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马克思"异化"论与西方现代派文学"异化"主题的联系人们比较熟悉,而相对忽略二者之间的区别.其实二者在概念内涵、批判倾向、解决途径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对于马克思“异化”论与西方现代派文学“异化”主题的联系人们比较熟悉 ,而相对忽略二者之间的区别。其实二者在概念内涵、批判倾向、解决途径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区别。逐一描述 ,为大家更深入触及马克思及西方现代派作家们的思想本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西方现代派小说作家卡夫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中国"文革"小说产生了极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存在的荒诞性和存在的悖论的展现之上,同时也体现在对一种"冷酷"的文学风格的追随模仿之上,着力展示人生不可避免的痛苦和死亡.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文革"小说发展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在文学史教程中,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通常被归入传统主义或现实主义作家之列.但是,他的许多作品,尤其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无名的裘德》(Jude the Obscure,1895),充分反映了贯穿整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基本主题——异化.从这一意义上说,哈代可以被看作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先驱之一.  相似文献   

5.
弗兰茨·卡夫卡的作品中广泛存在着异化现象,尽管有学者对这一现象持否定看法,但卡夫卡对异化现象的刻画却不可否认地有着社会历史和现实意义,而与这种异化现象描写相关的创作手法对20世纪现代派文学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卡夫卡因此而被尊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相似文献   

6.
弗兰茨·卡夫卡的作品中广泛存在着异化现象,尽管有学者对这一现象持否定看法,但卡夫卡对异化现象的刻画却不可否认地有着社会历史和现实意义,而与这种异化现象描写相关的创作手法对20世纪现代派文学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卡夫卡因此而被尊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相似文献   

7.
西方传统文学一直在理性主义的价值框架里,托庇神学、哲学实现其"认识必然"和"超越必然"的心灵自由象征.所以,西方传统意义里的"诗"与"思"总是同神和理性所保证的"逻辑"或者经验和生活所证实的"事实"密切交织一体.西方传统的"诗"总是运用透明、规整的语言话语传达清晰、明澈的思想意蕴.西方现代哲学价值论转向以及所引动的价值观转变和对语言符号的关注终于摇撼了理性主义的价值框架,使传统历史理性与价值理性通过相互的位移而推动了诗、文学与思、哲学在更深、更本真根源基础上的合二而一,并最终改变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自由象征意蕴.  相似文献   

8.
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和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写实小说创作是在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中形成的,可以说它是中国文学在特定的时期对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和深化。然而,新写实小说创作在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又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它的创作观念与法国的新小说派甚为相似,在创作的手法中,又汲取了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一些艺术技巧,使新写实小说的创作迥异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在显示了现实主义的强盛的生命力的同时,也展示了现实主义在当代文坛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的中国现代主义小说伴随着对外国现代派文学的引进与新文学一起成长,在大陆中断后却在台湾、香港盛极一时,世纪末又在大陆重新出现繁荣。中国现代派小说在成长中形成了与西方现代派小说不全相同的新景观,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先生不仅是一位"乡土文学"大师.而且其创作的都市文学也独特而深刻,成为他所构筑的文学世界中又一坚实的轴心.作家的都市文本以独特的透视视角、鲜明而激切的批判姿态,书写都市人在畸形的现代文明围困中生命力萎缩退化与人性被异化扭曲.沈从文试图用一种"生命哲学"去探究重建民族文化的途径,呼唤自然人性的复归,其都市小说在整个现代都市文学中彰显出独异而深远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革"文学一般分为公开文学和地下文学两类.公开文学主要体现当时的思想意识形态,以现实倾向为主.地下文学情形比较复杂,有现实的,也有现代的因子出现.新时期文学从"文革"文学中走来,其所带有的现代性具体表现在"文革"地下小说上.从文本角度考察,以<波动>等为代表的地下小说在形式和内涵上都与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现代意识相通.<波动>还是"文革"时期特有的意识流小说文本.它和其它反映"文革"现实的地下小说一起,潜在地接通了新时期之初文学现代意识的脉搏.  相似文献   

