与出生性别比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既是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去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国家对地方的指导力度进一步加大,成立了领导机构,开展了“圆梦女孩志愿行动”,研究制定了定量评估办法,完成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实施了联合督查,进一步加大“两非”整治力度。各地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以“关爱女孩行动”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广泛开展,有利于女孩及女孩家庭的利益导向政策逐步建立,孕产期育龄妇女全程服务管理进一步加强,打击“两非”继续保持高压态势。  相似文献   

16.
国家人口计生委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11个省(区)的11个县(市)启动“关爱女孩行动”试点工作,几年来包括人口计生委在内的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宣传形式营造有利于女孩生活、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制定有利于女孩成长和计划生育女儿户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7.
国家计生委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11个省(区)的11个县(市)启动“关爱女孩行动”试点工作,几年来包括人口计生委在内的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宣传形式营造有利于女孩生活,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制定有利于女孩成长和计划生育女儿户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相对效用、男孩偏好与生育性别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朱秀杰 《南方人口》2010,25(1):7-13
本文提出了“男女孩相对效用”的概念,并构建了男女孩相对效用的模型,对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认为“男女孩相对效用”是家庭进行生育性别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国家人口计生委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11个省(区)的11个县(市)启动“关爱女孩行动”试点工作,几年来包括人口计生委在内的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宣传形式营造有利于女孩生活、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制定有利于女孩成长和计划生育女儿户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国家人口计生委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11个省(区)的11个县(市)启动“关爱女孩行动”试点工作,几年来包括人口计生委在内的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宣传形式营造有利于女孩生活、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制定有利于女孩成长和计划生育女儿户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