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经历两个半世纪的明朝大厦为何瞬间倾覆?清前期,引发上自皇帝、官僚,下至学界文人的不断反思,探讨明亡之鉴,众说纷纭。总结概括,主要有六种观点:亡于流贼;亡于宦官;亡于朋党;亡于皇帝;亡于民困;亡于学术。上述观点,只是强调某一因素对明亡所起的作用,而明朝覆灭则是长期社会矛盾合力作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初最早以近代学术方法研究袁督师,从而在袁崇焕研究领域做出开拓性贡献的,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学问家梁启超.梁启超的家乡广东新会县是南宋朝廷抵抗元兵,作最后一战之地.他在孩提时代就从祖父的讲述中了解亡宋、亡明史事.其《三十自述》载:“四五岁就王父及母膝下授四书、《诗经》,夜则就睡王父榻,日与言古豪杰哲人嘉言懿行,而尤喜举亡宋、亡明国难之事,津津道之.”  相似文献   

3.
汤城 《船山学刊》2010,(1):15-18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史学家。他亲历明亡清兴的大变故,在对中国历史文化深刻思考和批判总结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尊史"主张,追求史学"致用"与"求真",凸显了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觉的史学意识。他的"尊史"思想体现了"致用"与"求真"的统一,史学与社会的统一,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价值意义,值得认真总结和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区古为疁县,属于扬州之域。春秋时属吴国,隶属姑苏(今苏州)。吴亡,属于越。战国时属楚。秦统一中国后,始置娄县,领于会稽郡。三国时,上海一带属东吴。五代十国时期,东南建立了吴越国,上海一带属于钱氏吴越(吴越王钱镠)。当时的上海称为华亭海。华亭即今松江,华亭是元以后才改称松江的。北宋统一中国后在江南东路(自江宁至鄱阳湖一带)的东面建立两浙路(浙东路、浙西路),上海一带属于浙西路。  相似文献   

5.
《文史哲》1983,(2)
<正> 山东大学蒲松龄研究室编辑、齐鲁书社出版的《蒲松龄研究集刊》,于1980年9月问世,现已出版了三辑。第二辑为1980年蒲松龄学术讨论会专刊。这个集刊是专门性的学术丛刊。已出  相似文献   

6.
《桃花扇》的主旨与纲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对孔尚任及其《桃花扇》的评价,至今仍存有较大的分歧。这些分歧,可以归结为两个问题:第一,剧中,作者既为明亡唱挽歌,同时又为灭明的清朝唱赞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矛盾?这种矛盾又是怎样统一的?第二,为什么作者将隐居做为全剧的结局?这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问题,涉及到《桃花扇》的主旨、纲领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对此加以探讨,还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正>一、时代背景众所周知,蒲松龄生活的时代,整个社会气氛、观念心理和文学思潮都在发生着倒退性的变化。明中叶以来具有解放气息的反传统趋向,受到了严重的挫伤,古已有之的人生空幻感、落寞感和压抑感,带着实实在在的社会内  相似文献   

8.
党风问题是一个政党生死存亡的大事。纵观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横观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无数事实雄辩地证明,腐败是导致一个政权、一个政党由兴盛到衰败、由衰败到灭亡的关键问题。历代封建王朝都逃不脱由盛到衰、由衰到亡这个“周期率”。从夏、商、周到元、明、清,他们的垮台无一不和腐败有关。共产党领导下的东欧和前苏联遭解体都是和党风腐败有直接的关系。“水可载  相似文献   

9.
陈忠锋 《社会科学》2007,1(5):175-180
以"法治"为内核的秦政形成于商鞅变法后,在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国家统一后没有及时转换统治模式,导致秦朝遽亡;王莽"新政",以儒家"王道"理想为内核,用"先王之制"对社会进行全面改造,然而历史没有赋予王莽转型统治模式的任何空间,新莽政权也短暂而亡.  相似文献   

10.
论明词中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继元而起,历275年,清又代明,亦维系268年,两个王朝维系年数相差无几,”但就词的发展来说,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一衰一振。明代是低谷期,清代则是所谓中兴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词至于明,而词亡矣。”吴衡照《莲子居词话》亦谓:“金元工于小令而词亡,论词于明代并不逮金元,追言两宋哉。”在吴看来,词之中衰金元已始,至明更甚罢了。总之,明代词之不振,已成定论。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中衰,主要指明代没有产生有成就有影响的词人、词派和上好的词作,而仅就明代词人和词作的数量上说,要远胜于金元两代。仅《…  相似文献   

