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七大"精神赋予高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重点论述了高校图书馆新时期在培养学生具备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素质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建设和谐学习环境、弘扬中华文化方面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紧紧围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加强建设"文化强国"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研究。充分发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在学科、机构、人才等方面的集成优势,从基础研究、思想引领、研究机制和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探索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3.
一、完善高校党员理论学习长效机制 "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高校党员的思想建设状况,既是高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其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的根本保障.高校党员的思想认识是否能够统一,思想问题是否能够妥善解决,思想觉悟是否能够真正得以提高,将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动力和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高校的扩招,国有高校"衙门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它将严重危害着中国国有高校的正常发展。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必须从立法、行政措施等方面多管齐下,有效治理国有高校"衙门化"现象,使国有高校回归其自然本性,促使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沈巨磊  张熹 《经营管理者》2013,(7X):278-278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外部环境不断变化,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对高校面向社会输出人才起到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本文从思想政治辅导员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生涯规划、校园文化活动、职业生涯规划四个方面的管理内容,对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培养全方面发展的大学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高校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教育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更是维护高校稳定的必要举措.该文分别从如何促进高校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来展开论述.同时梳理了在高校发展中要注意的几层关系,即师生之间、师生与高校间的关系.通过这几方面的和谐发展,从而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高等学校是党的统战工作的传统阵地,如何从新形势的特点出发,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发挥高校统一战线优势结合起来,发挥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这是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首要政治任务和责任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构筑一平台,注重一抓手,实施"三全育人",引导高校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落地生根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为大力提升组织力、强化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内涵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凌金彩 《科学咨询》2007,(12):22-23
本丈在深入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新时期师德的内涵和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对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的主要对策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念,并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伦理道德上的基础性因素。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非明确,为高校大学生树立  相似文献   

11.
付卫华 《决策探索》2007,(16):72-73
2006年3月4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四次会议召开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看望出席此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胡锦涛同志对"八荣八耻"的概括,指出了当前社会的普遍问题,迅速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密切关注和衷心拥护.之后,诸多专家学者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产生背景、深刻内涵、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都十分有益.笔者认为,要使"八荣八耻"真正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旗帜,关键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领导和执政的根基,是和谐校园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问题的决定",为全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基层组织作为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的基层党组织是当前高校党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确保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所在.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构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和谐的基层党组织.  相似文献   

13.
蒋祎 《科学咨询》2008,(1):72-72
本文从"后现代艺术"对现代文化生活多元化的深远影响谈起,概括了当代高校女教师形象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从思想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高校女教师在形象设计方面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文章摒弃了过去要求高校女教师必须严谨,不苟言笑的基本观点,指出当代形象设计标准应当是符合他人角色期待又不失个性与时尚,只要达到内在学识与外在形象统一,就能够塑造良好教师形象.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念,并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伦理道德上的基础性因素。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非明确,为高校大学生树立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一直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盲区,如何有效的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崭新课题.该文针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生命教育的内涵、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建设先进文化的伟大工程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高校校园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高校工会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政治团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负有重要责任.高校工会只有用十七大精神统领工会工作的全局,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引导作用,才能不断推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此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在中西方思想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愈发重要。该文从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学风建设与传统文化素养的交互影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的原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管理机制、管理人才、经营运作等方面探讨加强体育场馆在"后扩招时期"的管理和改革,提出了 "建章立制、理顺体制,管理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及公司化运作、市场化管理"等观点,为高校体育场馆在新时期的科学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教育科学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思想道德建设上出现了严重滑坡,存在的问题相当多.思想道德建设效果不理想,不仅仅是个认识问题,更是个建设运行机制问题.机制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真正解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 一、构建精神文明建设全民参与的运行机制 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运行机制,必须在全民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这是前提.首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只是科学教育文化部门的事、党委的事和领导干部的事,而是全民族的事.  相似文献   

20.
邓杰 《科学咨询》2009,(7):27-28
采用自编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现状测量问卷",对西南片区部分高校进行学习状况调查.针对调查中呈现出的贫困生在学习态度、兴趣、方式和能力等方面不同特征,以及在专业类别、年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和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