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黑色海洋     
我们女人大都会把黑色衣装当作最‘保险’的选择——‘它让我看上去苗条一些’、‘它能显得很高贵’‘它最容易搭配’……于是,每一季的时装色调中.黑色总是备受青睐。但是,年年都有,年年却又不同.所以,女人永远都可以在这片‘黑海’里畅游。  相似文献   

2.
《职业》2007,(9)
“《职业》为我点亮职业航程。”“我最喜欢看《职业》杂志的‘职业顾问’和‘劳动关系’栏目,其中的文章都很实用”。“我们特别需要HR的实案例和最新工具”……每天,《职业》编辑部都会收  相似文献   

3.
两个人争吵,告到法官朱哈那里。原告指着被告说:“他背着很重的东西,从肩上掉了下来,要我帮他扶上去。我说要付工钱的,他说‘没有什么’。我马上帮他把东西扶到肩上。现在,我要他付给我‘没有什么’!”朱哈想了想说:“你告得有道理。你来,帮我把这本书拿起来!”原告走过来帮朱哈拿书。待他拿起书,朱哈突然问道:“书下面有什么?”原告说:“没有什么。”朱哈一本正经地说:“好,你就把‘没有什么’拿去吧!”  相似文献   

4.
何伟 《老人世界》2020,(2):63-64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同‘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中的这句话是有大智慧的,它教导我们人生不要沉浸于成功或一时的喜悦之中,要有忧患意识。”谈起书法,本来略显拘谨的吴凡老师变得精气神十足,他自信地对我说,“对于老年教学,我时刻怀着敬畏之心,这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事情。老同志们热情很高,不论刮风下雨都赶来上课,我绝对不能辜负他们。”  相似文献   

5.
嘘!严肃点     
嘘!严肃点]拒绝求婚一个人去找他的神父,诉说自己的命运太不济了。“为什么呢,”神父问道。“因为我所爱的女人拒绝我的求婚。”“千万别为这件事难过,”神父兴奋地说:“女人说不,常常意味着是呀!”“可是,她没有说‘不’,”这个人伤心地说:“她只是说‘呸’!...  相似文献   

6.
青天 《老年世界》2007,(4):45-46
见到“南阳十大收藏家”之一的王玉信时,正好听到有人进门喊他:“玉信,老家有人给你送礼来了!”给法官“送礼”这样明目张胆?走近一看,我们不禁哑然失笑,这礼还真不“轻”——原来是一箱奇形怪状的石头。“有好多人给我送‘礼’呢!”王玉信幽默地说,“这些东西对我而言是‘宝’,对别人来说是‘废物’。”许多人参观了王玉信的家庭收藏馆后,经常为他收集一些藏品。  相似文献   

7.
请大夫     
云江 《金色年华》2007,(12):14-14
有个老人,是全国闻名的大作家。他临终前,突然感到十分难受,秘书就说:“我去叫大夫。”不料,老人极其艰难地说了一句:“不是‘叫’,是‘请’……”说着老人就昏迷过去了,而且再也没有醒来……这句话就是他的遗言——这遗言纯洁无比,厚重无比。  相似文献   

8.
我记得我们那晚在阳台上的谈话。你说:“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你哪里‘平庸’了?”我说,“‘平庸’是什么意思?”“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也比不上爸爸——你们俩都有博士学位。”我看着你……是的,安德烈,我有点惊讶。  相似文献   

9.
《职业》2007,(1)
“《职业》为我点亮职业航程。”“我最喜欢看《职业》杂志的‘职业顾问’和‘劳资关系’栏目,其中的文章都很实用”。“我们特别需要HR的实战案例和最新工具”……每天,《职业》编辑部都会收到大量读者来信和读者调查反馈。读者在来信中对本刊的特色内容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对杂  相似文献   

