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松丽 《学术探索》2012,(6):122-124
为社会服务是我国大学主要职能之一。本文以时间为经再现了我国近代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纵向历史演变,以我国近代大学社会服务的实践模式和社会服务形式为纬阐释了我国近代大学社会服务的发展历程。以期通过经纬结合展现我国近代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历史画卷,对我国现代大学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以传承、扬弃及启迪。  相似文献   

2.
包先康  朱士群 《晋阳学刊》2011,(4):28-32,37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社会问题就没有社会政策,因此社会问题的认定对社会政策形成、完善和作用的发挥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我国政府在处理这些社会问题时往往会陷入两个不同的误区:社会问题政治化和社会问题经济化,即"非社会问题化"。由于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的关联性,这种"非社会问题化"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社会政策的遮蔽,从而对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影响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在最近十来年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社会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投入水平逐渐提高,但社会发展不仅仅需要有足够的投入水平,而还需要有适合国情的发展方式。我国过去社会发展缓慢,不仅仅是因为对社会发展的投入不够,而且还因为社会发展方式中存在着种种缺陷和不足。因此,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在提高投入的前提下,还需要转变社会发展的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样,我国转变社会发展方式也会是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行动体系,它要求决策者、研究者和全社会从思想认识、制度建设、机制创新等各个方面都行动起来。为此,本文分析了我国转变社会发展方式的含义和意义;在对我国传统社会发展方式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转变社会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以及在社会发展的理念、体制、资源分配、运行机制等方面转变方式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同时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紧密联系,共同促进社会进步。制度因素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极强的影响,在社会前进发展的道路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第一部分分析制度变迁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二部分阐述制度的权威性和我国政治统治地位,以及制度执行力的关系,最后探讨制度的理性化在我国社会稳定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社会质量理论是关于社会发展研究的新理论,它对我国社会政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导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为我国推进社会政策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社会质量这一理论视角,我国的社会政策建设必须以提升社会质量为出发点,为建设可持续型福利社会这一目标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构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关系,坚持社会公正的社会政策设计理念,构建包容性社会政策体系和社会政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协调发展,从社会经济保障、社会融合、社会凝聚和社会赋权四个维度提升我国的社会质量。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工程学视角出发,可将我国社会建设视为一项重要且具有社会性的社会工程。以社会工程学的核心环节“制度设计”为分析基础,对我国社会建设中的制度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制度设计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加以深入探讨,继而结合社会学社会结构的建构主义,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建设中制度设计的机制和途径:建立利益表达机制,加强制度建构和制度创新,实现制度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向社会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呈现出许多新的矛盾问题和社会现象。其中,社会信任危机日益严重,对社会的良性运转和持续协调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重建道德信任是我国社会建设与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体系,它对建设美好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20世纪60年代终身教育思想的推进,我国领导人越来越强调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本文分析了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认识误区和学习型社会的真正要义,加深对学习型社会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阶段城市贫困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城市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城市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我国出现了数量庞大的城市贫困人口。从城市贫困人口的规模、分布、构成、特点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对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当前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玲惠 《学术界》2006,(4):263-267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和谐也逐渐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为了增加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使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健康有序地运行,必须以关注和解决弱势群体问题为先导引领和谐社会构建。本文讨论了我国弱势群体的成因和构成,指出其存在和扩大对我国社会和谐的不利影响,提出了解决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