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人权外交"是美国历届政府对外政策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里根政府时期,该政策有着理论的传承性、标准的双重性、手段的多样性和内容的狭隘性四个明显的特征.里根时代是美国"人权外交"的成熟阶段,它既是对卡特政府"人权外交"政策的继承与超越,并对冷战后该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美国"公民宗教"自敕"上帝恩宠论",造就了"美国至上"的"美国精神",构成了美国外交中"美国优先"这个基本理念的重要基础及主体.它既超越了"分离之墙"而影响外交,也推动了美国外交的"公民宗教"化,而且有一种形成"'公民宗教'化的美国外交"的趋向.这种特殊的外交理念,导致了美国外交无法避免及解决"一方面坚持人权平等的普适价值观、另一方面人为地设定着人类差别"这种深刻的内在矛盾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3.
朱丽 《阴山学刊》2006,19(4):92-96
中美两国各自的国家利益、国内因素和世界各主要力量影响中美双边外交。冷战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和“9.11”之后中美双边外交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战略竞争与合作关系取代了中美安全战略合作关系,美对华政策正向着一种基调积极的方向转变,经济贸易外交成为巩固两国关系的基础,反恐外交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美国始终没有放弃对中国的人权外交。美中关系总的趋势是向着良好方向发展的,中国的发展不必然伴随着美国的衰落,中美各自的国家利益也不必然具有对抗性。对中国来说,在对美外交中处于被动反映的模式仍将存在。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权的国际化,不但人权概念日益成为一个内容极为广泛和复杂的概念,而且人权问题也日益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和意识形态斗争和一个重要焦点。人权在当代国际社会的政治生活中,已经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然而,由于各个国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具体国情的不同,在人权问题上,也存在着尖锐的分歧和斗争。西方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把人权纳入它的外交政策之列,推行所谓人权外交。在现  相似文献   

5.
自1987年以来,美国国会提出并通过了一系列"涉藏议案".这些议案的基本目标是将美国对华政策与"西藏问题"挂钩.作为美国对华人权外交的组成部分,这些"涉藏议案"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消极的负面影响,它不仅使美国对中国所谓"西藏人权问题"的干涉长期存在,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达赖集团在国外的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   

6.
鲍秋媛 《学术论坛》2004,16(6):53-56
美国的人权观念最早受到"天赋人权"和《独立宣言》的影响。在外交领域内首先涉及人权问题的是威尔逊总统的理想主义外交,二战期间罗斯福总统"四大自由"的主张把人权渗透到外交领域。1977年上台的卡特总统正式把人权外交作为一项长期国策。从此以后的历届美国政府都以维护人权为借口,在全球范围内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美国政府人权外交的实质是其推行世界霸权,干涉别国内政,实现其政治经济军事利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美国犹太人对美外交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美国犹太人关心美国外交政策的原因 ,他们的外交立场以及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方式 ,揭示了美国外交政策制定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犹太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美官方语言中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国家角色定位和思维定势,如中国的思维方式更多的是历史的联想思维,而美国的思维方式更多的是抽象的理论思维.美国在人权问题官方语言的表述上体现出了美国历史上的"美国超越论",是"美国梦"理想主义抽象思维在外交政策上的延伸,也是美国作为"世界领导者"国家角色的体现.而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看法,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的反对外国入侵的历史观,也是中国作为第三世界中负责任大国反对霸权主义的国家角色的集中体现.卡特总统的著名人权外交演说与中国的人权报告体现了两国在国家角色、思维习惯和地位上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人权问题自其问世以来,就带有神圣和神秘的双重色彩。说其神圣,是因它能从一定角度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说其神秘,是由于在人权的基本含义、人权存在的依据等问题上,人们看法各异,至今莫衷一是。尤其是美国推行“人权外交”以来,人权成了国际斗争的焦点问题之一。今年3月,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制造了“科索沃危机”,使人权和“人权外交”问题倍受关注。因此,对人权和“人权外交”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认真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一、人权的发展沿革和初始含义人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天赋的,人权属于历史范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人…  相似文献   

10.
亚当斯是一位富有见解的外交思想家,其思想对框定美国外交的基本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系列活动也在欧洲外交舞台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阻止法国在国际斡旋中牺牲美国的利益;增进了荷兰朝野人士对美国的了解,为美国独立争取新的外援;参与美英和谈,并在一系列关键问题解决中发挥主导作用,堪称<巴黎条约>签署的第一功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