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带一路”战略是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历史性机遇.民族地区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具有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必要性和历史、区位、资源、人文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民族地区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具有9种模式和3个层次,而风险主要表现在边境安全、跨境犯罪、民族宗教及生态保护等方面.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和枢纽地区,如何发挥优势、规避风险,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当前民族地区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主要区域,通过民族地区的发展,将我国内陆地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之间联结起来,形成不同地域范围不同层次的区域性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迎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本文对民族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优势、困境、形成困境的原因以及突破路径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战略助推边疆经济的繁荣发展.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大力推进,中国边疆经济势必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而税收是边疆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税收与经济关系密切,税收对边疆经济的发展具有能动作用.文章在分析满洲里边疆城市的税收与边疆经济的关系基础上思考了如何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发展边疆经济,维护中国的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战略在给我国边疆地区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增大了边疆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领域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以“国家主义”倾向、政府属地化管理、社会有限参与等为特点的边疆非传统安全治理模式难以适应“一带一路”战略下边疆非传统安全的跨域性、流动性和复杂性特点.因而,区域化的跨域治理模式就成为“一带一路”中边疆非传统安全治理应然选择.跨域治理模式主张通过跨国合作、政府间协同、多元主体协作网络构建等途径,推动形成跨国家、跨区域、跨组织的边疆非传统安全协同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5.
张妤 《中国民族博览》2020,(2):75-76,139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我国各地区民族文化传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贵州台江县具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苗族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一带一路”大的战略背景下,本文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结合台江县苗族文化传播概况,分析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台江苗族文化传播战略定位以及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的国际经济合作战略和文化“走出去”战略,也是中国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的重要载体,其建设成效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息息相关.在两岸关系发展面临道路选择的重要节点,如何促进两岸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考验两岸智慧的重要课题.2015年11月19日至21日,广西师范大学、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桂林联合举办“一带一路与两岸”学术研讨会.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宁波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台湾政治大学、义守大学、台北大学、嘉义大学、金门大学、高雄应用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天津市台湾研究学会、台湾经济研究院、台湾“国策”研究基金会、南台湾两岸关系协会等两岸高校和研究机构学者40余人与会,就“一带一路建设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台湾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和机制”“两岸合作面向国际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7.
王俭平  瞿萍  许蔓 《民族学刊》2023,14(4):79-85, 143
“一带一路”倡议正式启动的同时,美国国防威胁降低局具有针对性地策划了“丝绸之路生物监测网络”的成立,试图依托自身的生物霸权与技术优势以对冲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力拓展。伴随着“丝绸之路生物监测网络”的持续扩张,各类生物组织与病毒实验室林立于我国西部周边,不仅加剧了边疆地区面临的生化安全风险,同时也会在政治渗透中日益毒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互信基础。然而,目前国内的生物安全研究过于内向聚焦,缺乏“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全球安全意识,即使是我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也没有认识到沿线国家对于生物安全治理需求的迫切性。对此,本文着眼于美国“丝绸之路生物监测网络”的组织建设进程,研析其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渗透与扩张能力,由此透析我国西部边疆以及“一带一路”可能面临的生物安全风险与政治冲击,从而弥补目前国内的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8.
随着自贸区“升级版”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广西需要充分利用居于自贸区地理中心的区位比较优势,从“21世纪全球制造带”与“中国—东盟生产制造中心”的高度,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探索加工贸易产业与城镇化的协同发展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投资东盟,增强广西资本在东盟的剩余索取权和要素资源整合能力;大力推进“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带动北部湾地区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门户,积极规划建设南宁北向至重庆、兰州、武汉等重要城市的便捷通道,切实形成南下北上的核心通道和我国中南西南地区开放型发展的战略支点,全力担当起国家新一轮经济发展战略规划赋予广西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蒙古国作为我国的友好邻邦,历史上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经历了确立和快速发展、停滞以及复苏三个时期,虽然经历了历史的阵痛,但冷战结束后,双方适时调整了对外政策,中蒙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各方面交流与合作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两国的文化差异给双边关系的发展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所以,通过对中蒙关系中文化因素的具体分析,借助于“一带一路”推进两国关系的未来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易鑫  尹响  王思佳 《民族学刊》2021,12(12):38-49, 128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国民族地区通过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云南、四川、广西、贵州、重庆、西藏等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区域,同时地理区位上具有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优势,因而研究西南民族地区融入南向“一带一路”经济走廊、促进其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基于上述西南六个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贸数据,分析了西南民族地区对外贸易的国别结构、商品结构和方式结构,并通过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西南民族地区南向开放的特征及其合作潜力,指出了其面临的主要风险,并建议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对外联通、加大特色商品出口和旅游产品开发、提升经济便利化程度,加快融入南向“一带一路”经济走廊。  相似文献   

11.
