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来着眼于"生存照顾"的给付行政,而今已发展成为与干涉行政相并列,并仍在急速扩大的行政法领域.给付行政和社会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以及行政国家的理念是紧密相联的,因此,研究支配给付行政的法原理应将"行政国家"的基本原理与给付行政的现实制度相结合,使理论与实践互动互促.参照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行政国家的原理和特点,文章将从几个方面对支配给付行政的法原理予以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内部行政行为"之法律含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对《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 (三 )项关于人民法院不受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服行政机关的奖惩、任免等决定”的案件的规定及相应的司法解释 ,行政法学界有不同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这是对内部行政行为所作的界定 ;有学者认为行政机关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应称之为内部行为 ;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对内部人事管理行为的界定。文章在对各家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评析的基础上 ,就内部行政行为的概念及其可诉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基本规范之一.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中的精髓,对于加强以"诚信"为中心的行政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透支行政是地方政府在行使经济事务管理职能的过程中透支行政资源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关资源的行为,具有错位行政性、指标至上性、行为短期性、举债盲目性等特点.透支行政造成了宏观经济管理中综合平衡角色的缺失,导致各种资源的不必要耗费,为社会的全面发展埋下了隐患,给政府行使公共行政管理带来危害.要通过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官员素质教育、强化制约、监督机制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2009年发生的"张晖非法营运"一案,一时间把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推到了风口浪尖,社会上一边倒的现实压力迫使上海市有关方面在无奈中叫停了"钓鱼执法"."钓鱼执法"作为一个新闻热点事件早已结束,但实践中这种诱惑调查手段的普遍存在,敦促我们在学术上进一步反思,行政程序法在行政调查中应当确立怎样的制度规则,既能维护行政机关执法中的公信力,又能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得到及时的救济.本文以上海市"钓鱼执法"为背景,从行政调查的内涵和性质入手,就行政调查主体、行政调查的基本原则、调查取证方法体系和救济制度几个方面提出了行政调查制度亟待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行政体制之行政边界与行政组织边界理论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行政效率低下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 ,造成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也错综复杂。作为行政管理的核心问题 ,行政效率研究是理论界的热点之一。但是目前多半学者行政效率理论研究切入点过于宽泛和模糊 ,致使在实践中难以找到相应的有效对策。以行政边界和行政组织边界“两重边界的重构”为理论基础 ,提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首先在宏观上表现为行政边界的重构 ,其次在中观层面上要求行政组织边界作出相应的调整 ,以解决行政组织结构对行政效率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以行政文化发展推动行政改革深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文化通过历史的积淀 ,对行政人员的个性、思维方式和行为都有影响和制约 ,无形中决定着行政主体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同时影响行政组织的结构和效率 ,进而极大影响着整个行政体系的构建 ,这成为制约行政改革进一步推进的深层次原因。因此 ,需要从发展行政文化的角度推动行政改革的发展。行政文化是对行政、社会变革所做的文化心理准备 ,也是对行政、社会变革从文化上做出的总结和巩固 ,是推动变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从"新制"到"良制":我国行政问责的制度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行政问责是对行政责任进行定向追究的一种事后监督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对行政失范行为的监督和预防,主要手段包括各种形式的行政和司法追究。目前其运行方式主要是撤职、引咎辞职、高官问责等。行政问责作为一项"新制"已经在我国出现,但远未形成系统的制度化支撑体系。良性的行政问责制度的建构要集中体现问责的目的性、责任的明确化和手段的规范化。行政问责制度的建构不应该忽略行政救济体制。  相似文献   