10.
廖毅 《职业》2003,(7):24-27
没有几个人不会写企业的“企”字,却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理解它所蕴含的意义!在一次集团中高层培训会上,南存辉突然问:“企业的企字怎么写?”弄得大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随后有人小声议论,不就是一“人”一“止”吗?南存辉接着问:“企业的企去掉了上面的人字,变成了什么?”经理们恍然大悟:止!“对,企业的‘企’字,是由‘人’和‘止’组成的,而且‘人’字在上,无‘人’则‘止’。一个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没有人,或者人心涣散,必然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必须重视人的工作,重视引进和培育各类优秀人才,尊重他们,善待他们,给他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  相似文献   

11.
《职业》2007,(8)
“《职业》给了我很多工作、教学上的参考。”“我最喜欢看《职业》杂志的‘教学研究’和‘职教论坛’栏目,其中的文章很实用也很有见地”。“我们特别需要了解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和学生管理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祖孙互为师     
“先打开你的信箱,然后点击‘发信’,在‘主题’一栏内写上你传送信件的题目……”这是小孙子大伟教我网上传送文件的一个镜头。  相似文献   

13.
祖孙互为师     
稻香翁 《老年世界》2011,(11):23-23
“先打开你的信箱,然后点击‘发信’,在‘主题’一栏内写上你传送信件的题目……”这是小孙子大伟教我网上传送文件的一个镜头。大伟只有10岁,却是我的老师呢!不过,我俩的老师身份不是固定的,经常变换:今天他为我师,明天我为他师!  相似文献   

14.
我已记不得,手机彻底摆脱“大哥大”的俗称,是哪年哪月的事情了。某日,为了检验一下寻呼小姐的文明程度,我和几个好友商量着这样“逗”小姐:“请‘call’24567,回我的大哥大。”不到两秒钟,“嘟、嘟……”  相似文献   

15.
我在一本书的“译后记”里写道:“塔哈·侯赛因的名字还是刚上大学时听到的。我的老师将其名字译为‘太豪’。我对这个译名是很满意的:‘太’者,第一也;‘豪’,文豪是也。‘太豪’,第一文豪。给我最初的印象是;塔哈·侯赛因是阿拉伯世界第一文豪。”  相似文献   

16.
淳青  唐志 《女性大世界》2005,(1):136-139
“亲爱的,我想吃‘奔驰’火锅了。” “?” “连‘弁驰’火锅都不知道?那你更不知道柠檬叶子了。” “#·!%¥,?” “哎呀!就是泰式火锅嘛!无聊的男人,什么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17.
“求求你,远在一年前,‘酷’就已经过时了,如今取而代之的是‘CUTE’(聪明伶俐的、可爱的),简称为‘Q’,也写作‘蔻’。”在网上,有人很Q地如是解释。源自各领域的Q正在时尚的名义下悄悄“大一统”,一个以扮可爱粉嫩为  相似文献   

18.
岳晓东 《金色年华》2009,(12):59-60
鲁迅先生曾说,“‘幽默’既非国产,中国人也不是长于‘幽默’的人民。”这个观点一直让后人争议不断:中国人到底是不是幽默“贫民”?幽默在国人心中占据着怎样的位置?我在对创新的系列研究中,竟无意中发现了中国人的“幽默”之痛,从此开始了我的幽默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9.
俗称的“美人鱼”表演就是花样潜水表演——戴着一个面具、一根呼吸管,穿着一件漂亮的“美人鱼”衣服,每8分钟一次或与群鱼嬉戏,或拽住大鲨同游……但这种表演并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太平洋海底世界经理储光明说:“能在海洋馆里进行花样潜水,尤其是‘美人鱼’表演的,全国不超过40人。因为做‘美人鱼’的条件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当飞行员还难。”今年22岁的刘晶,就是一条“美人鱼”,一个与凶猛的鲨鱼在海水里嬉戏的秀丽纤弱的女孩……  相似文献   

20.
安安 《现代妇女》2007,(4):11-13
“对于保持爱情常新,我有我的绝招;‘审美疲劳’?我和她从来没经历过……”结婚15年的朱军如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