何雄浪  刘芝芝 《民族学刊》2018,9(4):21-26, 98-100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整体的发展,更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繁荣与稳定。在新的历史条件、新的历史要求下,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困境。由于产业产品同质化、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有效的区域协调,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带来了“资源诅咒”效应。然而作为经济发展的落后地区,民族地区在技术性、制度性、产业结构、市场敏感度、政策等方面又具有后发优势。因此,民族地区应抓住“一带一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新契机,充分挖掘自己所具有的独特的后发优势,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真正转变政府职能,积极为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服务;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培育民族地区的新增长点;始终坚持走绿色经济的发展道路,通过智力扶贫或科教扶贫的理念引领民族地区绿色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交流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中宁枸杞     
吴迪  李晓林 《中国民族》2012,(6):120-122
淘宝网的五皇冠卖家嘉嘉,做中宁枸杞蜜代理已经好多年了。如今枸杞蜜成为了小店的明星产品,仅2012年4月上旬就已经卖了近800盒。在产品介绍一栏,嘉嘉是这样描述枸杞蜜的功效的:来自我国名贵中药——枸杞主产区宁夏中宁,由蜜蜂采集的枸杞花蜜酿造而成。本产品既有蜂蜜传统的营养保健价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近20年国内理论界、学术界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研究,认为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的制度保障,有着伟大的理论创新与辉煌实践,应始终不渝地坚持与实践下去.同时,针对新时期国家“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应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探索、实践研究和创新发展,以探讨进一步发展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处理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功能和作用,提升国家的政治整合能力和边疆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长德  钟海燕  龚贤 《民族学刊》2018,9(1):1-8, 95-97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放在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最优先位置,但目前民族地区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协调发展的“短板”所在,脱贫攻坚压力巨大,经济发展很不充分。因此,要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必须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下,做好创新的制度软环境与基础设施硬环境;经济支撑带、城市群、县乡经济各层级协调、协同发展;建立、落实绿色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在“一带一路”统领下,加强沿边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结合,构建我国沿边开放的新高地;注意发展中的公平与共享,做到经济建设共同参与,经济成果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了我国民族地区的地方合作,扩大了地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了“内外双向”的区域合作格局.同时,由于地方之间长期存在竞争关系,导致国内合作与国际合作存在脱节现象,国内合作不足影响和制约了国际区域合作,需要协调地方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一带一路需要城市群作为支撑,民族地区城市群内部联系松散、发育水平低下,需要加强地方之间的合作.推进一带一路,民族地区需要注重国内合作与国际合作规划之间的衔接与配合,通过国内合作支持国际合作,同时加强城市群内部的协调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李志农  邬迪 《世界民族》2023,(1):101-113
尼泊尔利米谷地与我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接壤,跨境贸易历史悠久。利米人与我国藏族同源,历史上王系的频繁更迭,致使其在归属问题上错综复杂。根据1961年的《中尼边界条约》,利米地区划归尼泊尔管辖。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兴边富民”的政策背景下,尼泊尔利米人直接或间接地成了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者、“兴边富民”政策的受益者、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推动者和传播者。关注利米人及其中尼边境贸易生活,对我国深化“一带一路”倡议与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是新时代我国提出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国家战略,它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进行对外开放合作,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可以将世界上各种优秀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加强区域间文化产业的合作,文化产品的内容也会得以丰富。要想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的建设中取得进展,首先要加强对外交流,引入优秀文化;其次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项目;第三要加强文化的区域融合,不断开拓发展的空间;最后不断加强与各种文化的交流,提升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作为博物馆领域的新兴力量,涉海类博物馆的建设逐步呈现繁荣景象,类型日渐丰富多样化且发展迅速。尤其自2013年我们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以来,涉海类博物馆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涉海类博物馆应当如何抓住这个发展的黄金时期,找准社会价值定位,发挥自身特色,在遗存保护、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等方面破解发展难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15年10月19日,“一带一路”国家统计发展会议在陕西西安召开。“一带一路”意图与沿线国进一步加强政府统计交流与合作,努力为各国可持续发展提供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其目的将推动不同国家政府间的合作和交流,为互利共赢提供决策依据和支撑。实际上,这是一场现代意义上的“丝绸之路”。它借鉴了古代强大文明互利共赢的伟大历程,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新探索和新机遇。在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因为在这个道路上曾经运输了古代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丝绸之路因此而得名。这条道路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含义成为了东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象征。从文化艺术的角度来讲,“一带一路”给予了中国美术发展一个极好的契机和图景。本文在结合考察中国文明的特性基础以及中国在古代丝绸之路时期的美术发展上,意图探究“一带一路”政策下中国美术发展的机遇,以及学术界在这个方向上所可能的深入发展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今天中国“一带一路”的建设,具有丰富而深远的意义。这不仅是中国崛起于世界的战略,更是一条符合世界文明发展走向、孕育着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道路。我们要努力在这条路上超越祖先,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