12.
"小说是文学"这一命题近代始得普遍认同."五四"后,在西方流行的小说原理、小说观念大规模引入中国的背景下,中国"小说"观念经历了一个通过知识背景转换而争取独立地位--取法美国、法国小说观念以图创新--融会俄苏现实主义小说理论、英法现代主义小说理论等外来资源而力图白创新路--酿造出作家富于个性特色的小说观念这样一个演化过程,从中可窥见现代历史文化语境的迁延.  相似文献   

13.
意识流是最先来到新时期文坛的西方现代派文学潮流之一.它的到来不仅丰富了新时期小说的创作类型,而且促使新时期小说在审美观念上发生变迁.在这一变迁过程中,王蒙、莫言的小说创作可谓代表.从文学史角度讲,他们小说中的意识流经历了一个从理性规范到感觉发现的流变,这一流变又促进了1980年代文学对"人"的发现与表现,促进了新时期文学中人学观念的复生.  相似文献   

14.
以比较文学的视野具体考察了 3 0年代中国现代派小说所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日本新感觉派小说的影响。 40年代 ,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压倒一切 ,西方现代主义理论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渐次消退 ,现代主义作为流派在中国现代小说中已经不可能存在 ,但是有些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较深的作家 ,在他 (她 )们的小说创作中仍然表现出较明显的现代主义特色 ,主要是张爱玲、钱钟书、徐皊等  相似文献   

15.
西方读者理论述评——以现代派小说读者接受理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中,小说理论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其中推动小说理论发展的一个关键之处是关于读者接受和参与的理论,尤其是关于现代派小说的读者理论更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方面。本文试图就法、德、英等国文论中涉及现代派小说读者接受的理论进行一番梳理、描述和评价。从这种述评中,我们会发现西方现代派小说读者理论实际上是一种文学(小说)的意蕴“场”论的思维方式的体现,以此为代表的读者理论在20世纪最后完成了文学理论的交替演变的新图式。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90年代,"新理想主义"文学以反抗市场经济时代的世俗主义、功利主义的姿态出现在文坛."新理想主义"文学借鉴了西方现代哲学和现代主义文艺的思想资源,但其本身却是一种浪漫主义性质的文学,这是因为我国当代文化语境具有一种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多种因素相混合的特点,我国当代的文化语境还不具备现代主义文艺发展和繁荣的充分现实条件,但是却可以采取横向移植的方式借用西方的文化资源."新理想主义"文学表达的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浸润中西文化的作家,西方现代思潮不能不对老舍先生的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而这一点又往往被其小说中浓郁的"京味"所冲淡和遮蔽。站在现代非理性的哲学高度细细品味老舍的小说,可以发现其作品中包含着强烈的存在主义因素,这是形成其创作"笑中含泪"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主义小说是印度20世纪文学中的重要构成,其发生、发展大致经历过三个阶段,各时期的创作成就分别以泰戈尔、阿葛叶与布特代沃·巴苏和"新小说派"作家群作为代表.泰戈尔实现了印度小说叙事手段的现代性转型;阿葛叶和巴苏为印地语、孟加拉语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中后期出现并得到繁荣发展的"新小说派"借鉴、吸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观念和表现手法,融合本土小说叙事基因,强化现代性诉求,坚持立异标新,对印度文学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整个西方近代哲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理性被异化的历史.处于西方现代哲学起始之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现存世界的感性基础出发,创造了"感性意识"这一科学的理性形式,实现了对近代"异化理性"的真正超越.  相似文献   

20.
西方荒诞派文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明显形成的具有相似的文学见解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并不是一个有组织、有共同纲领的文学流派,但它有一个共同的哲学基础——存在主义哲学,“荒诞”概念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柱,加谬在《西诸福斯神话》里系统地阐发“荒诞”理论,使荒诞派文学有了思想基础。“荒诞意识是现代人面对社会、而对现实、面对世界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感到无法解释,因而产生困惑,最终以扭曲的方式去评判和表现这些现象而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荒诞派文学是西方后工业化社会精神危机和社会危机的产物。从20年代卡夫卡的“异化小说”开始,它经历了30年代法国的“人类处境小说”,40年代的存在主义文学和50年代的荒诞派戏剧,掀起了“荒诞”的高潮,最后到60年代扩延到美国的“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