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如果说,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擅长白描手法的大师,那么,孙犁则是当代作家中运用白描手法的高手。他们的作品都以白描艺术为特色形成了为人们首肯心折的独特的艺术风格。鲁迅不仅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得心应手地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形成了一个光彩夺目的人物画廊,而且还对白描这一我国传统艺术手法作了理论上的总结。他认为,“‘白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钱钟书对人性的认识与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的人性论有了本质的区别。他自觉地运用这种现代思想来剖析、表现复杂的人性,知识分子形象的选择、讽刺批判手法的运用,无不与其对复杂人性的深刻认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中,作家王蒙引进、借鉴并运用了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黑色幽默。他以黑色幽默为创作手法,把黑色的喜剧性和浓缩的荒诞性相结合,将包含尖锐冲突的不协调因素发展为一种浓缩而强烈的荒诞手法,使幽默和讽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勾摄了中国新时期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4.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欲望号街车》被认为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本文旨在浅析《欲望号街车》的主题、主题成分及象征手法。田纳西·威廉斯以其独特的洞察力,成功地运用各种象征手法展示了现代美国社会工业化进程中传统南方和现代北方之间的冲突,揭示了剧中男女主人公隐秘、阴暗和狂暴、粗鲁的性格和心理,演绎了一幕现代社会堕落的悲剧。  相似文献   

5.
“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一面重要旗帜。而“陌生化”作为一种手法具有艺术的普遍性。海明威可能并没有直接受到“形式主义”的影响 ,但他的艺术创作不可能避开一般艺术手法的运用。他的《老人与海》巧妙地体现了“陌生化”手法 ,从而成为一部划时代的不朽之作。文章试图从该艺术手法在《老人与海》中的运用 ,探讨这部小说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萨蒂作品的分析,不难发现他对重复手法的喜爱。在早期的作品中,他对重复手法的喜爱就已经非常明显了,而在后期作品中,他甚至将整部作品进行不断地重复,以此来构建出一部另类的,但却是表达出了他的音乐思想的作品。笔者认为,通过对萨蒂在这一手法运用上的艺术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在理解、演奏、欣赏他的作品方面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鲁迅的部分作品<补天>、<兄弟>为例,分析了他对弗洛伊德学说以及西方现代派手法的借鉴与运用.  相似文献   

8.
茅盾散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当时社会环境影响和斗争形势的限制,他在散文创作中较多地运用了象征的表达方式,含蓄恰当地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看法,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但是有些地方运用象征手法有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对比是创造艺术美的一个重要手段.被冠以文学界的艺术家这一美称的海明威在创作中广泛运用对比手法,使他的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然而对他在创作中高超运用的对比手法却很少有人专门著文论述,即使有人提及也仅是一笔带过.本文试图以海明威的几个短篇小说为例,对他创造艺术美的对比手法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10.
李人是一个具有强烈现代意识的作家 ,他的长篇三部曲是一部具有浓厚现代色彩的现实主义作品。通过对传统历史小说的讽拟 ,李人较成功地改造了传统长篇历史小说的艺术样式 ,同时大胆地借鉴了西方现代小说的艺术手法 ,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路遥对现实人生一直怀有深深的爱与感悟。爱情作为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路遥小说世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意识到现实人生的不完美,也就敢于直面爱情的缺憾。路遥笔下的爱情主体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差距,这些差距就是导致爱情悲剧的原因之一。但路遥不只是展示悲剧,就像他想通过笔下的"奋斗"给读者以激励一样,他还想通过爱情悲剧以及对悲剧的抗争传达给读者一种对现实人生的担忧。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的早期小说《喀尔美萝姑娘》是吸收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及古今中外的写作手法创作而成的,它展示了主人公“我”的爱欲、情欲与生命意识的流动过程。联系郭沫若的自传和他的人生历程,可以认为,这篇作品抒写了郭沫若的青春梦,他为自己孕藏多年的美神和爱神雕塑了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3.
以人文精神为切入视角,从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道德情操三方面剖析毕淑敏都市小说创作中人的价值观念变化,从而解读毕淑敏关注个体生命价值、开拓人性文化中人文关怀新局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4.
挪威作家西格丽德·温塞特的《新娘·主人·十字架》中,女性不再是传统父权文化中男性的附庸、家庭的奴隶,作者在作品中从三个方面呈现了双性和谐的理想态势:其一,以男性为客体,男性气质不再是父权文化下的“硬汉形象”,而是从女性视角去刻画;其二,追求爱情和谐,在爱情中淡化女性贞洁观念,认为两性真诚相爱的爱情是至高无上的,能冲破重重障碍,并获得圆满的结局;其三,追求生活和谐,打破父权文化的禁锢,使男性可以在生活中依附于女性,将二者置于平等的位置,既能各司其职,又不互相干涉。双性和谐是两性解放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5.
苏曼殊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奇人奇才式的作家,也是南社的重要成员之一。苏曼殊小说中塑造的男女人物都十分珍视自己的爱情,不屈服于长辈的压力。男女人物的性格截然不同,男主人公或懦弱或忧郁,总是被动的接受爱情或逃避爱情;女主人公则多才貌双全,积极主动追求爱情,而且对爱情忠贞不渝,最终为情而死。本文选取苏曼殊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歌德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曾风靡东西方许多国家,吸引着众多的读者阶层,并在世界文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其强大的魅力环。歌德刻骨铭心的切身经历从心中喷发而出,在最适合宣泄内心的书信日记里尽情倾诉,倾诉中重温昔日恋人的完美,而梦想、爱情和无情的现实一起被高度碾压成满腔的爱恨烦恼。绝望的一枪,凄惨而悲壮,了结了维特的烦恼,留给读者的是愁绪和心结。  相似文献   

17.
贾平凹的小说《天狗》是一出用现代意识复制的古典式爱情喜剧。作者表面上是对古典爱情模式的消解与颠覆 ,实质上采取民间文学还原的方式 ,又建构了一种新古典爱情模式 ,最终实现了他的地域文化和地域风情特色的所指。  相似文献   

18.
从《归田诗话》看,瞿佑因早年耽于诗歌学习而形成了良好的诗学素养。因此,他在小说创作中流露出明显的炫才意识,将自己的诗学素养在小说中做了不遗余力的展示,从而使《剪灯新话》成为“有诗、有歌、有词”的“诗文小说”代表作,并使其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带有浓郁的自况意味。就题材而言,《剪灯新话》多“依红偎翠”之作,显示出瞿佑尚真主情乃至带有浓郁俗艳色彩的文学观念,而这与杨维桢在文学上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简论《山楂树之恋》等新时期爱情题材小说的伦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山楂树之恋》交融着被压抑心灵的独白和呼喊,以细腻的笔触和敏锐感觉并以现实为根基,呈现出隐蔽在"文革"那段特殊岁月的爱情。潜伏在小说中的记忆和经验,是生命化的"个人记忆",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知青生活本真状态,给人以强烈的心理冲击和广阔的历史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20.
《飘》中的家园意识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飘》的研究多从小说南北内战的历史背景,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人物的性格分析,以及南北方的文化冲突等等几个方面。更多的人把它当作一个爱情故事看待。家园意识是贯穿于全文的一个重要主题,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而且也使小说的叙事结构完整统一。家园意识也是维系斯卡雷特与美国南方传统的纽带。正是强烈的家园意识使斯卡雷特不断获得力量,坚定地在乱世中生存和奋斗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