9.
加强行政文化的研究和建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当代中国,社会、经济领域已经并继续发生广泛和深刻的变革,研究行政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必须研究行政文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问题,必须研究行政文化建设问题.通过对我国首届行政文化论坛的专家观点做简明梳理,以论证行政文化和行政体制改革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日趋深入,实行全员聘用制是未来用人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传统的等级分配机制正在逐渐被岗位工资、绩效工资、贡献工资所取代,论文从高校管理工作本身的特性出发,提出“‘两分式’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对未来人事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有关"行政重复处理行为"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行政重复处理行为"渊源于德国的"Wielderholtende Verfugung",系指行政机关对先前行政行为已确定的行政法律关系状态予以再确定,并未产生新的法律效果之行为.中国对它的研究起始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2款的规定.根据这一规定,"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不纳入行政诉讼的范围.当一种行政行为作出并且具有最终效力时,原则上是不得重复处理的.这取决于行政行为的确定力和司法判决的既判力.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启动"程序的重新进行".这是行政实体法对"行政重复处理行为"的态度."行政重复处理行为"具有"不可诉讼性",这是行政诉讼法对其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行政许可法》:对行政性垄断说“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权力特别是行政许可权的滥用是造成行政性垄断的直接原因,2003年颁布并将于今年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将从很大程度上削弱行政垄断行为.但是,行政性垄断所产生的复杂背景和历史原因决定了破除行政性垄断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来共同打破,其中转变政府职能和健全法制是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行政软骨病"贻害无穷,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指出了"行政软骨病"的涵义及诊断要点,进而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最后给出了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5.
当前行政部门权力争夺围绕行政许可展开, 行政许可权的争夺围绕许可立法展开。行政部门通过立法博弈, 划分行政许可的“势力范围”并最终造成“利益均沾”态势。许可设定“利益均沾”导致重复、交叉许可, 不仅严重侵害私权、妨害市场机制发挥, 而且违背法治、服务政府理念, 背离许可设定目的, 成为阻碍机构改革的重大障碍。机构改革之要在控权, 控权之要在控许可设定, 对行政许可设定“利益均沾”规制则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整体政府”视域下的“行政碎片化”问题破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政府处于“高成本,低效率”的困境,为了破解行政行为的碎片化导致的“行政失范”和“政府失灵”的不良现象,应学习和借鉴西方“整体政府”的理论,力求避免和消除中国政府行政实践中专业化操作导致的“视野盲区”,不断在价值观念的转变和提升、组织结构的重塑、运转流程的再造、政府之间以及公私部门之间的整合和协同等方面进行变革创新,进而真正实现基于“整体政府”理论的“行政碎片化”问题的破解.  相似文献   

17.
韦尔奇的"弹性-条理-结果-沟通-教育"管理模式给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创造了收入和收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本文借鉴这一管理模式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提出教学管理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育人为本"的思想,要在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同时,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建立畅通的教学信息管理渠道,实施高效管理,狠抓教学质量等观点.  相似文献   

18.
在行政管理或公共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常涉及"行政人"人性设定的"经济人"或"公共人"两类路径走向."行政人"人性设定是认识、解决其他行政管理或公共管理问题的基础或逻辑起点.对此如何做出选择应关注五个方面:一是"经济人"与"经济人化"有无区别;二是"经济人"的"普遍性"与"有限性";三是"公共人"的"行政人"设计如何定性;四是"经济人"与"公共人"孰优孰劣;五是"行政人"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早期的行政组织概念缺乏法律语境,研究方法和思路过分迁就行政组织学,过多的行政组织学意义而失去行政组织法律人格意义,显得苍白和空泛,不利于行政组织法的健康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行政主体概念源于行政诉讼理论阐述的需要,也缺乏全面的概括性和合理的涵盖性。行政法人概念恰恰弥补这些不足,其自身既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底蕴,也具有符合我国行政法实际应用的较为宽泛的外延,它配合学界已有的较为成熟的行政主体概念,可以摆脱目前行政主体概念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虽然不能将我国的<反垄断法>归于行政法,但其中的行政法问题因该法的反垄断宗旨而显得尤其重要.反行政垄断被认为是我国<反垄断法>的一个亮点,但是<反垄断法>关于行政垄断的规定仍有较明显的不足.<反垄断法>所确立的执法体制是"双层次多机构"方式,在我国该体制虽然有其合理性,但该执法体制对<反垄断法>效力和权威的影响也是不容否认的.<反垄断法>中关于行政程序的规定相对来讲还是较健全的,但由于<反垄断法>赋予执法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较大,有些程序尚需进一步规范.<反垄断法>在反垄断的行政救济机制方面涉及到复议前置和复议与诉讼选择的问题,而恰恰是这个规定与<行政复议法>存在明显的冲突.关于<反垄断法>与其他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现行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作为"经济宪法"的<反垄断法>应有的地位,只有将所有与该法相冲突的规定均归于无效,才能真正确立起<反垄断法>的权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