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打开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道,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对我国的原会计准则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其中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在结合我国特定背景的同时,充分实现了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新所得税准则与原准则比较不论是理念还是方法都有重大变化。新会计准则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与旧准则相比,会计重心由原来的以利润表为重心转向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从而使所得税的确认、会计处理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和2007年新的所得税法的出台,对我国的所得税会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本文通过对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于做好新旧准则下所得税核算和列报的衔接以及准确执行新所得税准则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所得税会计的含义就是研究洳何处理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浅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点。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斯得税》抛弃了旧规范中听得税会计核算的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巍规定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从而导致新的准则与旧规范在差异定义,收益确定所得税费用的计算、亏损处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吊新准则的颁布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所得税会计的真正建立以及完善并真正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从真学习所得税会计也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新旧昕得税会计准则的差异作一个全面的比较,以期大家共同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比较了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差异,给出了新会计准则所得税对现行会计处理的影响,进一步给出了有关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所得税会计诞生于西方的会计学领域,并经长期研究和实践已发展得较为成熟,而我国所得税会计则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其中《所得税》准则是本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新准则与新税法下企业所得税核算的差异及这些差异的处理原则、方法作了分析,并在比较所得税会计核算三个阶段不同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所得税期内摊配法、全部分摊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迅速融入到国际经济体系,因此所得税会计也应适应形式趋于国际准则,2006年2月财政部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以全新理念阐述了我国新形式下的所得税会计。所得税会计的产生是所得税法规和会计准则规定相互分离的结果,会计核算遵循会计准则规定,目的在于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税收处理遵循所得税法规,目的是确定企业的应纳税额。新会计准则变化的核心就是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由原来的以损益表为重心转向了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从而使新准则中计税差异、会计处理方法等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
新颁布的所得税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明确了暂时性差异概念,介绍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及报告。这表明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将发生重大变化,即转为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8.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全面采用与国际所得税会计准则趋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该方法与我国原制度中规定的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不仅在概念、特点和核算程序上不同,更重要的是基于资产负债表与基于利润表在核算所得税时的基本原理是不同的。因此,资产负债表观会同时给企业、决策者和税务机关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首先概括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含义、特点及核算程序,然后通过实例揭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原理,并反映新准则下资产负债表观给企业、决策者和税务部门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会计准则突破了目前我国会计实务中计量模式普遍采用收入费用观的束缚,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负债观理念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与披露,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资产负债观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其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难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新准则中关于企业所得税的突出变化为切入点,探讨了对企业会计原则上的影响,研究了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最后,详细论述了新会计准则下的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现行所得税会计准则在目的表述、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规定、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设置3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剖析了各问题存在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全面表述准则的目的,取消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转回的规定,设置递延所得税资产二级科目等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所得税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2.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比较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颁布前我国没有所得税会计准则,只有《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1994)《、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1995),企业在会计实践中主要是按照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规定执行。本文通过对相关概念、所得税计算方法、账户设置、会计确认及计量等方面的对比,对所得税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析并对有关规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新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中有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理规定存在较大差异,这不仅涉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和税务处理,而且影响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确认。所以,应分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财税处理差异,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和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14.
我国从2007年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所有的上市公司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实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国际会计财务制度接轨,是我国会计制度不断进步的产物。但是,在新的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阻力,与新的会计准则脱节。影响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因素包括公司自身的财务特征、公司内部的治理情况以及会计准则制定方法和内容等内部原因,外部原因中的制度环境也对会计准则的执行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深入研究了制度环境对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并提出了确保会计准则切实有效执行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公布以后,新会计准则对合并报表做出了新的规定。但我觉得新会计准则对合并报表的规定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将会给我国的会计实务带来一些混乱局面。在此我提出来和大家讨论,并和国际会计的相关规定和实务作了一些比较,做出了相关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特点分析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新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首次明确统一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彻底改变了现行所得税会计政策各异、实务处理混乱的状况,为统一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信息列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财政部出台了新的会计准则,并要求自2007年开始,编制财务报告必须遵循新的会计准则,这对关联交易发生频繁的采掘业来说,研究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关联交易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07年采掘业披露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建立模型,实证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影响因素.发现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关联交易还会受到公司规模、负债、利润及所得税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章主要是对新所得税会计的准则内容的变化进行分析,之后又从新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对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此文对现代企业在处理关于所得税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收入与按税法计算的所得税应税收入的结果经常不一致,其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二者的服务目的、遵循原则等不同。针对会计收入与税收收入的差异,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按照会计准则确认收入,在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计算交纳所得税时,应当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以会计收入为基础进行纳税调整。本文从收入实现确认条件、商品销售收入计量模式差异、视同销售方面对比了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所得税问题上的主要差异,针对商品销售收入计量模式等差异进行分析和调整,并提出几点协调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将有利于我国会计体系的完善,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会计准则能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辅助作用,本文就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的影响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为研究新会计准则的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