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前些年,笔者从一位多年从事藏语文工作的先生口中得知,泸定虽是汉区,但泸定地名中却有许多藏语地名。于是我便开始了收集有关泸定的历史、藏语地名、民俗、传说等各方面的资料。近日来,偶得一本《沪定县地名录》,阅后,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陈述于后,供历史、民族、语言、地名等学科的工作者参考。泸定今为四川甘孜州一县,主要居住着汉族和极少部分藏、彝、回等少数民族。在该县地名中有相当部分以藏语命名的地名较均匀地分布在泸定各地,并占泸定重要地理  相似文献   

2.
“朵甘思”一词首见于《元史》,其《地理志》载有“土番朵甘思”,“朵甘思”等地名;《百官志》有“朵甘思招讨使”,“朵甘思田地里管军民都元帅府”等职官。究其词,显然是来自藏语中的“多康”(mdo khams)这一地名。因蒙人读藏文发音常将词中的前、后音明显读出,故mdo khams被元人译作“朵甘思”。明代时遵西番馆译语,依照藏语习惯发音译出,故不再有后音“思”,写作“朵甘”(即“多康”)。但  相似文献   

3.
1.前言这几年来本人一直在探究整个汉藏语系的“语法关系”。此一大研究项目的最终目标是要探索原始汉藏语的词序和语法关系的类型。本文是这一大研究项目中的一部分。某些研究藏缅语的学者认为藏缅语“动词的人称标志系统”(以下简称PMS)是一种“作格系统”的标志,也是原始藏缅语语法关系的一部分。以上这种对藏缅语PMS看法的提出使得研究原始汉藏语语法关系与探讨藏缅语的PMS的性质和起源时代密切相关。应否给藏缅语构拟PMS是70年代以来一直有争论问题。可是由于大量属于这方面的文  相似文献   

4.
西藏藏语地名的专名有两类,其中内涵式专名是对藏语地名通名的地形特征、颜色、性质、位置以及地域资源等的揭示,更能表现通名本身的固有属性,是对通名概念内涵的限定和描述,与通名间的概念距离较近.  相似文献   

5.
藏语地名汉译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是特殊词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着各种文化信息。因此,其翻译不同于一般词语的翻译,应该特殊对待。但藏语地名被译成汉文时,由于缺乏统一的译写规则与管理等原因,译者各行其是,造成了一定的混乱,这既不利于相互交流和藏文化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汉语文的规范。本文就此展开探讨,对藏语地名汉译及其规范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初步看法,旨在地名翻译趋于规范和相对统一。  相似文献   

6.
谈谈藏语地名汉译用字的问题耿显宗一引青藏族是青海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占地面积最广的土著民族。主要分布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全省其他各县亦有散居。全省地名中藏语地名约占...  相似文献   

7.
你知道吗?     
*喜马拉雅(山) 梵语,即“雪山”的意思。 *拉萨藏语,即“圣地”。唐代称“逻娑”;后又称“逻些”。 *布达拉梵语,“舟岛”的意思。旧译普陀或普陀洛。布达拉宫就坐落在普陀山上。 *墨脱西藏自治区县名,境内门巴族居多。墨脱系藏语音译,即“鲜花盛开的地方”。 *樟木并不是盛产樟木的地方。“樟木”是藏语音译,含有“边远”的意思,是夏尔巴人聚居区。  相似文献   

8.
我于1970年开始,借在草原站工作之机,对《蒙古秘史》中所反映的地名,作了实地堪察。现将部分地名考述结果分述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斡尔讷兀山:高706.7米。《蒙古源流》和《蒙古黄金史纲》“浙忒”、《中国历史地图集》(七)称“建忒该山”,《青史演义》称“塔海木”,意为膝盖一样(指哈拉哈河在此拐弯)、《呼伦贝尔志略》称“倭儿多山”。现在称“欧布根乌兰”,因山上有几块散状暗红色石头,故而得名。  相似文献   

9.
山的趣话     
冈底斯山,藏语的意思是众山之主。唐古拉山,藏语的意思是高原上的山。喀喇昆仑山,突厥语的意思是“黑石群”。 慕士塔格山,维吾尔语的意思是冰山。 巴彦喀喇山,蒙古语是富饶青色的山。 阿尔泰山,蒙古语的意J恩是金山。山的趣话@孙民立~~  相似文献   

