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与内地沿海城市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西藏与内地沿海在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背景、人口流动和非农化4个方面的对比研究,提出由于西藏与内地沿海自然、人又环境不同,城市化起点各异,所以其城市化模式独特,应避免走内地分散式乡村城市化道路──以乡镇企业为主,农民"离土不离乡",村村办厂,"小城镇遍地开花"的资源浪费型城市化道路;西藏一开始就应采取更为宽松的户籍政策,鼓励农民"离土离乡",直接进城办厂,走一条以发挥聚集效益为主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王文长 《中国藏学》2006,(2):96-101
西藏乡村是中国区域社会最边远的一角。城市化如何化及乡村,乡村以何种方式和姿态融入开放社会,这是西藏发展面临的考验。本文认为,西藏乡村仍将在城市化中存在,乡村发展与城市化是相辅相成的,调动城市与乡村两个积极性,内含乡村发展的城市化更符合西藏迈向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体利益。经营乡村是西藏乡村建设的新方向。以经营的理念去认识、发现西藏乡村资源,在开放市场中激活乡村资源,使西藏乡村在加强建设的同时,更充分地实现乡村资源价值,这就是西藏乡村的出路——走向繁荣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们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住在草原牧区的蒙古族民众也大量涌入城市。生活节奏及方式的转变,在内蒙古80%的城镇中也悄然兴起了一股明显带有都市化倾向的衣食住行。本文主要以蒙古传统族服饰都市化倾向为切入点,挖掘其境内现代蒙古族人的文化诉求,以及这一特定的文化人群在都市环境中的文化自觉,阐述蒙古族传统服饰向都市化异动的一种演变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援建和汉族移民贡献的外生型城市化模式是西藏昌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点.特别是自然地理条件和城市历史积淀的不足导致昌都本地居民在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以及精神文化消费品等方面对内地汉族移民的高度依赖.而汉族移民的高流动性以及汉藏族群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又使汉族移民与本地藏族在市场经济共同体之下的互动关系,呈现出一种孤立、脆弱、不稳定的特点.汉族移民与本地藏族在主观意愿、社交网络、文化认知和传统方面的区隔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5.
内地西藏班(校)藏族学生跨文化社会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内地西藏班(校)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史上的一项开创性举措,西藏的藏族学生在内地求学期间,其跨文化的成长经历对藏民族的现代化具有特殊意义.文章从藏族学生在内地这一跨文化环境下完成社会化过程最重要的家庭、同龄群体、学校这三个社会化主体的特殊性,分析了其预期社会化过程,并以藏族学生的自我意识为主要评价指标,得出其跨文化社会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追踪研究了南景这个因杨庆堃先生的著作而在海外中国研究中颇具影响的学术名村,描述了它半世纪以来从深受广州影响的近郊聚落到都市村庄的演进过程.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乡村都市化的代表,在当代背景下对南景的再研究不仅延续了名村的学术生命,也使我们目睹了华南乡村社会"农民终结"的动态历程.  相似文献   

7.
都市回族社区的文化变迁 --以昆明市顺城街回族社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过程造成都市回族社区的文化变迁.本文以昆明市五华区顺城街回族社区为个案,进行都市人类学的考察,展示其文化变迁.在此基础上,拟就当前中国西部地区实施都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都市回族社区的发展前景,如何处理好回族社区的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城镇的建设和城市化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的城市发展水平与我国内地存在较大差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的新形势下,西藏同全国各省市一样,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我们认为,重视和研究西藏城市的发展问题,是西藏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9.
西藏始终受到其地形和地质的很大影响.它位于亚洲腹地,处在印度和中国内地的伟大文明之间,但它一直是荒凉偏僻的.象古老的丝绸之路这样的主要贸易通路一直通向北方.然而,即使如此,来自中国内地和印度的商人、大师们及入侵者控制着它的文化和技术的发展.这个难以进入现代的地区,除了极少的考古探险外,将一切都拒之门外。外界对传统的藏族技术的文献略知一二,但与丰富可用的早期印度、中国内地和伊斯兰有关冶金术的著作相比,藏族技术文献是远远不足的。然而。在中世纪,西藏很可能并非一个冶金术改革的中心.有关早期西藏冶金术的论述必须依赖对临近文化的残存  相似文献   

