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票据是票据权利的载体,票据丧失,持票人就失去了行使票据权利的物质依据.失票人必须及时依法采取有效的救济措施,才能使票据权利最终得以实现.但我国现行法律对票据丧失救济的规定还不够完善,难以充分维护失票人的合法利益.为此,本文就票据丧失的挂失止付、公示催告和提起诉讼三种救济制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票据是完全有价证券,票据一旦丧失,票据持有人的权利或利益就无法正常行使或保障,票据丧失救济制度,就是为了救济失票人的利益、匡正票据流通的非正常状态而设计的。尽管我国法律对丧失票据规定了公示催告和诉讼的双重救济,但由于该两项法律制度存在明显的不完善之处,因而并没有给丧失票据的持票人的正当权利实现有效的保障。本文试图在分析我国现行票据丧失司法救济制度之缺失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票据丧失司法救济制度提出具体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票据法》对票据丧失规定了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提起诉讼三种补救措施供失票人选择。"提起诉讼"是一种无法操作的措施,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补充解释,应将英美法系提起诉讼中失票人通过提供担保优先实现票据权利的优点吸收入公示催告中以克服其局限性,提起诉讼仅适用于失票人知悉票据在何人之手的情形。  相似文献   

4.
我国《票据法》对票据丧失规定了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提起诉讼三种补救措施以供失票人选择。公示催告、提起诉讼各有其立法缺陷,我们应参照台湾相关立法,将英美法系提起诉讼中失票人通过提供担保优先实现票据权利的优点吸收入公示催告中以克服其各自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失票救济制度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并重点探讨了票据权利确认之诉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票据的善意取得制度。目的在于为健全我国的失票救济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论票据丧失补救制度--兼论我国立法的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丧失后 ,失票人根据需要可以分别采取挂失止付、公示催告和提起诉讼的补救措施。我国票据丧失的补救措施存在缺陷 ,有待完善。空白票据丧失 ,也应允许失票人采取挂失止付和公示催告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7.
论票据挂失止付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丢失后 ,挂失止付是一种常用的救济措施 ,但我国现行的《票据法》及有关法律规定过于笼统 ,在实践中不易操作。本文针对目前有关法律规定的不足 ,对挂失止付、失票人、可挂失的票据等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明确了失票人及可挂失的票据的范围 ,有利于正确运用挂失止付来保护票据的权利人的利益 ,维护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8.
票据作为完全有价证券,一旦丧失,持票人便无法行使其票据权利。虽然我国现行法律中对于票据丧失后的法律救济给予了较为完整的规定,但是实践证明目前已有的法律救济制度仍不够完善。为此,在对该制度的基本内容给予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对其在具体适用中所存在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期对我国票据丧失之法律救济制度的建设略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从空白票据的概念、存在形式、补记授权、权利义务、失票救济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票据立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票据丧失对失票人利益影响重大。为保护其他法律主体的利益,兼顾票据的正常流通,在实施票据公示催告制度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公示催告的期间计算问题;2.权利申报人主张票据权利的时间盲点问题;3.公示催告公告的制作问题;4.在公告期内和公告期外善意取得票据的法律效果不同的问题;5.公示催告期间票据的正常流通问题。  相似文献   

11.
票据必须符合票据法规范,一旦存在瑕疵,将影响票据权利的行使。票据伪造、票据变造是典型的票据瑕疵问题。票据伪造和票据变造,会给票据的持票人、付款人以及伪造、变造票据的行为人带来相应的法律后果,使该票据关系的相关主体承担极大的风险。有必要对付款人承担的错误付款风险,给予必要的法律救济,加重受让伪造、变造票据人的风险责任。对票据伪造和票据变造进行规定,完善中国票据法对票据变造的界定。  相似文献   

12.
票据质押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由于法律规定型不一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票据质押的标的、设立要件、实现都存在很多争论。支票和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票据可以成为票据质押的标的,质押背书并不是票据质押的设立要件,票据质押的实现应区分出质票据到期日与主债务履行期的时间先后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论立法提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提案是指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组织或人员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向特定的立法机关提出的关于制定、修改、废止某项法律法规的动议。立法提案与立法机关的立法规划有密切的联系。立法提案进入立法议程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规定。我国立法提案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跟单汇票作为资金支付方式经常在国际贸易中使用,附随在汇票上的运输证券起到担保付款人承兑和付款的作用,充分保障了贸易出口方及时收回贸易货款。然而,我国票据法并未规定跟单汇票,学术界也没有对跟单汇票的法律关系进行充分的研究。从跟单汇票的构造和功能出发,研究汇票与运输证券的附随关系,跟单汇票流转中贸易标的物所有权归属问题,试图解释国际贸易中跟单汇票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5.
票据贴现后,若承兑人出现财务危机,可能面临票据到期无力付款的风险。依票据法原理,在票据无瑕疵且取得票据合法的前提下,持票人享有到期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而票据退还请求权显然不是票据权利,无法根据票据关系推导出这种新型权利。因为票据贴现时,贴现人并非仅是对贴现申请人的信赖,而是对票据出票人乃至前面所有票据签章者的信赖。但当票据未到期,票据贴现人可能面临损失,则其可以根据票据贴现协议的约定——票据原因关系,确定是否享有票据退还请求权。  相似文献   

16.
基于票据的设权性与无因性之统一,其内囊括之实体权利与其外存在之承载介质本在一般条件下密不可分,对介质客体的背书占有是行使票据内在权利之充要条件。但当票据介质未处于实际最后权利人占有的状态,其不仅存在被第三人取得并继续流通的可能,亦会进一步导致实际最后权利人合法利益受损。因此,在进行除权判决时,如何保护实际最后权利人的利益行使,防止恶意申请公示催告的救济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票据被恶意除权后实际最后合法持票人如何实现救济为争议焦点的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切入,分析目前我国票据除权判决与公示催告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票据除权之诉的系统立法完善及司法适用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学生与其母校对簿公堂的事情层出不穷,这些诉讼大多是由于高校在处分违纪学生时存在法律上的缺失,以及与大学生们的相关法律权利相冲突引起的。文章提出从大学生权益保护和依法治校两方面来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主张要理顺高校与大学生们之间的各自权利义务关系;另一方面强调依法治校,对高校的管理方法与规范合法性提出了异议,并探讨高校管理活动的法律重构问题,提出了在高校管理理念中必须注入法治精神和维权意识,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师生共建合谐校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