10.
周文德  詹莎莎 《民族学刊》2020,11(5):43-50, 137-138
地名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分布较广的生肖地名是我国地名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十二生肖地名最集中的省份当属贵州。贵州全省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均有生肖地名,这个现象在我国省级政区里独一无二,特别是把生肖动物名用于标记农村集市贸易日期、集市贸易地点,进而成为地名,构成十二生肖系列地名,“生肖名+场”字地名是彝汉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是彝汉共同的民族文化遗产,为中国地名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地名景观。通过对贵州全省行政区划地名以及乡村聚落地名、社区地名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展示贵州省十二生肖地名的完整面貌,为地名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提供经过整理的基础数据和宝贵资料,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1.
明末瞿九思《万历武功录》俺答传万历五年条有"五藏刺麻"一语,检查当时史事,五藏刺麻是乌思藏格鲁派僧人锁南坚措(第三世达赖喇嘛),五藏不是名号,乃是藏语地名■(dbusgtsang)的记音,而明清《西番译语》里■字读音近乎汉字"五"。至于清代西藏地区的满语名称wargidzang(意为西藏)是汉语地名"西藏"的翻译,并非藏语■(乌思藏、五藏)的翻译。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种动作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时候,几乎都可以用两种方式表达出来。一种是主动语态,一种是被动语态。例如:“客人少坐,我安排些晚饭,与你两个吃”。(《水浒》下,1052页)(khyed gnyis tog tsam bzhugs dang ngas khyed gnyis kyi dgong zas bzos chog)(同书藏文版三563页)。在这个句子里汉藏语均为主动态,“我”是主语;nga也是主语,只是在“Nga”后加了“byed sgra”s(这是动作者的标志),动词谓语分别是“安排”与“bzos”,同时,汉藏语的主语都是谓语动词所代表动作的行动者。我们还可以把宾语作为注意的中心,那就是把动词所作用的对象作为句子的主语。例如:“人民靠我们去组织”(四  相似文献   

13.
“嘉绒”,是地名?还是族名?或是两种含义都有呢?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有趣问题。从贾尔穆概述的对嘉绒含义的六种解释中,有三种指的是地名,另有三种指的是族名①即《辞海》、《藏汉大辞典》都说是,藏语对四川大小金川及黑水藏族地区的地名称呼;桑木旦说是,  相似文献   

14.
西藏藏语地名的专名有两类,其中内涵式专名是对藏语地名通名的地形特征、颜色、性质、位置以及地域资源等的揭示,更能表现通名本身的固有属性,是对通名概念内涵的限定和描述,与通名间的概念距离较近。  相似文献   

15.
今河西之黑河在史料中呈现了藏缅语、汉语、阿尔泰语等语属的地名记录格局。《禹贡》雍州之弱水、黑水同指今黑河,弱为音译(■),黑为意译。卢水胡之卢水兼顾了藏缅语的音与义,指向藏缅语的“黑”。西夏语■((口移)则那)的藏文对应词是■(黑水江)。蒙古语的ejen-e(亦集乃、额济纳)继承自西夏语。合黎水为阿尔泰语的qar-a(黑)。黑河诸语属地名的音义考辩验证了以下认识:藏缅语(西夏语、藏语)的文献记录尽管出现较晚,但从汉语、阿尔泰语的异文材料和音译、意译地名的不稳定性判断,大量地名继承自古藏缅语。古藏缅语地名在青藏高原及其周缘的地名记录中具有底层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16.
关于“吐蕃”一词的含义,目前史学界说法很多。“吐蕃”即“上蕃”,是其中一种有影响的说法。持这种意见的学者认为:“吐蕃”源自藏语“Stod—Bod”(上蕃);其根据是,藏语中有“上中下部”(stod bar smad gsum)及“上部下部”(stod smad)的习惯分法。  相似文献   

17.
汉藏同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言殊,四方谈异”。 作为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中国拥有多种各具特色、自成体系的语言文字。中外语言学家们早就惊奇地发现,汉语和藏语在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十分相近,因此在世界语言学研究上,将它们共同划归为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是世界上仅次于印欧语系的第二大语系,共有360种语言。根据语言学特点,汉藏语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汉浯和藏缅语族,藏语和云南的大部分少数民族语言(如彝族、拉祜族、白族、纳西族、景颇族等)都属于藏缅语族。 然而,为什么藏语和汉语会有如此众多的惊人类似之处?现代藏族人和现代汉…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共有回族56.96万人(1987年底),绝大部分通用汉语,有些通藏语,或汉藏语并用,唯独尖扎县康杨地区的少数回族,在通用汉、藏语的同时,还讲土语。为了查清现状及其来龙去脉,于1988年7月到尖扎县康杨回族乡调查,并追踪线索到同仁县保安、年都乎及贵德县刘屯等地进行考察。当地各级组织及调查对象,特别是康杨回族乡干  相似文献   

19.
你知道吗     
△世界上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在藏语中是“雪的家乡”。与喜马拉雅山平行的冈底斯山,则是藏语“众山之主”的意思。△新疆境内的慕士塔格山,是昆仑山脉的高峰之一,它终年积雪,山顶冰层厚达二百多米,因此维语把它称为“冰山”。  相似文献   

20.
陇南至四川有多处叫"二郎坝"、"二郎山"和叫"鸡石坝"、"石鸡坝"的地名,也广泛流传着"二郎神斩蟒"的传说,反映了氐人由仇池山、骆谷一带向南迁徙的踪迹.四川平武县的白马老爷山是仇池山的象征,平武白马人中关于白马老爷山的传说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氐人由陇南经文县到平武的经历.文县铁楼石鸡坎等处白马人是氐人南迁中最早留下来的一支,保留着氐人较原始的民俗和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