10.
李绍明 《中国藏学》2001,(2):125-126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80年代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已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而面对地广人稀的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是否是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由西藏人民出版社于1999年12月出版的《走出香巴拉——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乡村城镇化研究》一书即通过对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乡村城镇化的研究,探讨、并回答了这一问题。对这一  相似文献   

11.
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中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究其根源 ,自然地理所导致的发展环境约束是最基础的原因。因此 ,尽管 5 0年来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发生显著变化 ,但西藏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仍十分薄弱 ,乡村呈现出整体的相对贫困状态。本文认为西藏农牧民增收与反贫困攻坚的基础 ,归根到底就是乡村建设。西藏的贫困现象是一种综合性状态 ,对西藏贫困现象的治理也必须有一种综合、整体的系统思想。乡村建设正是从乡村农牧民的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行为方式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从基础性和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扶贫行动和扶贫资源的配置 ,把扶贫行动与乡村社区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 ,体现新阶段反贫困的深化和系统化 ,使西藏 2 1世纪的扶贫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在现代化社会,城市化、都市化只是译法上的差别,本质是乡村城市化,基本涵义是相同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业转移的过程。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准,是一定区域内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是产业结构转变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过程,也是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不断扩散和传播的过程。概言之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3.
李涛 《西藏研究》2005,(1):91-95
该文是作者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5次(1991、1993、1996、2001、2003年)在西藏城乡进行田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作者从西藏与内地沿海城市化的特殊性着手,研究加拿大学者麦基(T.G.Mcgee)的Desakota模式在中国不同地域的适应性,并试图对这一亚洲城市化模式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由于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成为英、俄等帝国主义国家角逐的重要对象.西藏在1888、1904年的两次抗英斗争中均以失败告终,作为西藏地方政教领袖的十三世达赖喇嘛被迫两度出走.在两次出走内地和印度的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内地和英国在印度的近代化设施,再加之受"教育救国"思潮和张荫棠、联豫在西藏推行近代教育改革的影响,为改变西藏传统教育与现实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十三世达赖喇嘛在西藏地方推行近代教育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研究,指出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是随着藏族的发展、变迁而产生的一种民族文化现象,是以形体活动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在文化的流变中成为藏族文化的重要标识.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使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构建有生命力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发挥全新的社会功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试论按劳分配在西藏地区的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按劳分配的一般分析解放后,西藏跨越几个世纪,由封建农奴制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其生产关系的性质是属于社会主义的,这是与祖国其它各省、区的共性。但由于西藏的经济、文化基础在解放前比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内地还要落后,所以,比起内地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北京少数民族乡村社区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发展民族经济,缩小与首都郊区汉族乡村的经济差距,保持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是摆在农村工作者、民族工作者以及社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课题.本文力求在北京少数民族乡村发展思路上寻求突破口,提出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在加大对少数民族乡村经济投入的同时,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并将助人自助以及提升社区居民能力的专业社会工作理念融人民族工作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8.
该书针对中国乡村前途问题的讨论,明确指出乡村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乡村的价值不仅表现在乡村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与生态功能,也表现在乡村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如果不理解乡村的文化载体意义,就会在建设乡村过程中破坏乡村文化。新农村建设不是要把乡村变成城市,而是要把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西藏乡村建设呼唤新文明.造就具有公民素质的一代新人是实现西藏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民族和谐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立足点.公民素质是在民主生活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公民教育的使命,就是通过有价值引导的文化过程使人从内在本质上成为公民.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科学发展观出发,西藏乡村的公民教育应致力于主体精神、公共意识、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和谐共生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并从内容、方法和教育主体等方面探索切合西藏乡村教育条件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无论是作为一种过程还是作为一种状态来说,它都是当代农村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化似乎已成为走向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在走向这条道路的过程中,如何界定城市化与农村社区在文化传统上的差异?如何思考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文化阵痛与转型?如何正视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后带来的文化变迁?这些众多的新的文化问题都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不少专家都认为,21世纪将是一个“城市的世纪”,我国城市化进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将有一个持续发展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已经由1978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