11.
<正>元亡明兴,河湟地区传檄而定,在湟水流域设西宁卫以镇守之。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人文环境较前朝有了较大改观,作为“一方全史”的方志也相继出现。但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各个史志中记载的户口数据各不相同,使研究者莫衷一是。笔者不揣浅陋,试对明代西宁卫户口数作一考辨,以求教于方家学者。  相似文献   

12.
仝姓源自女真夹谷氏,元末仕元抗明,元亡后洁身远遁。明成祖时,仝氏得以编氓,世世力农,富甲郓邑。自其九世祖仝朝式之女与六十五代袭封衍圣公孔胤植结为婚姻后,仝氏家族由单纯业农力耕的地方大族,逐渐发展成为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  相似文献   

13.
《文史哲》1980,(5)
<正> 为了纪念我国十七世纪杰出作家蒲松龄诞生三百四十周年,由山东大学和山东省文化局、出版局、文联、淄博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蒲松龄学术讨论会,于九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在蒲松龄的故乡淄博市举行。蒲松龄(一六四○——一七一五)生于山东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解放后建立的蒲松龄纪念馆即设在蒲家庄),一生的主要活动也在山东,但他的作品,却是有全国的以至世界的意义,几百年来,在国内受到愈来愈多的读者的喜爱和欢迎,在国外,据不完全统计,共有十三种语  相似文献   

14.
郭瑞林 《阴山学刊》2006,19(2):30-34
我国文学史的编写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在文学理念、编写模式和文体分类上受西方影响太大,而顾及中国文学的实际不够;二是客观叙述不够,议论、阐释、评析太多,未尽可能地还原中国文学的历史面貌;三是在元、明、清文学的编排上反映出明显的重小说、戏曲,轻诗、文、词、赋的倾向,背离了元、明、清文学仍以诗文为主体的基本事实。  相似文献   

15.
明太祖朱元璋,在反元斗争和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做过很多事情;他在建立明政权以后,曾采取修水利、劝农耕等安定农民的措施;总的说来,他是一个有作为的开国皇帝。 但是,他身上还有另外的一面。由于他  相似文献   

16.
<正> 战国秦汉之际,秦始皇统一中国,完成了政治、经济、文字诸方面的统一,但在学术思想方面,究竟应怎样结束百家争鸣的局面,选择哪一家来作为统治思想呢?秦始皇的选择是法家,焚书坑儒,以吏为师,禁诗书百家语,结果失败了,二世而亡。汉武帝反其道而行  相似文献   

17.
蒲松龄文化心态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松龄复杂矛盾的心态在中国古代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有其心理原因,所以称作文化心态。蒲松龄的文化心态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科举制度既欣羡,又怨恨。为了使个体价值得到社会的公认,他不得不奔竞于科场;但久困场屋的愤懑,又激发他对科举制度进行批判。(2)《聊斋志异》对男女爱情的描写,并非反映蒲松龄的爱情婚姻观,而是寄托了他寻求红颜知己的理想。(3)深切的现实感受,一方面固然把蒲松龄引向宗教,但同时也激发了他对宗教信仰的怀疑。  相似文献   

18.
万寿白塔为了辽代佛塔.北元时重修,刻有碑文.碑文证明北元是具有国号、帝号的政权.也否定了关于北元亡于1388年之说.  相似文献   

19.
聂思脱里派基督教 (当时称景教 )于唐初传入中国 ,唐武宗会昌五年 ( 84 5年 )灭佛后 ,基督教在中国内地渐趋绝灭。元代基督教再次传入中国 ,聂思脱里派与圣方济各会基督教在元代统称“也里可温”。本文通过考察基督教在江苏镇江、常州、扬州地区的传播情况 ,进一步探讨元代基督教不能广泛传播和元亡后基督教再次在中国内地湮灭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聊斋志異》是一部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文学巨著,它不仅在清代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在我国文言短篇小说中也是突出高峯。因此探索蒲松龄如何创造性的继承文学传统,便是很重要的工作。一蒲松龄生活在明末清初,正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特别尖锐的时候;蒲松龄的家乡淄川又较集中的体现了这种矛盾。在他小的时候,就有很多农民起义,著名的有赵应元、张广、于七、谢迁等。起义军儿乎控制了整个鲁东地区。随着民族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